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新型臥式千斤頂。它包括帶有滾輪的底盤,所述的底盤上最外側豎直設有前壁和后壁,前壁和后壁之間通過鉸接軸后端鉸接有連接手柄的壓塊,壓塊下方固定有當壓塊下壓時能夠實現往其內部注入油壓的油缸,前壁和后壁之間還鉸接有支撐板,以及鉸接在支撐板上的托臂,托臂和油缸之間設有傳動板,所述的傳動板為三角板,所述的傳動板的頂角位置鉸接在支撐板上,傳動板的兩個底角位置分別鉸接在油缸的活塞桿上和傳動板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油缸在充油時,便能夠推動傳動板運動,傳動板的運動則直接能夠帶動托臂的運動,從而實現托臂具有升力的作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
,特別是指一種千斤頂,尤其是一種新型臥式千斤頂。
技術介紹
臥式千斤頂是用剛性頂舉件作為工作裝置,通過頂部托座在小行程內頂升重物的輕小起重設備,臥式千斤頂是一種廣泛應用于載重車輛或移動設備上支承設備自重、調整設備水平的一個重要液壓元件,它主要用于廠礦、交通運輸等部門作為車輛修理 及其它起重、支撐等工作。雖然現有的臥式千斤頂便于用于較小行程內將物體提升,它外形小巧,易于攜帶,工作平穩,有自鎖作用,故使用廣泛,但是它依然存在著一些缺陷,比如1、現有的千斤頂中與拖盤連接的傳動機構結構不夠緊湊,在長時間使用后,由于長時間承受的壓力過大,可能出現變形等安全隱患;2、另外,現有的千斤頂還存在著設計不合理、使用壽命短等弊端。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壽命長的新型臥式千斤頂。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一種新型臥式千斤頂,包括帶有滾輪的底盤,所述的底盤上最外側豎直設有前壁和后壁,前壁和后壁之間通過鉸接軸后端鉸接有連接手柄的壓塊,壓塊下方固定有當壓塊下壓時能夠實現往其內部注入油壓的油缸,前壁和后壁之間還鉸接有支撐板,以及鉸接在支撐板上的托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臂和油缸之間設有傳動板,所述的傳動板為三角板,所述的傳動板的頂角位置鉸接在支撐板上,傳動板的兩個底角位置分別鉸接在油缸的活塞桿上和傳動板上。在上述的一種新型臥式千斤頂中,所述的托臂上設有托盤。在上述的一種新型臥式千斤頂中,所述的托臂和支撐板之間還連接有連接桿。在上述的一種新型臥式千斤頂中,所述的手柄通過螺紋連接結構連接在壓塊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油缸在充油時,便能夠推動傳動板運動,傳動板的運動則直接能夠帶動托臂的運動,從而實現托臂具有升力的作用。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技術的主視圖;圖2為圖I的俯視圖。圖中,底盤I、滾輪2、前壁3、后壁4、壓塊5、手柄6、油缸7、支撐板8、托臂9、傳動板10、活塞桿11、托盤12、連接桿13。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I所示,一種新型臥式千斤頂,包括帶有滾輪2的底盤1,滾輪2方便實現整個千斤頂的移動,所述的底盤I上最外側豎直設有前壁3和后壁4,前壁3和后壁4之間通過鉸接軸后端鉸接有連接手柄6的壓塊5,壓塊5下方固定有當壓塊5下壓時能夠實現往其內部注入油壓的油缸7,當需要工作時,可以來回的控制壓塊5,從而實現對油缸7的內油量的輸入,便實現了活塞桿11的運動,前壁3和后壁4之間還鉸接有傳動板10,以及鉸接在支撐板8上的托臂9,所述的傳動板10為三角板,所述的傳動板10的頂角位置鉸接在支撐板8·上,傳動板10的兩個底角位置分別鉸接在油缸7的活塞桿11上和傳動板10上,所述的托臂9上設有托盤12,通過托盤12能夠實現縮減壓強,避免在被舉物體上留下痕跡,所述的托臂9和支撐板8之間還連接有連接桿13。所述的手柄6通過螺紋連接結構連接在壓塊5上,通過螺紋連接能夠實現方便更換手柄6,實現長度調節。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臥式千斤頂,包括帶有滾輪(2)的底盤(1),所述的底盤(I)上最外側豎直設有前壁(3)和后壁(4),前壁(3)和后壁(4)之間通過鉸接軸后端鉸接有連接手柄(6)的壓塊(5),壓塊(5)下方固定有當壓塊(5)下壓時能夠實現往其內部注入油壓的油缸(7),前壁(3)和后壁(4)之間還鉸接有支撐板(8),以及鉸接在支撐板(8)上的托臂(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臂(9)和油缸(7)之間設有傳動板(10),所述的傳動板(10)為三角板,所述的傳動板(10)的頂角位置鉸接在支撐板(8)上,傳動板(10)的兩個底角位置分別鉸接在油缸(7 )的活塞桿(11)上和傳動板(10 )上。2.根據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一種新型臥式千斤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臂(9)上設有托盤(12)。3.根據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一種新型臥式千斤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臂(9)和支撐板(8)之間還連接有連接桿(13)。4.根據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一種新型臥式千斤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6)通過螺紋連接結構連接在壓塊(5)上。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機械
,尤其是一種新型臥式千斤頂。它包括帶有滾輪的底盤,所述的底盤上最外側豎直設有前壁和后壁,前壁和后壁之間通過鉸接軸后端鉸接有連接手柄的壓塊,壓塊下方固定有當壓塊下壓時能夠實現往其內部注入油壓的油缸,前壁和后壁之間還鉸接有支撐板,以及鉸接在支撐板上的托臂,托臂和油缸之間設有傳動板,所述的傳動板為三角板,所述的傳動板的頂角位置鉸接在支撐板上,傳動板的兩個底角位置分別鉸接在油缸的活塞桿上和傳動板上。本技術的優點在于油缸在充油時,便能夠推動傳動板運動,傳動板的運動則直接能夠帶動托臂的運動,從而實現托臂具有升力的作用。文檔編號B66F5/04GK202704938SQ201220348778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8日專利技術者施利民 申請人:杭州利寶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臥式千斤頂,包括帶有滾輪(2)的底盤(1),所述的底盤(1)上最外側豎直設有前壁(3)和后壁(4),前壁(3)和后壁(4)之間通過鉸接軸后端鉸接有連接手柄(6)的壓塊(5),壓塊(5)下方固定有當壓塊(5)下壓時能夠實現往其內部注入油壓的油缸(7),前壁(3)和后壁(4)之間還鉸接有支撐板(8),以及鉸接在支撐板(8)上的托臂(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臂(9)和油缸(7)之間設有傳動板(10),所述的傳動板(10)為三角板,所述的傳動板(10)的頂角位置鉸接在支撐板(8)上,傳動板(10)的兩個底角位置分別鉸接在油缸(7)的活塞桿(11)上和傳動板(10)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施利民,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利寶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