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基于CPCI基本構架的雷達目標模擬器,包括:CPCI機箱,機箱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底壁、頂壁和左、右側壁,底壁的上方設有多個的第一和第二導軌,相鄰的每兩個第一導軌之間形成有第一插槽,相鄰的每兩個第二導軌之間形成有第二插槽,頂壁的下方設有多個第三和第四導軌,相鄰的每兩個第三導軌之間形成有第三插槽,相鄰的每兩個第四導軌之間形成有第四插槽,多個第一和第三插槽以及多個第二和第四插槽在上下方向上分別一一對應;背板設在所述腔室內且與二次背板相連;插設在第一和第三插槽內的CPCI電源、主板和DRFM板;插設在第二和第四插槽內的擴展單元。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雷達目標模擬器結構緊湊,操作和調試方便,且屏蔽性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雷達目標模擬器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基于CPCI基本構架的雷達目標模擬器。
技術介紹
在現(xiàn)代雷達系統(tǒng)的研制和調試過程中,對雷達性能和指標的測試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雷達目標模擬技術與采用外場試飛對雷達整機調試和性能鑒定相比,無需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而且系統(tǒng)的研制周期也相應縮短。雷達目標模擬技術是系統(tǒng)模擬技術和雷達技術相結合的產(chǎn)物,它廣泛用于對雷達系統(tǒng)的調試、性能評價,是雷達前端不具備的條件下對系統(tǒng)后級進行分析調試以及對雷達整機性能和指標的檢驗。雷達目標模擬技術的應用貫穿于雷達的研制、調試和操作使用的各個階段。傳統(tǒng)的雷達目標模擬器的射頻插件的集成度不高,且不便于操作、調試和維護。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旨在至少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基于CPCI基本構架的雷達目標模擬器,所述雷達目標模擬器結構緊湊,操作和調試方便。根據(jù)本技術的基于CPCI基本構架的雷達目標模擬器,包括CPCI機箱,所述CPCI機箱內具有腔室且包括后面板;周壁板,所述周壁板從所述后面板的外周沿向前延伸預定長度,所述周壁板包括底壁、頂壁、左側壁和右側壁,其中所述底壁的上方設有多個前后延伸的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其中所述相鄰的每兩個第一導軌之間形成有第一插槽,相鄰的每兩個第二導軌之間形成有第二插槽,且所述頂壁的下方設有多個前后延伸的第三導軌和第四導軌,其中所述相鄰的每兩個第三導軌之間形成有第三插槽,相鄰的每兩個第四導軌之間形成有第四插槽,其中所述多個第一插槽和所述多個第三插槽在上下方向上分別一一對應,且所述多個第二插槽和所述多個第四插槽在上下方向上分別一一對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設在所述周壁板的前端,其中所述腔室由所述后面板、所述周壁板和所述前面板共同限定出;背板和二次背板,所述背板設在所述腔室內且鄰近所述后面板,所述二次背板設在所述背板和所述后面板之間且與所述背板相連;CPCI電源、主板以及DRFM板,所述CPCI電源、所述主板和所述DRFM板中的每一個的兩端分別插設在所述第一插槽和在上下方向上與其對應的所述第三插槽內,所述CPCI電源、所述主板和所述DRFM板分別與所述背板相連;擴展單元,所述擴展單元插設在所述第二插槽和在上下方向上與其對應的所述第四插槽內,所述擴展單元與所述背板之間連接有控制板。根據(jù)本技術的雷達目標模擬器,通過采用CPCI基本構架,按照雷達目標模擬器的基本要求進行結構設計,不僅大大節(jié)省了空間,使雷達目標模擬器的結構變得更加緊湊,同時屏蔽效果好,機械環(huán)境適應性強,易于操作和維護,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時,由于第一插槽和第三插槽以及第二插槽和第四插槽寬度相等,因此插設在其上的部件例如CPCI電源、主板、DRFM板或擴展單元具有更好地互換性,可以方便地進行插換,大大增強了槽位的通用性能,實用性好。另外,根據(jù)本技術的基于CPCI基本構架的雷達目標模擬器,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每一個所述第一或第三插槽沿前后方向的長度為160mm,每一個所述第二或第四插槽沿前后方向的長度為280mm。所述CPCI電源、所述主板以及所述DRFM板的高度均為6U,且所述CPCI電源、所述主板以及所述DRFM板沿前后方向的長度均為160mm,其中1U=44. 45mm。由此,通過將第一插槽和與其對應的第三插槽設置為長度為160mm的短槽,從而長度同為160mm的所述CPCI電源、所述主板以及所述DRFM板可剛好插設在第一插槽和與其對應的第三插槽內,進而使雷達目標模擬器的結構變得緊湊,布局更為合理。