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控制開關,具體是指一種用于電力監控方面的內置繼電器型用電采集終端控制回路狀態檢測裝置。本裝置包括遙信檢測開關K1、控制輸出開關K2,其中控制輸出開關K2的一端與檢測電路K4的一端連接,檢測電路K4的另一端與遙信檢測開關K1連接;電源輸入端與整流裝置連接,整流裝置與穩壓電路連接,穩壓電路與驅動輸出電路連接;電源輸入端的另一端與控制輸出開關K2連接;驅動輸出電路采用繼電器輸出電路,觸點為常開,斷口有電壓時閉合,繼電器采用微功率的信號繼電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電力監管單位可以對用電單位實行有效監控,大大降低了工人的操作強度,以及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控制開關,具體是指一種用于電力監控方面的內置繼電器型用電采集終端控制回路狀態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有的電力供應已經滿足不了用戶在高峰時期的用電需求。電力部門為了保障人民的生活用電,對工業用電采取了錯峰用電、有序用電等多種拉閘限電方式。而這些手段最終的執行單元是一種電力公司稱為“大用戶負荷管理終端”的設備,此設備是通過I 4路控制輸出開關,來控制對應回路的負荷,從而達到限電的要求。此設備目前在使用上存在一些困境,工業用戶出于自身生產的需求,不希望被電 力公司拉閘限電,所以在安裝此設備時,會故意不接控制開關,這樣就不會被拉閘。而電力公司也無法即時的獲知用戶的拉閘是否成功,不僅對監管形成一定的難度,更因為電網的實際負荷也并沒有下降,長此以往將對電網造成嚴重的損害,重點用戶的用電也得不到保障,對社會帶來不利的影響。用電負荷處于可知,但不可控的尷尬境地。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檢測負荷開關是否接入、控制結果實時可知的設備,而且設備的安裝使用要簡單方便,對線路不造成其它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出一種可方便操作、有效監控的開關。本技術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內置繼電器型用電采集終端控制回路狀態檢測裝置,包括遙信檢測開關K1、控制輸出開關K2,其特征在于在控制輸出開關K2的一端與檢測電路K4的一端連接,檢測電路K4的另一端與遙信檢測開關Kl連接;其中檢測電路K4包括電源輸入端、整流裝置、穩壓電路、驅動輸出電路;電源輸入端與整流裝置連接,整流裝置與穩壓電路連接,穩壓電路與驅動輸出電路連接;電源輸入端的另一端與控制輸出開關K2連接;驅動輸出電路采用繼電器輸出電路,觸點為常開,斷口有電壓時閉合,繼電器米用微功率的信號繼電器;上述遙信檢測開關K1、控制輸出開關K2、檢測電路K4共同安置于一個外殼內。控制輸出開關K2在使用過程中還與負載開關K3連接,即檢測電路K4的連接點位于控制輸出開關K2與負載開關K3之間,即為檢測電路K4的電源輸入端。對于一個新的用戶來講,則可以使用本技術的產品而直接進行監控,所以將上述產品的必要部件組裝在一個外殼內,形成一個完整的產品,則更有利于電力監管部門的推廣,也有利于用戶使用,只需要一個產品即可。本技術中的內置式結構是指將檢測電路K4放置于外殼內,與其它的遙信檢測開關Kl、控制輸出開關K2等部件形成一個整體而言。作為優選,上述內置繼電器型用電采集終端控制回路狀態檢測裝置中整流裝置為橋式整流裝置。作為優選,上述內置繼電器型用電采集終端控制回路狀態檢測裝置中整流裝置的進口處連接有壓敏電阻RV1。即在輸入部分增加了壓敏電阻的保護,防止繼電器動作時控制回路的涌流對后繼電路產生沖擊。作為優選,上述內置繼電器型用電采集終端控制回路狀態檢測裝置中的穩壓電路采用了線性穩壓電路,電路中連接有電阻R2和電阻R3,以及電解電容E1。線路中消耗的電流即為輸出驅動電流,在最大380V輸入時,消耗功率不超過1W,這樣可以更好地實現本技術中的目的。本技術中穩壓電路中的ADJ為目前市場上所常規使用的器件,通過正常采購渠道即可取得。而且目前工業上使用的負載電壓有380V等,所以本技術的另一個重要性能是檢測電路K4在380V情況下也能很好的工作。作為優選,上述內置繼電器型用電采集終端控制回路狀態檢測裝置中的驅動輸出電路的驅動電流大于2mA ;在驅動輸出電路中連接有電容Cl、電阻R4、以及二極管D5。