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自動進樣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288665 閱讀: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2:40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進樣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常用于醫療生化分析實驗中的96孔或384孔樣品盤的自動進樣裝置,其機構包含多孔樣品盤的托盤及定位旋鈕、托盤旋轉傳動機構、托盤升降傳動機構、進樣針管及其支架、驅動電機、光電編碼器、控制器、驅動器、電源轉換器、外殼。所述的多孔樣品盤的定位運動方式采用水平方向上的兩個旋轉運動和豎直方向上的直線運動來實現。該裝置的結構設計緊湊,占用生化分析儀器的運動空間小,托盤運轉靈活可靠,并方便拆裝樣品盤。(*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分析實驗設備領域,具體涉及醫療生化分析儀器的一種自動進樣裝置
    技術介紹
    在醫療領域中,進樣是對試劑或樣品進行生化分析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目前,國內的醫院和科研機構的很多生化分析儀器的進樣方式還是采用手工進樣和換樣,這不僅需要工作人員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等待進樣過程,還不利于試劑或樣品批量化檢測的管理。現國內外有些醫療生化分析儀器帶有自動進樣裝置,不過這些進樣裝置的樣品架一般是自行設計的,只在樣品架外圈環形分布著放置樣品管的孔,很多空間沒有充分地利用,在 儀器允許的空間下,一次性放置樣品的數量很有限。國外雖已研制出對96孔樣品盤或384孔樣品盤的自動進樣裝置,但采用的是X/Y/Z三個方向的直線運動方式,要完成樣品盤各孔的進樣,該自動進樣裝置結構占用生化分析儀器的空間較大,其在生化分析儀器的水平面上運行的空間至少需要是樣品盤的托盤面積的四倍,并且價格昂貴。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提供一種自動進樣裝置,實現醫療生化分析儀中常用的96孔樣品盤或384孔樣品盤的自動定位。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自動進樣裝置,包括托盤升降組件、托盤水平旋轉組件,所述托盤升降組件B通過第一編碼器、第一步進電機、聯軸器、平臺支架連接組成,所述第一步進電機通過第一支架和螺栓與所述平臺支架連接,所述平臺支架與針管支架連接,所述針管支架通過接頭與進樣針管連接,所述托盤升降組件通過螺栓固定于第二支架上,并與直線導軌組件一端連接,所述直線導軌組件通過所述第二支架、螺桿、外殼、螺母頭連接組成,所述直線導軌組件另一端與所述螺母頭連接,所述螺母頭與底盤水平旋轉組件連接,所述底盤水平旋轉組件通過第二編碼器、第二步進電機、小齒輪、齒輪支架、大齒輪、第二底盤支架連接組成,所述第二步進電機通過所述齒輪支架與螺母頭連接并通過第三螺釘固定,所述大齒輪與所述第二底盤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底盤支架通過第五螺釘與地盤連接,所述托盤水平旋轉組件通過第三編碼器、第三步進電機、第三支架、小帶輪連接組成,所述第三支架通過第四螺釘與底盤固定連接,所述托盤水平旋轉組件通過同步帶與托盤組件連接,所述托盤組件由樣品盤、托盤、大帶輪、帶輪支架連接組成,所述樣品盤通過定位旋鈕與所述托盤連接,所述帶輪支架通過第一鎖緊螺母與第一底盤支架固定連接。進一步的,所述樣品盤通過定位孔與所述托盤定位。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底盤支架通過定位孔與底盤定位。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底盤支架的臺階上設置有第一深溝球軸承。進一步的,所述齒輪支架通過第二深溝球軸承與所述大齒輪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進樣裝置適合醫療生化分析儀中常用的96孔樣品盤或384孔樣品盤的進樣,尤其適合大批量的樣品檢測,工作人員可以一次性上96或384個待測樣品后,讓該裝置自動實現各孔的精確定位和取樣,大大減小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和精力。本技術所述的自動進樣裝置中,編碼器對步進電機的旋轉角度實時監測,并經控制器處理后解決步進電機因意外導致的失步問題,大大提高了其定位的精度和穩定性。相對于國外現有的適合于96孔樣品盤或384孔樣品盤的進樣裝置,本進 樣裝置占用醫療生化分析儀器的空間大幅度減小,約為國外占用的空間的1/4,進一步提升實現小型化、智能化醫療器械的能力,并且工作人員能快速方便地安裝和定位好96孔樣品盤或384孔樣品盤。上述說明僅是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技術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附圖說明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是本技術所述的自動進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所述的自動進樣裝置的結構俯視圖;圖3是本技術所述的自動進樣裝置的結構仰視圖;圖4是本技術所述的自動進樣裝置的直線導軌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所述的自動進樣裝置的托盤初始化定位位置的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所述的自動進樣裝置的自動進樣的流程圖。