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東南大學專利>正文

    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285982 閱讀: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1 01:06
    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包括相互獨立的上下兩部分,該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上部分包括:上部圓盤法蘭(1)、第一永磁鐵塊(14)、第一壓塊(13),第三永磁鐵塊(6)、第三壓塊(7);第一永磁鐵塊(14)通過第一壓塊(13)固定在上部圓盤法蘭(1)內,第三永磁鐵塊(6)通過第三壓塊(7)固定在上部圓盤法蘭(1)內;第三永磁鐵塊(6)所受磁力的合力的作用線與圓軸(39)的軸線重合;當振動體振動時,利用磁力推動阻尼器中的轉動葉片轉動,利用磁力和彈簧推動阻尼器中的活塞運動,當轉動葉片轉動與活塞運動時,阻尼液流過轉動葉片與活塞上的小圓通孔,阻尼液流過轉動葉片與活塞上的小圓通孔時耗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提出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屬于結構振動控制領域。
    技術介紹
    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是一種有效的結構阻尼器,但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在工作過程中存在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內的流體滲漏的可能,因此在不允許漏液的場合,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的使用就受到了限制。如果要在不允許漏液的場合使用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那么就需要一種無泄漏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
    技術實現思路
    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泄漏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特別適用于不允許漏液時的結構振動控制。 技術方案本技術選用非磁性材料、阻尼液、永磁鐵塊作為該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的基本材料,阻尼液充滿封閉式液壓缸內。具體利用磁力推動轉動葉片運動,利用彈簧和磁力推動活塞運動,當轉動葉片和活塞運動時,阻尼液穿過轉動葉片上的小圓通孔(阻尼孔)和活塞上的上的小圓通孔(阻尼孔)起到耗散結構振動能量效果;該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可分為兩種形式,分別敘述如下該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包括相互獨立的上下兩部分,該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上部分包括上部圓盤法蘭、第一永磁鐵塊、第一壓塊,第三永磁鐵塊、第三壓塊;第一永磁鐵塊通過第一壓塊固定在上部圓盤法蘭內,第三永磁鐵塊通過第三壓塊固定在上部圓盤法蘭內;第三永磁鐵塊所受磁力的合力的作用線與圓軸的軸線重合;該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下部分包括圓盤、與圓盤相對設置的下部圓盤法蘭、將圓盤與下部圓盤法蘭無泄漏連接的液壓缸,下部圓盤法蘭、圓盤和液壓缸組成封閉式無泄漏空間,阻尼液充滿該封閉式無泄漏空間;該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下部分還包括轉動葉片、圓軸、空心圓筒、固定葉片、第二永磁鐵塊、第二壓塊、活塞、第一彈簧、第二彈簧、第四永磁鐵塊、第四壓塊,在活塞的圓心處設有圓孔;圓軸穿過活塞的圓孔,圓軸的下端面與下部圓盤法蘭無泄漏連接,圓軸的上端面與圓盤的外表面齊平且無泄漏連接;空心圓筒的上端面與圓盤的下表面光滑接觸,空心圓筒的下端面與下部圓盤法蘭的上表面光滑接觸;轉動葉片一側與空心圓筒連接,轉動葉片另一側與液壓缸光滑接觸,轉動葉片的上端面與圓盤的下表面光滑接觸,轉動葉片的下端面與下部圓盤法蘭的上表面光滑接觸;固定葉片一側與液壓缸連接,固定葉片的另一側與空心圓筒光滑接觸,固定葉片的上端面與圓盤的下表面光滑接觸,固定葉片的下端面與下部圓盤法蘭的上表面光滑接觸;第二永磁鐵塊通過第二壓塊固定在轉動葉片內,第一小圓通孔沿轉動葉片的高度方向分布時,且當轉動葉片轉動時,轉動葉片所受力系簡化到空心圓筒上一點時,轉動葉片所受力系的主矢的作用線與空心圓筒的軸線重合,轉動葉片所受力系的主矩的作用面與空心圓筒的軸線垂直;活塞沿空心圓筒軸向運動,活塞的側面與空心圓筒光滑接觸,活塞通過第一彈簧與第二彈簧置于空心圓筒的中部,其中第一彈簧的下端與活塞上表面相連接,第一彈簧的上端與圓軸的上部相連接,第二彈簧的一端與活塞下表面相連接,第二彈簧的另一端與圓軸的最下端相連接;第四永磁鐵塊通過第四壓塊固定在活塞內,活塞上開有第二小圓通孔,且當阻尼液流過第二小圓通孔時產生的阻尼力的合力的作用線與圓軸的軸線重合。