在本技術中,各部件都采用常規的電路元器件,但對于整個電路的連接關系,則是本技術的創新點,為現有技術所不曾出現過;而其中對于電阻、電容等元器件的大小選擇,則是行業內一般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技術裝置的使用場合來確定,而這個確定過程則無需創造性勞動即可。在本技術的硬件方面,專利技術人提出了改進目前的使用方法是,“大用戶負荷管理終端”的繼電器控制輸出端口直接連用戶負荷開關,通過小電流的繼電器開關控制大電流的接觸器,從而實現對用戶負荷的拉合閘功能。用戶為了自身的利益,故意不接控制線,導致無法對用戶的負荷實現控制。本技術的方案是在接線上直接并接在繼電器的輸出端口,以繼電器斷口電壓作為判斷依據,對繼電器控制回路中是否接入用戶負荷開關、繼電器是否動作給出反饋信號,結合終端自身的控制邏輯,對外部負載進行監測,從而對用戶的負荷可管可控。有益效果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電力監管單位可以對用電單位實行有效監控,大大降低了工人的操作強度,以及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可以正確判斷電力的使用情況等。附圖說明圖I本技術的使用連接原理示意圖圖2檢測電路的電路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對本技術的實施作具體說明實施例I根據附圖I、圖2所示的結構,制作內置繼電器型用電采集終端控制回路狀態檢測裝置,包括遙信檢測開關K1、控制輸出開關K2,其中在控制輸出開關K2的一端與檢測電路K4的一端連接,檢測電路K4的另一端與遙信檢測開關Kl連接;檢測電路K4包括電源輸入端、整流裝置、穩壓電路、驅動輸出電路;電源輸入端與整流裝置連接,整流裝置與穩壓電路連接,穩壓電路與驅動輸出電路連接;電源輸入端的另一端與控制輸出開關K2連接;驅動輸出電路米用繼電器輸出電路,觸點為常開,斷口有電壓時閉合,繼電器米用微功率的信號繼電器,長期閉合不發熱;上述遙信檢測開關K1、控制輸出開關K2、檢測電路K4共同安置于一個外殼內。在使用時,控制輸出開關K2與負載開關K3連接,負載開關K3再與負載連接。電源輸入端的另一端與控制輸出開關K2和負載開關K3之間的連線;驅動輸出電路米用繼電器輸出電路,觸點為常開,斷口有電壓時閉合,繼電器采用微功率的信號繼電器;上述遙信檢測開關K1、控制輸出開關K2、檢測電路K4共同安置于一個外殼內。整流裝置為橋式整流裝置;穩壓電路采用了線性穩壓電路,電路中連接有電阻R2和電阻R3,以及電解電容El ;本實施例的隨動開關適用于驅動電流大于2mA的情況,在驅動輸出電路中連接有電容Cl、電阻R4、以及二極管D5等。當本實施例連接入工作電路,輸入電壓為220V,在接線上直接并接在繼電器的輸 出端口,以繼電器斷口電壓作為判斷依據,對繼電器控制回路中是否接入用戶負荷開關、繼電器是否動作給出反饋信號,結合終端自身的控制邏輯,對外部負載進行監測,從而對用戶的負荷可管可控。實施例2根據附圖I、圖2所示的結構,制作內置繼電器型用電采集終端控制回路狀態檢測裝置,包括遙信檢測開關K1、控制輸出開關K2 ;在控制輸出開關K2與檢測電路K4的一端連接,檢測電路K4的另一端與遙信檢測開關Kl連接;檢測電路K4包括電源輸入端、整流裝置、穩壓電路、驅動輸出電路,電源輸入端與整流裝置連接,整流裝置與穩壓電路連接,穩壓電路與驅動輸出電路連接;電源輸入端的另一端與控制輸出開關K2和負載開關K3之間的連線;驅動輸出電路采用繼電器輸出電路,觸點為常開,斷口有電壓時閉合,繼電器采用微功率的信號繼電器;上述遙信檢測開關K1、控制輸出開關K2、檢測電路K4共同安置于一個外殼內。整流裝置為橋式整流裝置;穩壓電路采用了線性穩壓電路,電路中連接有電阻R2和電阻R3,以及電解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內置繼電器型用電采集終端控制回路狀態檢測裝置,包括:遙信檢測開關K1、控制輸出開關K2,其特征在于在控制輸出開關K2的一端與檢測電路K4的一端連接,檢測電路K4的另一端與遙信檢測開關K1連接;其中檢測電路K4包括電源輸入端、整流裝置、穩壓電路、驅動輸出電路;電源輸入端與整流裝置連接,整流裝置與穩壓電路連接,穩壓電路與驅動輸出電路連接;電源輸入端的另一端與控制輸出開關K2連接;驅動輸出電路采用繼電器輸出電路,觸點為常開,斷口有電壓時閉合,繼電器采用微功率的信號繼電器;上述遙信檢測開關K1、控制輸出開關K2、檢測電路K4共同安置于一個外殼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波,王偉峰,黎遠疆,周旭虹,常沖,楊碧峰,
申請(專利權)人:紹興電力局,浙江創維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