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海上采油平臺注聚自控上料系統,包括氣力輸送系統、撬式固定儲料罐和撬式計量輸送裝置以及它們的控制系統;所述氣力輸送系統包括依次相連的撬式空氣壓縮凈化干燥單元、撬式空氣緩沖分配罐和撬式移動儲料罐;所述撬式固定儲料罐分別與所述撬式移動儲料罐和所述撬式空氣緩沖分配罐相連,所述撬式固定儲料罐設有排氣口;所述撬式計量輸送裝置包括與所述撬式固定儲料罐相連的稱量斗和螺旋給料機,所述稱量斗內設有攪拌器和失重式稱重模塊,所述稱量斗上設有排氣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降低現場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實現較高的自動化水平。(*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上料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海上采油平臺注聚自控上料系統。
技術介紹
2003年9月,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首次在渤海稠油油田(SZ36-1油田)開始了聚合物驅單井注入試驗,取得良好效果,聚合物驅后新增可采儲量和累計產油量都得到明顯提高,并在隨后幾年內逐漸擴大了注聚規模。聚合物驅將成為未來海上油田高效開發主導技術之一。根據SZ36-1油田總體開發思路,將在SZ36-1油田I期調整方案中進行全面注聚,井組注聚規模將進一步擴大,A平臺聚合物粉料日下料量為21. 6噸,B平臺聚合物粉料日下料量為13. 3噸,傳統的人工加料和螺旋給料機計量輸送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大排量全面注聚的生產要求。 由于海上采油平臺露天生產環境和聚合物粉料不能在潮濕環境下輸送的特殊性,為了確保在暴雨、嚴寒、風暴等極端惡劣的自然條件下能夠正常安全生產,亟需研發一種能夠全天候工作、連續可控的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的聚合物粉料自控上料系統,用于代替人工加料和螺旋給料機計量輸送模式,減輕操作人員工作負荷,提高測量控制精度和聚合物母液品質,滿足全面注聚系統聚合物粉料運輸、儲存、連續下料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海上采油平臺注聚自控上料系統,該系統能夠降低現場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實現較高的自動化水平。本技術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海上采油平臺注聚自控上料系統,包括氣力輸送系統、撬式固定儲料罐和撬式計量輸送裝置以及它們的控制系統;所述氣力輸送系統包括依次相連的撬式空氣壓縮凈化干燥單元、撬式空氣緩沖分配罐和撬式移動儲料罐;所述撬式固定儲料罐分別與所述撬式移動儲料罐和所述撬式空氣緩沖分配罐相連,所述撬式固定儲料罐設有排氣口 ;所述撬式計量輸送裝置包括與所述撬式固定儲料罐相連的稱量斗和螺旋給料機,所述稱量斗內設有攪拌器和失重式稱重模塊,所述稱量斗上設有排氣口。所述撬式固定儲料罐為臥式結構,底部設有流化破拱裝置,撬式固定儲料罐的排氣口上設有第一除塵裝置。所述第一除塵裝置上設有差壓變送器。所述撬式空氣壓縮凈化干燥單元的出氣管上設有露點變送器。所述控制系統為分布式控制系統。稱量斗上的排氣口與第二除塵裝置連接。本技術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大大降低了現場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只需要連接幾個快速接頭,開啟幾個手動閥門,在中控室或現場就可啟動加料設備,且粉料輸送能力可達到15噸/小時,工作效率高;采用橇裝結構節約了平臺空間,用I個60m3的儲料罐和若干個7m3的移動儲料罐就能提供全面注聚系統7天連續生產所需的粉料量;給下游設備提供粉料的測量精度達到±0. 5%、控制精度達到±1%,可以提高注聚母液的品質;適應各種天氣環境,能全天候工作,保證注聚系統能夠正常穩定運行;自動化程度高,有利于海上采油平臺注聚系統整體自動化水平的提高。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撬式移動儲料罐,2-撬式固定儲料罐,3-撬式計量輸送裝置,4-撬式空氣緩沖分配罐,5—撬式空氣壓縮凈化干燥單元,6-第一除塵裝置,7-差壓變送器,8-流化破拱裝置,9-氣動蝶閥,10-第二除塵裝置,11-失重式稱重模塊,12-攪拌器,13-螺旋給料機,14-至下游設備管線接口,15-露點變送器。具體實施方式為能進一步了解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請參閱圖1,一種海上采油平臺注聚自控上料系統,包括氣力輸送系統、撬式固定儲料罐2和撬式計量輸送裝置3以及它們的控制系統;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統為分布式控制系統。