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導光板,包含基材;所述基材上設置有網點群,靠近光源處的網點小;遠離光源處網點大;所述靠近光源處的相鄰的網點的間隔大;所述遠離光源處的相鄰的網點的間隔小;靠近光源處網點的密度約為150000至200000個/平方米;遠離光源處網點的密度約為200000至250000個/平方米;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導光板上,靠近光源處的網點小而稀疏,遠離光源處的網點大而密集;由于越大越密集的網點,其輝度越高,而越小越稀疏的網點,其輝度越低,因此可以采用短邊單側入光,進而減少了發光二極管LED的使用數量,從而降低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導光板,特別是一種減少發光二極管LED使用量、降低成本的從短邊單側入光的導光板,屬于拍攝裝置的組件
技術介紹
導光板設計原理源于筆記本電腦的液晶顯示屏,是將線光源轉變為面光源的高科技產品。用光學級壓克力(PMMA)/PC為基材,運用LCD顯示屏及筆記本電腦的背光模組技術,透過網點(導光點)的高光線傳導率,經電腦對網點(導光點)計算,使導光板光線折射成面光源均光狀態制造成型。產品采用光譜分析原理與數碼UV印刷技術相結合并在恒溫、恒濕、無塵的環境條件下制作而成,具有超薄、超亮、導光均勻、節能、環保、無暗區、耐用、不易黃化、安裝維修簡單快捷等優點;通常的導光板使用長邊單側入光,這樣的導光板需要使用更多的發光二極管LED,因而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減少發光二極管LED使用量、降低成本的從短邊單側入光的導光板。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導光板,包含基材;所述基材上設置有網點群,靠近光源處的網點小;遠離光源處網點大。優選的,所述靠近光源處的相鄰的網點的間隔大;所述遠離光源處的相鄰的網點的間隔小。優選的,靠近光源處網點的密度約為150000至200000個/平方米;遠離光源處網點的密度約為200000至250000個/平方米。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技術所述的導光板上,靠近光源處的網點小而稀疏,遠離光源處的網點大而密集;由于越大越密集的網點,其輝度越高,而越小越稀疏的網點,其輝度越低,因此可以采用短邊單側入光,進而減少了發光二極管LED的使用數量,從而降低成本。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的導光板的光傳播路徑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的導光板的網點在靠近光源處的分布圖;附圖3為本技術的導光板的網點在遠離光源處的分布圖;其中1、網點;2、冷陰極管;3、亞克力;4、擴散片;5、棱鏡片;6、反射片。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附圖2、3所示,本技術的導光板,包含基材;所述基材上設置有網點群,靠近光源處的網點I小;遠離光源處網點I大;所述基材為亞克力3。所述靠近光源處的相鄰的網點I的間隔大;所述遠離光源處的相鄰的網點I的間隔小;所述靠近光源處網點I的密度約為150000個/平方米;所述遠離光源處網點I的密度約為200000個/平方米。如圖I所示,本技術所述的導光板的應用實例,包含冷陰極管2、亞克力3、擴散片4、棱鏡片5、反射片6,所述冷陰極管2設置在亞克力3的短邊處;所述擴散片4設置在亞克力3的上方;所述棱鏡片5設置在擴散片4的上方;所述反射片6設置在亞克力3的下方;所述亞克力3的下表面印刷有網點群;在靠近所述冷陰極管2處的網點I較小,并且較為稀疏,密度約為150000個/平方米;在遠離所述冷陰極管2處的網點I較大,并且較為密集,密度約為200000個/平方米。如圖I所示,當冷陰極管2發光時,光線進入亞克力3內,一部分光線穿過亞克力3的上表面并經過擴散片4、棱鏡片5產生折射光線傳出;另一部分光線由亞克力3下表面的網點I或反射片6產生反射光線,再從亞克力3的上表面傳出。本技術所述的導光板上,靠近光源處的網點小而稀疏,遠離光源處的網點大而密集;由于越大越密集的網點,其輝度越高,而越小越稀疏的網點,其輝度越低,因此可以采用短邊單側入光,進而減少了發光二極管LED的使用數量,從而降低成本。以上僅是本技術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技術權利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導光板,包含基材;所述基材上設置有網點群,其特征在于靠近光源處的網點(I)小;遠離光源處網點(I)大。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導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近光源處的相鄰的網點(I)的間隔大;所述遠離光源處的相鄰的網點(I)的間隔小。3.根據權力要求2所述的導光板,其特征在于靠近光源處網點(I)的密度約為150000至200000個/平方米;遠離光源處網點(I)的密度約為200000至250000個/平方米。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導光板,包含基材;所述基材上設置有網點群,靠近光源處的網點小;遠離光源處網點大;所述靠近光源處的相鄰的網點的間隔大;所述遠離光源處的相鄰的網點的間隔小;靠近光源處網點的密度約為150000至200000個/平方米;遠離光源處網點的密度約為200000至250000個/平方米;本技術所述的導光板上,靠近光源處的網點小而稀疏,遠離光源處的網點大而密集;由于越大越密集的網點,其輝度越高,而越小越稀疏的網點,其輝度越低,因此可以采用短邊單側入光,進而減少了發光二極管LED的使用數量,從而降低成本。文檔編號G02B6/00GK202710777SQ201220305290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8日專利技術者左啟群, 賈笑輝 申請人:蘇州佳宏光電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導光板,包含基材;所述基材上設置有網點群,其特征在于:靠近光源處的網點(1)小;遠離光源處網點(1)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左啟群,賈笑輝,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佳宏光電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