圖中標號說明1、第一鎖緊螺母,2、第一底盤支架,3、第一深溝球軸承,5、底盤,6、帶輪支架,7、大帶輪,9、第二螺釘,10、定位旋鈕,11、托盤,12、樣品盤,13、同步帶,14、第二底盤支架,16、第二緊鎖螺母,17、大齒輪,18、深溝球軸承,19、齒輪支架,20、小齒輪,21、第三螺釘,22、第二步進電機,23、第二編碼器,24、直線導軌組件,25、平臺支架,26、螺栓,27、聯軸器,29、第一步進電機,33、第一編碼器,34、第一支架,35、進樣針管,36、接頭,37、針管支架,38、第三編碼器,39、第三步進電機,41、第三支架,42、小帶輪,43、第四螺釘,45、第五螺釘,51、第二支架,52、螺桿,53、外殼,54、螺母頭,55、第一定位孔,56、第二定位孔,A、托盤水平旋轉組件,B、托盤升降組件,C、底盤水平旋轉組件,D、托盤組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參照圖I、圖2、圖3、圖4、圖5所示,自動進樣裝置,包括托盤升降組件B、托盤水平旋轉組件A,所述托盤升降組件B通過第一編碼器33、第一步進電機29、聯軸器27、平臺支架25連接組成,所述第一步進電機29通過第一支架34和螺栓26與所述平臺支架25連接,所述平臺支架25與針管支架37連接,所述針管支架37通過接頭36與進樣針管35連接,所述托盤升降組件B通過螺栓26固定于第二支架51上,并與直線導軌組件24 —端連接,所述直線導軌組件24通過所述第二支架51、螺桿52、外殼53、螺母頭54連接組成,所述直線導軌組件24另一端與所述螺母頭54連接,所述螺母頭54與底盤水平旋轉組件C連接,所述底盤水平旋轉組件C通過第二編碼器24、第二步進電機23、小齒輪20、齒輪支架19、大齒輪17、第二底盤支架14連接組成,所述第二步進電機23通過所述齒輪支架19與螺母頭54連接并通過第三螺釘21固定,所述大齒輪17與所述第二底盤支架14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底盤支架14通過第五螺釘45與地盤連接,所述托盤水平旋轉組件A通過第三編碼器38、第三步進電機39、第三支架41、小帶輪42連接組成,所述第三支架41通過第四螺釘43與底盤5固定連接,所述托盤水平旋轉組件A通過同步帶13與托盤組件D連接,所述托盤組件D由樣品盤12、托盤11、大帶輪7、帶輪支架6連接組成,所述樣品盤12通過定位旋鈕10 與所述托盤11連接,所述帶輪支架6通過第一鎖緊螺母I與第一底盤支架2固定連接。進一步的,所述樣品盤12通過定位孔56與所述托盤11定位。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底盤支架14通過定位孔55與底盤5定位。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底盤支架2的臺階上設置有第一深溝球軸承3。進一步的,所述齒輪支架19通過第二深溝球軸承18與所述大齒輪連接。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步驟I :工作人員需將待測的樣品或試劑按順序放到96孔樣品盤或384孔樣品盤中,并記錄好各個孔對應的樣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自動進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盤升降組件(B)、托盤水平旋轉組件(A),所述托盤升降組件(B)通過第一編碼器33、第一步進電機(29)、聯軸器(27)、平臺支架(25)連接組成,所述第一步進電機(29)通過第一支架(34)和螺栓(26)與所述平臺支架(25)連接,所述平臺支架(25)與針管支架(37)連接,所述針管支架(37)通過接頭(36)與進樣針管(35)連接,所述托盤升降組件(B)通過螺栓(26)固定于第二支架(51)上,并與直線導軌組件(24)一端連接,所述直線導軌組件(24)通過所述第二支架(51)、螺桿(52)、外殼(53)、螺母頭(54)連接組成,所述直線導軌組件(24)另一端與所述螺母頭(54)連接,所述螺母頭(54)與底盤水平旋轉組件(C)連接,所述底盤水平旋轉組件(C)通過第二編碼器(23)、第二步進電機(22)、小齒輪(20)、齒輪支架(19)、大齒輪(17)、第二底盤支架(14)連接組成,所述第二步進電機(22)通過所述齒輪支架(19)與螺母頭(54)連接并通過第三螺釘(21)固定,所述大齒輪(17)與所述第二底盤支架(14)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底盤支架(14)通過第五螺釘(45)與地盤連接,所述托盤水平旋轉組件(A)通過第三編碼器(38)、第三步進電機(39)、第三支架(41)、小帶輪(42)連接組成,所述第三支架(41)通過第四螺釘(43)與底盤(5)固定連接,所述托盤水平旋轉組件(A)通過同步帶(13)與托盤組件(D)連接,所述托盤組件(D)由樣品盤(12)、托盤(11)、大帶輪(7)、帶輪支架(6)連接組成,所述樣品盤(12)通過定位旋鈕(10)與所述托盤(11)連接,所述帶輪支架(6)通過第一鎖緊螺母(1)與第一底盤支架(2)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嚴心濤張麗馬玉婷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寂寞少妇| 无码中文在线二区免费|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妖精色AV无码国产在线看|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好了av第四综合无码久久|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播放| 野花在线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g0g0午夜无码精品|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区免费 |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免费A级毛片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a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