轉動葉片和固定葉片都為扇形結構。轉動葉片的內半徑等于空心圓筒的外半徑。固定葉片的外半徑等于液壓缸的內半徑。轉動葉片在液壓缸里關于空心圓筒的一外圓周線均布,固定葉片在液壓缸里關于液壓缸的一內圓周線均布,每片轉動 葉片處于兩片固定葉片的中間。第一彈簧的上端離開圓軸的上端面的距離是圓盤的厚度。上部圓盤法蘭的軸線、圓盤的軸線、液壓缸的軸線、下部圓盤法蘭的軸線、空心圓筒的軸線、活塞的軸線與圓軸的軸線重合;第一彈簧對活塞的作用力的作用線與活塞的軸線重合;第二彈簧對活塞的作用力的作用線與活塞的軸線重合;第三永磁鐵塊所受磁力的合力的作用線與圓軸的軸線重合;第四永磁鐵塊所受磁力的合力的作用線與圓軸的軸線重合;第一永磁鐵塊所受力系簡化到空心圓筒上一點時,第一永磁鐵塊所受力系的主矢的作用線與空心圓筒的軸線重合,第一永磁鐵塊所受力系的主矩的作用面與空心圓筒的軸線垂直;第二永磁鐵塊所受力系簡化到空心圓筒上一點時,第二永磁鐵塊所受力系的主矢的作用線與空心圓筒的軸線重合,第二永磁鐵塊所受力系的主矩的作用面與空心圓筒的軸線垂直。第三永磁鐵塊的形狀、第三壓塊的形狀、第四永磁鐵塊的形狀、第四壓塊的形狀可以是圓環形也可以是柱狀。在保持所述的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的各部件的連接關系和位置關系不變時,第三永磁鐵塊的形狀、第三壓塊的形狀、第四永磁鐵塊的形狀、第四壓塊的形狀均為圓環形時,可得到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的第一種形式;當第三永磁鐵塊的形狀、第三壓塊的形狀、第四永磁鐵塊的形狀、第四壓塊的形狀均為柱狀時,即用第五永磁鐵塊替換第三永磁鐵塊,用第五壓塊替換第三壓塊,用第六永磁鐵塊替換第四永磁鐵塊,用第六壓塊替換第四壓塊后,得到本技術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的第二種形式。第五永磁鐵塊所受磁力的合力的作用線與圓軸的軸線重合;第六永磁鐵塊所受磁力的合力的作用線與圓軸的軸線重口 ο第一小圓通孔的分布還有以下兩種方式a :第一小圓通孔僅沿固定葉片的高度方向分布,b :第一小圓通孔同時沿轉動葉片與固定葉片的高度方向分布。第一種形式的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包括獨立的上下兩部分,該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上部分由上部圓盤法蘭、第一永磁鐵塊、第一壓塊、第三永磁鐵塊(圓環形)、第三壓塊(圓環形)組成;第一永磁鐵塊通過第一壓塊固定在上部圓盤法蘭內;第三永磁鐵塊(圓環形)通過第三壓塊(圓環形)固定在上部圓盤法蘭內;該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下部分包括圓盤、與圓盤相對設置的下部圓盤法蘭、將圓盤與下部圓盤法蘭無泄漏連接的液壓缸,下部圓盤法蘭、圓盤和液壓缸組成封閉式無泄漏空間,阻尼液充滿該封閉式無泄漏空間;該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下部分還包括轉動葉片、圓軸、空心圓筒、固定葉片、第二永磁鐵塊、第二壓塊、活塞、第一彈簧、第二彈簧、第四永磁鐵塊(圓環形)、第四壓塊(圓環形),在活塞的圓心處設有的圓孔;圓軸穿過活塞的圓孔,圓軸的下端面與下部圓盤法蘭無泄漏連接,圓軸的上端面與圓盤的外表面齊平且無泄漏連接;空心圓筒的上端面與圓盤的下表面光滑接觸,空心圓筒的下端面與下部圓盤法蘭的上表面光滑接觸;轉動葉片一側與空心圓筒連接,轉動葉片另一側與液壓缸光滑接觸,轉動葉片的上端面與圓盤的下表面光滑接觸,轉動葉片的下端面與下部圓盤法蘭的上表面光滑接觸;固定葉片一側與液壓缸連接,固定葉片的另一側與空心圓筒光滑接觸,固定葉片的上端面與圓盤的下表面光滑接觸,固定葉片的下端面與下部圓盤法蘭的上表面光滑接觸;轉動葉片和固定葉片均為扇形結構,轉動葉片的內半徑等于空心圓筒的外半徑,固定葉片的外半徑等于液壓缸的內半徑。轉動葉片在液壓缸里關于空心圓筒的一外圓周線均布,固定葉片在液壓缸里關于液壓缸的一內圓周線均布,每片轉動葉片處于兩片固定葉片的中間。