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折片裝配式電池,折片裝配式電池包括卷芯體、用于包覆卷芯體的鋁塑膜及注入鋁塑膜內的電解液,所述卷芯體包括正極片、負極片和隔膜,所述隔膜對折后包覆正極片,所述正極片與負極片折疊裝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卷芯體的結構均勻一致,不容易變形,厚度容易控制,質量穩定,適合在大容量電池中推廣。(*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鋰離子電池
,尤其涉及一種折片裝配式電池。
技術介紹
鋰離子電池具有電壓高、比能量高、循環壽命長、存儲時間長等優點,不僅在便攜式電子設備上如移動電話、數碼攝像機和手提電腦得到廣泛應用,而且也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以及電動工具等大中型電動設備中,隨著應用范圍的逐漸增大,對鋰離子電池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液態軟包裝鋰離子電池的加工方式包括疊片式和卷繞式兩種,大容量電池一般采用疊片式裝配或卷繞式裝配后,將多個卷芯體并聯。疊片式鋰離子電池的卷芯體的內部結構一致,不容易變形。但是疊片式的加工方式操作復雜,人工疊片費時費力,半自動或者全自動設備由于生產較繁瑣,生產效率低。卷繞式的加工方式操作方便,不論是人工·卷繞還是半自動全自動卷繞,都可以較快速且高質量的完成,人工卷繞容易操作。但是卷繞式鋰離子電池的卷芯體的內部結構不均一,充放電時電芯內部反應程度、速率不均,容易變形,不適合在大容量電池中推廣。因此,亟需一種能提高生產效率、不容易變形的鋰離子電池。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不容易變形的折片裝配式電池。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種折片裝配式電池,它包括卷芯體、用于包覆卷芯體的鋁塑膜及注入鋁塑膜內的電解液,所述卷芯體包括正極片、負極片和隔膜,所述隔膜對折后包覆正極片,所述正極片與負極片折疊裝配。其中,所述正極片與負極片依次交替地折疊裝配。其中,所述卷芯體包括依次由隔膜、正極片、隔膜、負極片構成的折疊層組。其中,所述折疊層組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其中,所述隔膜橫向對折后包覆正極片。其中,所述隔膜的寬度比正極片的寬度大59Γ8%。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的一種折片裝配式電池的卷芯體的結構均勻一致,不容易變形,厚度容易控制,質量穩定,適合在大容量電池中推廣。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隔膜未包覆正極片的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隔膜包覆正極片后的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正極片與負極片未折疊的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卷芯體的示意圖。附圖標記,包括有I-卷芯體 2-正極片3——負極片 4——隔膜。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實施例I。如圖f 4所示,一種折片裝配式電池,它包括卷芯體I、用于包覆卷芯體I的鋁塑膜 及注入鋁塑膜內的電解液,所述卷芯體I包括正極片2、負極片3和隔膜4,所述隔膜4對折后包覆正極片2,所述正極片2與負極片3折疊裝配。具體地,隔膜4橫向對折后包覆正極片2,操作容易。本實施例所述正極片2與負極片3依次交替地折疊裝配,折疊裝配時,正極片2往負極片3的方向折疊,然后負極片3往正極片2的方向折疊,如此重復,制得卷芯體I。也可以是負極片3先往正極片2的方向折疊,然后正極片2往負極片3的方向折疊,如此重復,制得卷芯體I。制得的卷芯體I的結構均勻一致,不容易變形。本實施例所述卷芯體I包括依次由隔膜4、正極片2、隔膜4、負極片3構成的折疊層組。卷芯體I的厚度便于控制。本實施例所述隔膜4的寬度比正極片2的寬度大59Γ8%。隔膜4的寬度比正極片2的寬度略大,可完全地包覆正極片2。本技術的一種折片裝配式電池的卷芯體I的結構均勻一致,不容易變形,厚度容易控制,質量穩定,適合在大容量電池中推廣。一種制備實施例I的折片裝配式電池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制備步驟(a)將隔膜4對折后,將正極片2放置于隔膜4對折所形成的空間內,隔膜4包覆正極片2 ;(b)將負極片3放置于隔膜4的表面,使負極片3與正極片2垂直;(c)正極片2、負極片3折疊裝配,制得卷芯體I ;(d)用鋁塑膜包覆卷芯體1,往鋁塑膜內注入電解液,制得折片裝配式電池。折疊裝配具體為正極片2沿著負極片3對折,然后負極片3沿著正極片2對折,如此交替,制得卷芯體I。本技術的一種折片裝配式電池的制備方法,操作方便,不論是人工折疊還是自動化折疊,都可以較快速而且高質量地完成,生產效率高,適合在大容量電池中推廣。實施例2。本實施例與實施例I的不同之處在于本實施例所述折疊層組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本實施例的卷芯體I較厚,容量較大,可以做成超厚電池。一種制備實施例2的折片裝配式電池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I的制備方法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步驟(b)具體為將負極片3放置于隔膜4的表面的一端,使負極片3與正極片2垂直,負極片3的邊緣與隔膜4的邊緣對齊。如圖3所示,負極片3的下端與隔膜4的左端對齊,負極片3容易與隔膜4對齊,這樣便于進行折疊裝配,便于后續步驟的進行,提高生產效率。所述步驟(C)具體為正極片2、負極片3依次交替折疊裝配,制得卷芯體I。折疊裝配時,正極片2往負極片3的方向折疊,然后負極片3往正極片2的方向折疊,如此重復,制得卷芯體I。也可以是負極片3先往正極片2的方向折疊,然后正極片2往負極片3的方向折疊,如此重復,制得卷芯體I。當然,所述步驟(b)也可以具體為將負極片3放置于隔膜4的表面的中間,使負極片3與正極片2垂直。負極片3放置于隔膜4的表面的位置不受限制,只要能實現正極片2、負極片3依次交替折疊裝配即可。在本實施例中未解釋的特征,采用實施例I中的解釋,在此不再進行贅述。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技術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折片裝配式電池,它包括卷芯體、用于包覆卷芯體的鋁塑膜及注入鋁塑膜內的電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體包括正極片、負極片和隔膜,所述隔膜對折后包覆正極片,所述正極片與負極片折疊裝配。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折片裝配式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極片與負極片依次交替地折疊裝配。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折片裝配式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體包括依次由隔膜、正極片、隔膜、負極片構成的折疊層組。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折片裝配式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層組兩個或者兩個以上。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折片裝配式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橫向對折后包覆正極片。6.根據權利要求I飛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折片裝配式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的寬度比正極片的寬度大5°/Γ8%。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鋰離子電池
,尤其涉及一種折片裝配式電池,折片裝配式電池包括卷芯體、用于包覆卷芯體的鋁塑膜及注入鋁塑膜內的電解液,所述卷芯體包括正極片、負極片和隔膜,所述隔膜對折后包覆正極片,所述正極片與負極片折疊裝配;本技術的卷芯體的結構均勻一致,不容易變形,厚度容易控制,質量穩定,適合在大容量電池中推廣。文檔編號H01M10/0525GK202712351SQ20122032627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6日專利技術者李志福, 吳治國, 邢偉偉, 陳設軍 申請人:東莞市金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折片裝配式電池,它包括卷芯體、用于包覆卷芯體的鋁塑膜及注入鋁塑膜內的電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體包括正極片、負極片和隔膜,所述隔膜對折后包覆正極片,所述正極片與負極片折疊裝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志福,吳治國,邢偉偉,陳設軍,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金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