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阻尼器鉸鏈結構及包括該結構的蓋和電飯煲,該阻尼器鉸鏈結構包括阻尼器,還包括鉸鏈結構;該鉸鏈結構包括鉸鏈軸、左鉸鏈彈簧、右鉸鏈彈簧和鉸鏈軸固定片,所述鉸鏈軸穿過所述左鉸鏈彈簧、所述右鉸鏈彈簧和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設置在所述左鉸鏈彈簧和所述右鉸鏈彈簧的中間,在所述鉸鏈軸固定片上設置有穿孔,所述鉸鏈軸固定片套設于所述鉸鏈軸上。鉸鏈結構中的鉸鏈軸穿過鉸鏈軸固定片,當鉸鏈軸受力時鉸鏈軸會與鉸鏈軸固定片作用,鉸鏈軸與鉸鏈軸固定片之間產生的磨損較小,鉸鏈軸固定片的使用壽命長,避免了鉸鏈軸失效的發生,并且鉸鏈軸固定片可以更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結構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阻尼器鉸鏈結構及包括該阻尼器鉸鏈結構的蓋,該阻尼器鉸鏈結構定位準確,不易磨損。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售賣的電飯煲一般包括電飯煲體和電飯煲蓋,開蓋時候,由于鉸鏈和阻尼器器的作用,電飯煲蓋緩慢打開。阻尼器器受到的阻力會直接作用在鉸鏈軸上,而鉸鏈軸作用于電飯煲蓋的鉸鏈軸通孔上。久而久之,由于鉸鏈軸的作用,鉸鏈軸通孔會出現磨損,無法對鉸鏈軸起到限位作用,進而使到阻尼器器作用失效。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新的阻尼器鉸鏈結構以及包括該阻尼器鉸鏈結構的蓋和電飯煲,其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鉸鏈結構,包括鉸鏈軸、左鉸鏈彈簧和右鉸鏈彈簧,所述鉸鏈軸穿過所述左鉸鏈彈簧和所述右鉸鏈彈簧,所述鉸鏈結構還包括鉸鏈軸固定片,所述鉸鏈軸固定片套設于所述鉸鏈軸上。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鉸鏈軸固定片設置在所述鉸鏈軸的一端,所述鉸鏈軸伸出所述鉸鏈軸固定片3mnT8mm。一種阻尼器鉸鏈結構,包括阻尼器,還包括如上所述的鉸鏈結構;所述鉸鏈軸穿過所述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設置在所述左鉸鏈彈簧和所述右鉸鏈彈簧的中間。本技術的另一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轉動開合的蓋,包括蓋體,還包括如上所述的阻尼器鉸鏈結構;在所述蓋體上設置有固定所述鉸鏈軸的第一鉸鏈軸孔和第二鉸鏈軸孔;所述第一鉸鏈軸孔為封堵式,所述鉸鏈軸的一端與第一鉸鏈軸孔抵接;所述第二鉸鏈軸孔為通孔,所述鉸鏈軸的靠近鉸鏈軸固定片的一端穿過所述第二鉸鏈軸孔;所述鉸鏈軸固定片設置在所述第二鉸鏈軸孔的外側,所述鉸鏈軸固定片與所述蓋體固定。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鉸鏈軸固定片的穿孔的直徑小于或等于第二鉸鏈軸孔的直徑。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鉸鏈軸固定片設置有吊耳,在所述吊耳上設置有固定孔,所述鉸鏈軸固定片通過在固定孔中設置螺釘固定在蓋體上。一種電飯煲,包括電飯煲體,所述電飯煲還包括如上所述的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的鉸鏈結構中的鉸鏈軸穿過鉸鏈軸固定片,當鉸鏈軸受力時鉸鏈軸會與鉸鏈軸固定片作用,這樣鉸鏈軸主要與鉸鏈軸固定片之間產生作用,由此鉸鏈軸孔的磨損較小,且鉸鏈軸固定片為金屬材質,鉸鏈軸固定片的使用壽命長,避免了鉸鏈軸失效的發生,鉸鏈軸固定片可以更換。附圖說明以下結合具體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鉸鏈結構的一個實施例的整體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阻尼器鉸鏈結構的結構分解圖;圖3為本技術的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的A處放大圖。附圖標記說明1-鉸鏈軸、2-左鉸鏈彈簧、3-右鉸鏈彈簧、4-鉸鏈軸固定片、41-穿孔、42-吊耳、43-固定孔、5-阻尼器、6-蓋體、7-第一鉸鏈軸孔、8-第二鉸鏈軸孔、9-螺釘。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參見圖f圖4,一種鉸鏈結構,包括鉸鏈軸I、左鉸鏈彈簧2和右鉸鏈彈簧3,所述鉸鏈軸I穿過所述左鉸鏈彈簧2和所述右鉸鏈彈簧3,所述鉸鏈結構還包括鉸鏈軸固定片4,在所述鉸鏈軸固定片上設置有穿孔41,所述鉸鏈軸固定片4套設于所述鉸鏈軸I上。本實施例設置了鉸鏈軸固定片,所述鉸鏈軸穿過鉸鏈軸固定片也就是說鉸鏈軸與鉸鏈軸固定片接觸,當鉸鏈軸受力時鉸鏈軸會與鉸鏈軸固定片作用,鉸鏈軸固定片的使用壽命長,并且鉸鏈軸固定片可以更換。