所述氣力輸送系統包括依次相連的撬式空氣壓縮凈化干燥單元5、撬式空氣緩沖分配罐4和撬式移動儲料罐I ;所述撬式空氣壓縮凈化干燥單元5的出氣管上設有露點變送器15。所述撬式固定儲料罐2分別與所述撬式移動儲料罐I和所述撬式空氣緩沖分配罐4相連,所述撬式固定儲料罐上設有排氣口 ;所述撬式固定儲料罐2為臥式結構,底部設有流化破拱裝置8,排氣口上設有第一除塵裝置6。所述第一除塵裝置6上設有差壓變送器7。所述撬式計量輸送裝置3包括與所述撬式固定儲料罐2相連的稱量斗和螺旋給料機13,所述稱量斗內設有攪拌器12和失重式稱重模塊11,所述稱量斗上設有排氣口,稱量斗上的排氣口與第二除塵裝置10連接。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將由船運來的盛裝高分子聚合物粉料(聚丙烯酰胺粉料)的撬式移動儲料罐I卸至平臺頂甲板指定的生產區域。當需要向撬式固定儲料罐2中輸送粉料時,將撬式移動儲料罐吊裝至氣力輸送系統生產區域。將撬式移動儲料罐I的進氣口和撬式空氣緩沖分配罐4連接,將撬式移動儲料罐I的出料口與撬式固定儲料罐2連接,待準備工作完成后,點擊現場操作柱上的啟動按鈕,分布式控制系統自動啟動自控上料系統,利用壓縮空氣將撬式移動儲料罐I中的粉料輸送至撬式固定儲料罐2中。為了減少損失和避免環境污染,在撬式固定儲料罐2的頂部設有第一除塵裝置6,實現固氣分離,固體粉料回落至撬式固定儲料罐2中,氣體通過控制閥排空。由于平臺空間有限,撬式固定儲料罐I采用臥式結構,配置流化破拱裝置8,確保儲料罐內粉料分布均勻、下料順暢。儲存在撬式固定儲料罐中的聚合物粉料通過罐底的出料口,在氣動蝶閥9的控制下進入配有失重式稱重模塊11和攪拌器12的撬式計量輸送裝置3中;在失重式稱重模塊11計量和控制系統進行流量調節控制后,由螺旋給料機13輸出至下游設備管線接口 14。撬式固定儲料罐2需要用干燥空氣進行置換以維持微正壓操作。撬式計量輸送裝置3的排氣口與第二除塵裝置10連接,下料過程中含有少量粉塵的氣體通過第二除塵裝置10進行固氣分離,在抽風機風力作用下排空。上述自控上料系統由分布式控制系統進行控制,可以遠程控制設備啟動/停止、進行粉料流量調節、監測系統運行狀態等。自控上料系統可由中控操作人員手動控制,也可由分布式控制系統進行全程自動控制。本實施例結合海上采油平臺工作環境和大規模注聚系統應用實際情況,綜合正壓密相氣力輸送技術、流化破拱防架橋技術和失重式稱重技術,提出的上述自控上料系統,粉料日下料量13. 3噸,每個出料口的干粉最大下料速度500kg/h,且下料速度在100 500kg/h之間連續可調。盡管上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技術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技術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 范圍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海上采油平臺注聚自控上料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氣力輸送系統、撬式固定儲料罐和撬式計量輸送裝置以及它們的控制系統;所述氣力輸送系統包括依次相連的撬式空氣壓縮凈化干燥單元、撬式空氣緩沖分配罐和撬式移動儲料罐;所述撬式固定儲料罐分別與所述撬式移動儲料罐和所述撬式空氣緩沖分配罐相連,所述撬式固定儲料罐設有排氣口 ;所述撬式計量輸送裝置包括與所述撬式固定儲料罐相連的稱量斗和螺旋給料機,所述稱量斗內設有攪拌器和失重式稱重模塊,所述稱量斗上設有排氣口。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海上采油平臺注聚自控上料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撬式固定儲料罐為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海上采油平臺注聚自控上料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氣力輸送系統、撬式固定儲料罐和撬式計量輸送裝置以及它們的控制系統;所述氣力輸送系統包括依次相連的撬式空氣壓縮凈化干燥單元、撬式空氣緩沖分配罐和撬式移動儲料罐;所述撬式固定儲料罐分別與所述撬式移動儲料罐和所述撬式空氣緩沖分配罐相連,所述撬式固定儲料罐設有排氣口;所述撬式計量輸送裝置包括與所述撬式固定儲料罐相連的稱量斗和螺旋給料機,所述稱量斗內設有攪拌器和失重式稱重模塊,所述稱量斗上設有排氣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寶仁,劉敏,白俊,李艷慧,謝祥恩,吳華曉,鄒萬勤,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