第二永磁鐵塊通過第二壓塊固定在轉動葉片內,第一小圓通孔的分布有以下所述三種方式(I)第一小圓通孔僅沿轉動葉片的高度方向分布,(2)第一小圓通孔僅沿固定葉片的高度方向分布,(3)第一小圓通孔同時沿轉動葉片與固定葉片的高度方向分布;當轉動葉片轉動時,轉動葉片所受力系簡化到空心圓筒上一點時,轉動葉片所受力系的主矢的作用線與空心圓筒的軸線重合時,轉動葉片所受力系的主矩的作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其特征在于:該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包括相互獨立的上下兩部分,該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上部分包括:上部圓盤法蘭(1)、第一永磁鐵塊(14)、第一壓塊(13),第三永磁鐵塊(6)、第三壓塊(7);第一永磁鐵塊(14)通過第一壓塊(13)固定在上部圓盤法蘭(1)內,第三永磁鐵塊(6)通過第三壓塊(7)固定在上部圓盤法蘭(1)內;第三永磁鐵塊(6)所受磁力的合力的作用線與圓軸(39)的軸線重合;該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下部分包括:圓盤(42)、與圓盤(42)相對設置的下部圓盤法蘭(22)、將圓盤(42)與下部圓盤法蘭(22)無泄漏連接的液壓缸(19),下部圓盤法蘭(22)、圓盤(42)和液壓缸(19)組成封閉式無泄漏空間,阻尼液(38)充滿該封閉式無泄漏空間;該轉動與軸動流體阻尼器下部的無泄漏空間中還包括轉動葉片(18)、圓軸(39)、空心圓筒(37)、固定葉片(43)、第二永磁鐵塊(36)、第二壓塊(35)、活塞(23)、第一彈簧(40)、第二彈簧(25)、第四永磁鐵塊(20)、第四壓塊(41),在活塞(23)的圓心處設有圓孔(24);圓軸(39)穿過活塞(23)的圓孔(24),圓軸(39)的下端面與下部圓盤法蘭(22)無泄漏連接,圓軸(39)的上端面與圓盤(42)的外表面齊平且無泄漏連接;空心圓筒(37)的上端面與圓盤(42)的下表面光滑接觸,空心圓筒(37)的下端面與下部圓盤法蘭(22)的上表面光滑接觸;轉動葉片(18)一側與空心圓筒(37)連接,轉動葉片(18)另一側與液壓缸(19)光滑接觸,轉動葉片(18)的上端面與圓盤(42)的下表面光滑接觸,轉動葉片(18)的下端面與下部圓盤法蘭(22)的上表面光滑接觸;固定葉片(43)一側與液壓缸(19)連接,固定葉片(43)的另一側與空心圓筒(37)光滑接觸,固定葉片(43)的上端面與圓盤(42)的下表面光滑接觸,固定葉片(43)的下端面與下部圓盤法蘭(22)的上表面光滑接觸;第二永磁鐵塊(36)通過第二壓塊(35)固定在轉動葉片(18)內,第一小圓通孔(16)沿轉動葉片(18)的高度方向分布時,且當轉動葉片(18)轉動時,轉動葉片(18)?所受力系簡化到空心圓筒(37)上一點時,轉動葉片(18)?所受力系的主矢的作用線與空心圓筒(37)的軸線重合,轉動葉片(18)所受力系的主矩的作用面與空心圓筒(37)的軸線垂直;活塞(23)沿空心圓筒(37)軸向運動,活塞(23)的側面與空心?圓筒(37)光滑接觸,活塞(23)通過第一彈簧(40)與第二彈簧(25)置于空心圓筒(37)的中部,其中第一彈簧(40)的下端與活塞(23)上表面相連接,第一彈簧(40)的上端與圓軸(39)的上部相連接,第二彈簧(25)的一端與活塞(23)下表面相連接,第二彈簧(25)的另一端與圓軸(39)的最下端相連接;第四永磁鐵塊(20)通過第四壓塊(41)固定在活塞(23)內,活塞(23)上開有第二小圓通孔(17),且當阻尼液(38)流過第二小圓通孔(17)時產生的阻尼力的合力的作用線與圓軸(39)的軸線重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玉林萬江
    申請(專利權)人:東南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自慰系列无码专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18| 免费A级毛片av无码|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久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AAA片|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水密桃|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无码a∨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午夜在线观看|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永久免费AV无码国产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欧洲无码AV不卡在线| 亚州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XXXX|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专区|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潮喷失禁大喷水无码|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导航|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