所述擴展單元包括基帶模塊功能盒、上變頻模塊功能盒、時鐘模塊功能盒、本振模塊功能盒和下變頻模塊功能盒,所述基帶模塊功能盒、所述上變頻模塊功能盒、所述時鐘模塊功能盒、所述本振模塊功能盒和所述下變頻模塊功能盒中的每一個的上下兩端分別插設在所述第二插槽和在上下方向上與其對應的所述第四插槽之間;以及基帶模塊、上變頻模塊、時鐘模塊、本振模塊和下變頻模塊,其中所述基帶模塊、所述上變頻模塊、所述時鐘模塊、所述本振模塊和所述下變頻模塊分別對應地設在所述基帶模塊功能盒、所述上變頻模塊功能盒、所述時鐘模塊功能盒、所述本振模塊功能盒和所述下變頻模塊功能盒內;其中,所述基帶模塊功能盒、所述上變頻模塊、所述時鐘模塊功能盒、所述本振模塊功能盒和所述下變頻模塊功能盒分別通過所述控制板與所述背板相連。所述基帶模塊功能盒、所述上變頻模塊、所述時鐘模塊功能盒、所述本振模塊功能盒和所述下變頻模塊功能盒中的每一個沿前后方向的長度均為280mm,且沿上下方向的高度為6U,其中l(wèi)U=44.45mm。由此,通過將第二插槽和與其對應的第四插槽設置為長度為280mm的長槽,從而長度同為280mm的所述基帶模塊功能盒、所述上變頻模塊、所述時鐘模塊功能盒、所述本振模塊功能盒和所述下變頻模塊功能盒可剛好插設在第二插槽和與其對應的第四插槽內,進而使雷達目標模擬器的結構變得更加緊湊,布局更加合理。所述雷達目標模擬器還包括至少一個風扇組,所述至少一個風扇組設在所述底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導軌的下方,每一個所述風扇組的上端與所述第一和第二導軌在上下方向上隔開預定距離。由此保證雷達目標模擬器中的主要發(fā)熱部件正常、穩(wěn)定、高效工作,防止這些部件由于溫度過高損壞,降低使用、維護成本。所述預定距離大約為O. 5U,其中1U=44. 45mm。由此,一方面方便各個功能模塊的走線,同時在保證結構緊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主要發(fā)熱部件的冷卻效果。所述雷達目標模擬器還包括多個底梁,所述多個底梁沿前后方向彼此間隔開地設在所述底壁上,每一個所述底梁的左右兩端分別止抵所述左側壁和所述右側壁,且每一個所述底梁沿上下方向的高度大約為O. 5U,其中所述多個第一和第二導軌支撐在所述多個底梁上。所述多個第一插槽和所述多個第二插槽之間預留有第一預留區(qū)域,所述第一預留區(qū)域內可用于設置第一導軌;所述多個第三插槽和所述多個第四插槽之間預留有第二預留區(qū)域,所述第二預留區(qū)域與所述第一預留區(qū)域在上下方向上對應且可用于設置第三導軌。所述多個第二插槽和所述右側壁之間預留有第三預留區(qū)域,所述第三預留區(qū)域可用于設置第二導軌;所述多個第四插槽和所述右側壁之間預留有第四預留區(qū)域,所述第四預留區(qū)域與所述第三預留區(qū)域在上下方向上對應且可用于設置第四導軌。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導軌均為金屬導軌。所述前面板上設有顯示屏、觸摸板、操作鍵盤、至少一個USB接口和開關;所述后面板上設有至少一個對外接口、至少一個控制口以及220V電壓接入口。根據(jù)本技術的基于CPCI基本構架的雷達目標模擬器,充分利用了 CPCI基本構架,節(jié)省了射頻插件的使用空間,并把射頻插件的模塊按照功能分類安裝,有效地節(jié)省了空間,方便調試與維護,同時,當需要對單個功能盒進行維護時,可以直接把需要維護的功能盒從CPCI機箱內拔出進行維護,實現(xiàn)了射頻插件的模塊化、功能化和集成化,方便測試人員對射頻插件的調試與維護。此外,本雷達目標模擬器還具有良好的屏蔽功能。 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本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CPCI基本構架的雷達目標模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CPCI機箱,所述CPCI機箱內具有腔室且包括:后面板;周壁板,所述周壁板從所述后面板的外周沿向前延伸預定長度,所述周壁板包括底壁、頂壁、左側壁和右側壁,其中所述底壁的上方設有多個前后延伸的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其中所述相鄰的每兩個第一導軌之間形成有第一插槽,相鄰的每兩個第二導軌之間形成有第二插槽,且所述頂壁的下方設有多個前后延伸的第三導軌和第四導軌,其中所述相鄰的每兩個第三導軌之間形成有第三插槽,相鄰的每兩個第四導軌之間形成有第四插槽,其中所述多個第一插槽和所述多個第三插槽在上下方向上分別一一對應,且所述多個第二插槽和所述多個第四插槽在上下方向上分別一一對應;前面板,所述前面板設在所述周壁板的前端,其中所述腔室由所述后面板、所述周壁板和所述前面板共同限定出;背板和二次背板,所述背板設在所述腔室內且鄰近所述后面板,所述二次背板設在所述背板和所述后面板之間且與所述背板相連;CPCI電源、主板以及DRFM板,所述CPCI電源、所述主板和所述DRFM板中的每一個的兩端分別插設在所述第一插槽和在上下方向上與其對應的所述第三插槽內,所述CPCI電源、所述主板和所述DRFM板分別與所述背板相連;擴展單元,所述擴展單元插設在所述第二插槽和在上下方向上與其對應的所述第四插槽內,所述擴展單元與所述背板之間連接有控制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梁志恒,陶青長,高成,孫亞光,
申請(專利權)人:清華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