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木飾面掛件,包括上掛件和下掛件,所述上掛件和下掛件分別一體成型為縱截面為直角梯形的上凹槽體和下凹槽體,所述上凹槽體的外斜面和下凹槽體的外斜面分別設有上牙槽和下牙槽,所述下掛件通過其下牙槽的第二鋸齒溝槽內鉤上牙槽的第一齒突群而卡拼上掛件,卡拼后上凹槽體和下凹槽體的開口方向前后相反且整體呈長方體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木飾面掛件利用重力的特性,有利于更加穩固,且安裝過程不需用任何膠水,不僅環保、節約成本而且方便快捷,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再者木飾面掛件加工生產工藝可標準化批量生產、降低了成本,達到規范標準化,觀感度理想。(*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建筑木飾面的掛件。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安裝木飾面的一般方法有如下兩種第一種方法是先在現場墻體10外做整體的基層板11,用L型木掛條12、螺絲13以及用A、B膠或其它膠水14將木飾面15和地腳線16固定在基層板11上,如圖5_8。這種做法往往會導致以下問題現場需要做整體的基層板11,這樣很浪費成本、人工、時間;L型木掛條12加工不標準,不好定位,導致安裝的木飾面15不平整;L型木掛條12達不到防火的作用。 第二種方法是先在需要現場墻體10做整體的基層板,用A、B膠或其它膠水,將木飾面和地腳線粘貼在基層板上,再在四周打槍釘,。這種做法往往會導致以下問題現場做整體的基層板11,這樣很浪費成本、人工、時間;現場用A、B膠或其它膠水粘貼,導致室內不環保,甲醛含量超標;室內一開空調,導致室內溫度偏高偏低,木飾面有熱降冷縮的物理性質,這樣導致容易變形、脫膠等,現場的膠水也不好清潔;現場打槍釘需要補油漆;安裝好的木飾面15如需要維修,卸下來很不方便,容易把木飾面15拆壞。現有技術安裝吊柜17的一般方法是采用明裝的掛鉤或直接用鏍絲13把吊柜17固定在墻體10上,如圖12-13。這種做法往往會導致以下問題用明裝的安裝方式必須在柜子的背板上打孔,或是直接看到掛鉤配件,有損美觀,不高檔;如果直接用鏍絲13把吊柜17固定在墻上,也會在背板上開幾個鏍絲孔,有損美觀,而維修不方便,必須要先把鏍絲13取下,經常這樣來回取鏍絲13,鏍絲13容易松動、滑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更能保證木飾面、腳地線和吊柜安裝效果能達到規范要求,且能有效防止在安裝的過程中木飾面不平整、不防火、浪費成本、不環保、甲醛含量超標、容易變形、脫膠和卸裝維修不方便的木飾面掛件。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木飾面掛件,包括上掛件和下掛件,所述上掛件和下掛件分別一體成型為縱截面為直角梯形的上凹槽體和下凹槽體,所述上凹槽體的外斜面和下凹槽體的外斜面分別設有上牙槽和下牙槽,所述上牙槽由第一齒突群組成,第一齒突群之間形成第一鋸齒溝槽,所述下牙槽由第二齒突群組成,第二齒突群之間形成第二鋸齒溝槽,所述上凹槽體的開口方向與上牙槽的第一齒突群突起方向相反,所述下凹槽體的開口方向與下牙槽的第二齒突群突起方向相反,所述下掛件通過其下牙槽的第二鋸齒溝槽內鉤上牙槽的第一齒突群而卡拼上掛件,卡拼后上凹槽體和下凹槽體的開口方向前后相反且整體呈長方體狀。所述上牙槽或下牙槽與水平線的夾角優選為58°。所述下牙槽的第二鋸齒溝槽的頂部的長度優選為O. 3 O. 5mm。所述上凹槽體和下凹槽體的底部均優選設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優選為呈三角分布的三個圓孔。所述上凹槽體和下凹槽體的內部形狀均優選與其外表面的形狀相對應。所述上凹槽體和下凹槽體均是優選采用生鐵或鋁材或不銹鋼鑄造或沖壓而成。本技術木飾面掛件在上下掛件接合處設計防滑牙槽,以及32°斜角結構,利用重力的特性,有利于更加穩固,且安裝過程不需用任何膠水,不僅環保、節約成本而且方便快捷,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再者木飾面掛件加工生產工藝是采用生鐵、鋁材、不銹鋼·鑄造、沖壓而成,可標準化批量生產、降低了成本,達到規范標準化,觀感度理想。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木飾面掛件的上下掛件拼合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上下掛件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木飾面掛件的上掛件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木飾面掛件的下掛件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5為現有技術木飾面掛件安裝地腳線和木飾面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圖7為圖5中B處的放大示意圖;圖8為圖5中C處的放大