較佳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所述鉸鏈軸固定片4為金屬材質,鉸鏈軸也為金屬材質,這樣鉸鏈軸與鉸鏈軸固定片之間產生的作用力較小,對鉸鏈軸固定片的磨損較小,鉸鏈軸固定片的使用壽命長,進一步避免了鉸鏈軸失效的發生。較佳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所述鉸鏈軸固定片4設置在所述鉸鏈軸I的一端,所述鉸鏈軸I伸出所述鉸鏈軸固定片4的長度為3mnT8mm。通常將鉸鏈軸固定片設置在鉸鏈軸的一端,鉸鏈軸最好伸出鉸鏈軸固定片,這樣鉸鏈軸與鉸鏈軸固定片之間的力矩較小,鉸鏈軸伸出鉸鏈軸固定片的長度可以根據需要設定,一般為3mnT8mm。實施例二較佳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參見圖f圖2,將實施例一的鉸鏈結構應用于阻尼器鉸鏈結構。一種阻尼器鉸鏈結構,包括阻尼器5,還包括鉸鏈結構;所述鉸鏈結構包括鉸鏈軸I、左鉸鏈彈簧2和右鉸鏈彈簧3,所述鉸鏈軸I穿過所述左鉸鏈彈簧2和所述右鉸鏈彈簧3,所述鉸鏈結構還包括鉸鏈軸固定片4,在所述鉸鏈軸固定片上設置有穿孔41,所述鉸鏈軸I穿過所述鉸鏈軸固定片4的穿孔,也就是鉸鏈軸固定片4套設在鉸鏈軸I上;所述鉸鏈軸I穿過所述阻尼器5,所述阻尼器5設置在所述左鉸鏈彈簧2和所述右鉸鏈彈簧3的中間。本實施例將實施例一的鉸鏈結構應用于阻尼器鉸鏈結構,阻尼器是以提供阻力的裝置,目前國內的電飯煲等包括轉動開合的蓋的裝置使用一段時間后,蓋的開蓋國內容易失效,原因可能是彈簧作用力減少或者其他零件作用失效,加強彈簧作用力可以防止這種現象,但是加強彈簧作用力后,蓋的開合速度非常快,電飯煲等的蓋會迅速開合甚至產生跳動現象,所以采用增加阻尼器的方法來防止發生跳動現象。鉸鏈軸帶動阻尼器轉動產生相應的阻尼力,防止蓋發生快速開合的現象。實施例三將實施例二所述的阻尼鉸鏈結構應用于可以轉動開合的蓋,該轉動開合的蓋,包括蓋體6,還包括實施例二所述的阻尼器鉸鏈結構;所述阻尼器鉸鏈結構,包括阻尼器5和鉸鏈結構;所述鉸鏈結構包括鉸鏈軸I、左鉸鏈彈簧2和右鉸鏈彈簧3,所述鉸鏈軸I穿過所述左鉸鏈彈簧2和所述右鉸鏈彈簧3,所述鉸鏈結構還包括鉸鏈軸固定片4,所述鉸鏈軸I穿過所述鉸鏈軸固定片4的穿孔41,也就是鉸鏈軸固定片4套設在鉸鏈軸I上;所述鉸鏈軸I穿過所述阻尼器5,所述阻尼器5設置在所述左鉸鏈彈簧2和所述右鉸鏈彈簧3的中間。較佳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在蓋體6上設置固定鉸鏈軸的第一鉸鏈軸孔7和第·二鉸鏈軸孔8,所述鉸鏈軸I的兩端分別接觸第一鉸鏈軸孔7和第二鉸鏈軸孔8。也就是說鉸鏈軸通過第一鉸鏈軸孔和第二鉸鏈軸孔安裝在蓋體上。所述第一鉸鏈軸孔和所述第二鉸鏈軸孔的形狀、尺寸與所述鉸鏈軸的橫截面形狀、尺寸相配合,只要保證鉸鏈軸在鉸鏈軸孔中順暢轉動即可。較佳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所述第一鉸鏈軸孔7為封堵式的,所述鉸鏈軸I的一端與第一鉸鏈軸孔7抵接。將第一鉸鏈軸孔設置為封堵式的,這樣可以通過第一鉸鏈軸孔實現鉸鏈結構的裝配定位。較佳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所述第二鉸鏈軸孔8為通孔,所述鉸鏈軸I的另一端穿過所述第二鉸鏈軸孔8。將第二鉸鏈軸孔設計為通孔,這樣方便鉸鏈軸的裝配。較佳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所述鉸鏈軸固定片4設置在所述第二鉸鏈軸通孔8的外側,所述鉸鏈軸固定片4通過螺釘9與所述蓋體6固定。較佳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所述鉸鏈軸固定片4的穿孔41的直徑小于或等于第二鉸鏈軸孔8的直徑。鉸鏈軸受力時與鉸鏈軸固定片之間的作用較大,與鉸鏈軸孔不作用或者作用力較小,這樣鉸鏈軸孔不會磨損,而鉸鏈軸固定片為金屬材質,,鉸鏈軸也為金屬材質,鉸鏈軸固定片的磨損較小,鉸鏈軸固定片的使用壽命長較佳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所述鉸鏈軸固定片4設置有吊耳42,在所述吊耳42上設置有固定孔43,所述鉸鏈軸固定片4通過在固定孔43中設置螺釘9固定在蓋體6上。這樣設置方便鉸鏈軸固定片的使用和更換。本實施例將阻尼鉸鏈結構應用于轉動開合的蓋,這樣可以防止蓋出現跳動的現象,實現蓋的平穩開合。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鉸鏈結構,包括鉸鏈軸、左鉸鏈彈簧和右鉸鏈彈簧,所述鉸鏈軸穿過所述左鉸鏈彈簧和所述右鉸鏈彈簧,其特征在于:所述鉸鏈結構還包括鉸鏈軸固定片,在所述鉸鏈軸固定片上設置有穿孔,所述鉸鏈軸固定片套設于所述鉸鏈軸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錦彬,黃輝,王彤,覃德華,林創榮,黃浩,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