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其包含一主載體、一銜接體及一電磁感應式觸控裝置。主載體具有至少一組裝件。銜接體連接于主載體。電磁感應式觸控裝置設置于銜接體上,電磁感應式觸控裝置具有一信號傳輸端口??蓴y式電子裝置可裝設于主載體的組裝件,并利用電磁感應式觸控裝置對可攜式電子裝置進行筆觸輸入。(*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觸控式電子裝置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許多電子裝置陸續被開發出來并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目前,市面上已經推出許多種觸控式電子裝置,例如智能型手機或可觀看電子書的可攜式平板計算機。以平板計算機為例,平板計算機一般是采用電容式的觸控技術,這些技術的特點就是能夠讓使用者直接與平板計算機互動,例如使用者可直接觸碰屏幕中的數字圖像來啟動程序。因此,此種操作方式能帶給人們極大的便利性。然而,平板計算機一般來說只能用微導電體進行觸控,如手指,并無法擁有像平常書寫的筆觸,因此,市面上就出現一種整合式的平板計算機(如HTCflyer),此平板計算機將電磁式觸控技術整合在一起,以利于使用者可以擁有筆觸輸入。整合后的平板計算機的價位會大幅提升,使得消費者因價位的因素則會舍棄整合式的平板計算機,而選用一般的平板計算機。接著,若使用者選用一般平板計算機又需要有筆觸輸入時,往往會外接一手寫板,使平板計算機也可以擁有筆觸輸入的功能。但選用外接手寫板則因元件變多而適合在有桌子的地方使用,而喪失了平板計算機可隨身攜帶的特性,因此使用上又不如整合式平板計算機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藉以解決現有技術的平板計算機外接手寫板時不易隨身使用的問題。為達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包含一主載體,具有至少一組裝件;一銜接體,連接于該主載體;以及一電磁感應式觸控裝置,設置于該銜接體上,該電磁感應式觸控裝置具有一信號傳輸端口。上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其中該電磁感應式觸控裝置包含一書寫件及一書寫板,該書寫板具有一觸控面。上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其中該書寫板具有至少一凸設于該觸控面周圍緩沖結構,該緩沖結構凸向該主載體。上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其中還包含一收納件,該書寫件能夠選擇地設置于該收納件。上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其中該電磁感應式觸控裝置還包括一感應器,該感應器以其感測方向朝向該主載體設置,并用以感測該主載體與該銜接體的收合與打開。上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其中該感應器為光學感應器、紅外線感應器或電磁感應器的至少其中一種。上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其中該主載體包含一裝載段及一彎折段,該組裝件設置于該裝載段,該彎折段以活動地關系連接該裝載段及該銜接體。上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其中還包含一保護墊,該保護墊連接于該銜接體。上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其中該信號傳輸端口為有線傳輸端口或無線傳輸端口。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是利用將電磁感應式觸控裝置與銜接體整合為一,并讓可攜式電子裝置組裝于主載體。使用者打開附加套件時,可讓銜接·體平置于承載物上,以及讓主載體與銜接體間具有傾角。因此,使用者僅需一手扶住附加套件,另一手握持書寫件,即可輕易地完成操作。再者,因主載體與銜接體間可相對翻折或收合,因此使用者僅需一個動作即可掀開主載體而使附加套件位于使用位置,然后再一個動作即可收合主載體而使附加套件位于收納位置。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附圖說明圖I為第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組合于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I的分解示意圖;圖3A為第二實施例的主載體的立體示意圖;圖3B為第三實施例的主載體的立體示意圖;圖4A為第四實施例的主載體的立體示意圖;圖4B為第五實施例的主載體的立體示意圖;圖5為I圖的收合后的立體示意圖;圖6為第六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的立體示意圖;圖7為圖6的分解示意圖;圖8至圖9為第六實施例的作動示意圖;圖10為第七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的立體示意圖;圖11為圖10的分解示意圖;圖12為圖10的主載體相對銜接體旋轉的立體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10 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20 可攜式電子裝置100 主載體110 組裝件111開口112鏤空區域120支撐件130連接帶140裝載段150彎折段200銜接體300電磁感應式觸控裝置310書寫件311尖立而部320書寫板321觸控面322緩沖結構400保護墊500信號傳輸端口600收納件700感應器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體的描述請同時參閱圖I至圖5,圖I為第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組合于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I的分解示意圖,圖3A為第二實施例的主載體的立體示意圖,圖3B為第三實施例的主載體的立體示意圖,圖4A為第四實施例的主載體的立體示意圖,圖4B為第五實施例的主載體的立體示意圖,圖5為圖I的收合后的立體示意圖。其中上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20可以是個人數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計算機或智能型手機。而本實施例以平板計算機為例。另外,附加套件10意指可攜式電子裝置20的周邊配件。本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10包含一主載體100、一銜接體200及一電磁感應式觸控裝置300。主載體100具有至少一組裝件110。銜接體200連接于主載體100。電磁感應式觸控裝置300設置于銜接體200上,電磁感應式觸控裝置300具有一信號傳輸端500。其中,信號傳輸端500可以是有線傳輸端口,也可以是無線傳輸端口。主載體100主要用來裝載可攜式電子裝置20,故主載體100具有一組裝件110,此組裝件Iio的形式千變萬化,以下將舉例說明,首先,請參閱圖2所示,組裝件110可以是一對滑槽,而組裝件110設置于主載體100的相對兩側邊而具有一直線的滑移路徑,可攜式電子裝置20可沿滑移路徑組裝于主載體100上。接著,請參閱圖3A所示,組裝件110也可以是一容置夾袋,組裝件110具有一開口111,可攜式電子裝置20由開口 111塞入組裝件110內。其中,組裝件110也必需具有一鏤空區域112,讓使用者可自鏤空區域112觀賞到可攜式電子裝置20投射的影像。接著,請參閱圖3B所示,組裝件110也可以是多個可彈性變形的卡勾,這些組裝件110分散設置于主載體100四周邊緣并圍出一卡扣范圍。而這些組裝件至少有兩個設置于主載體100的相對兩側別而用以固定可攜式電子裝置20的相對兩側。其中,這些組裝件110需具有變形能力,使可攜式電子裝置20裝入各組裝件110內時,這些組裝件110會因與可攜式電子裝置20相互干涉,而使得卡扣范圍會向外擴大,而可讓可攜式電子裝置20進入各組裝件110內時,各組裝件因彈性回復力而重新勾住可攜式電子裝置20。銜接體200連接于主載體100,而主載體100與銜接體200之間可相互活動,如折合或展開。換言之,主載體100與銜接體200可相互疊置在一起,也可相互展開使得主載體100與銜接體200打開呈一角度。因此,當可攜式電子裝置20設置于主載體100的組裝件110上時,因主載體100可相對銜接體200翻折而具有改變可攜式電子裝置20的視角的功倉泛。其中,主載體100還具有一支撐件120,支撐件120 —端連接于主載體100,另一端抵靠于承載面,若摩擦力的大小足以支撐可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附加套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主載體,具有至少一組裝件;一銜接體,連接于該主載體;以及一電磁感應式觸控裝置,設置于該銜接體上,該電磁感應式觸控裝置具有一信號傳輸端口。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文熙,唐迎華,
申請(專利權)人:矽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