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木飾面掛件安裝地腳線和木飾面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0為圖9中D處的放大示意圖;圖11為圖9中E處的放大示意圖;圖12為現有技術安裝吊柜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3為圖12中的F處的放大示意圖;圖14為本技術木飾面掛件安裝吊柜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15為圖14中的G處的放大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木飾面掛件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木飾面掛件,如圖1-4,一種木飾面掛件,包括上掛件和下掛件,所述上掛件和下掛件分別一體成型為縱截面為直角梯形的上凹槽體I和下凹槽體2,所述上凹槽體I的外斜面和下凹槽體2的外斜面分別設有上牙槽3和下牙槽4,所述上牙槽3由第一齒突群5組成,第一齒突群5之間形成第一鋸齒溝槽6,所述下牙槽4由第二齒突群7組成,第二齒突群7之間形成第二鋸齒溝槽8,所述上凹槽體I的開口方向與上牙槽3的第一齒突群5突起方向相反,所述下凹槽體2的開口方向與下牙槽4的第二齒突群7突起方向相反,所述下掛件通過其下牙槽4的第二鋸齒溝槽8內鉤上牙槽3的第一齒突群5而卡拼上掛件,卡拼后上凹槽體I和下凹槽體2的開口方向前后相反且整體呈長方體狀。所述上凹槽體I和下凹槽體2的縱截面為直角梯形,例如此直角梯形的上底可以為25mm,下底可以為40mm,高可以為10mm,斜邊可以為18mm,其中上凹槽體I和下凹槽體2的厚度可以為2.5mmο以如圖3和圖4所示為參考,所述上牙槽3或下牙槽4與水平線的夾角為58°。所述下牙槽4的鋸齒溝槽5的頂部的長度為O. 3 O. 5mm,由上述夾角和長度范圍可以計算出上牙槽3和下牙槽4橫向鉤合的距離約為O. 25 O. 42mm,當下掛件與基層板11固定好后,這個距離使已與木飾面15或吊柜17固定好的上掛件能夠從上卡拼下掛件,而且拆卸時也易于取出。所述上凹槽體I和下凹槽體2的底部均優選設有固定孔9,這樣鏍絲13就更容易攻入。所述固定孔9優選為呈三角分布的三個圓孔,也可為等腰三角分布的三個圓孔,這樣比直線分布的圓孔更加穩固。所述上凹槽體I和下凹槽體2的內部形狀均優選與其外表面的形狀相對應,不僅美觀,而且使木飾掛件受力更加均勻。所述上凹槽體I和下凹槽體2均是采用生鐵或鋁材或不銹鋼鑄造或沖壓而成,可 以批量化生產,達到規范標準一致化,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本技術木飾面掛件在安裝地腳線16和木飾面15時最佳安裝方式按照以下步驟在墻體10的基層板11上用水平儀和量尺工具定位本技術木飾面掛件的相應位置,然后把下掛件用鏍絲13固定在基層板11上,再把上掛件用鏍絲13固定在木飾面15和地腳線16背面的相應位置上,然后將固定有上掛件的木飾面15和地腳線16各自掛上去,由上往下施力卡死,如圖9-11。本技術木飾面掛件在安裝吊柜17時最佳安裝方式按照以下步驟先在墻體10的基準平面上用水平儀和量尺工具定位本技術木飾面掛件的相應位置,然后在墻體10上用沖天鉆鉆好相應孔位,再打上膠塞,再把下掛件用鏍絲13固定在基層板11上,再把上掛件用鏍絲13固定在吊柜17背面的承重板的相應位置上,然后將吊柜17掛上去,由上往下施力卡死,如圖14-15。權利要求1.一種木飾面掛件,包括上掛件和下掛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掛件和下掛件分別一體成型為縱截面為直角梯形的上凹槽體(I)和下凹槽體(2),所述上凹槽體(I)的外斜面和下凹槽體(2)的外斜面分別設有上牙槽(3)和下牙槽(4),所述上牙槽(3)由第一齒突群(5)組成,第一齒突群(5)之間形成第一鋸齒溝槽(6),所述下牙槽(4)由第二齒突群(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木飾面掛件,包括上掛件和下掛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掛件和下掛件分別一體成型為縱截面為直角梯形的上凹槽體(1)和下凹槽體(2),所述上凹槽體(1)的外斜面和下凹槽體(2)的外斜面分別設有上牙槽(3)和下牙槽(4),所述上牙槽(3)由第一齒突群(5)組成,第一齒突群(5)之間形成第一鋸齒溝槽(6),所述下牙槽(4)由第二齒突群(7)組成,第二齒突群(7)之間形成第二鋸齒溝槽(8),所述上凹槽體(1)的開口方向與上牙槽(3)的第一齒突群(5)突起方向相反,所述下凹槽體(2)的開口方向與下牙槽(4)的第二齒突群(7)突起方向相反,所述下掛件通過其下牙槽(4)的第二鋸齒溝槽(8)內鉤上牙槽(3)的第一齒突群(5)而卡拼上掛件,卡拼后上凹槽體(1)和下凹槽體(2)的開口方向前后相反且整體呈長方體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安啟超,鞠昶,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廣田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