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抓柄,尤其是用于公交車站立扶手的抓柄。
技術介紹
公交車且重仍然是大家外出、上班的主要交通工具。由于許 多公交車內頭頂的抓柄適合中等以上身高人們的抓扶,所以對于中等以下身高的人們來講,抓拉公交車頭頂的抓柄使得手臂很不舒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專利技術推出一種套管結構的公交車用的抓柄。經檢索,未發現有類同結構的專利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推出一種用于公交車站立扶手的抓柄,給中等以下身高的人們帶來方便。一種公交車用的抓柄,它由主殼體、螺紋式的外彈簧、滑桶、螺紋式的內彈簧、抓柄組成;主殼體整體呈三通管筒狀,在其軸向兩端設有與公交車內的橫向扶手插配的大徑的大直徑段,在其軸向的中部設有一小直徑段,該小直徑段的低部設有通孔,在小直徑段的上部設有一個倒置的桶型腔;滑桶是由一端焊有圓板、另一端焊有扁形環的柱形筒構成,三者為同一軸心;抓柄是由一端焊有一個圓板、另一端焊有半圓環的長柱狀體構成。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給人們提供了一種更為方便的公交車抓柄。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I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主殼體I結構剖視示意圖。圖3為圖2的C——C剖視圖。圖4為滑桶半剖視意圖。圖5為抓柄結構示意圖。圖6為抓柄被下拉時的狀態示意圖。各圖中,I、主殼體,11、小直徑段,12、大直徑段,13、桶型腔,14、通孔,2、外彈簧,3、滑桶,31、柱形筒,32、扁形環,33、圓板,4、內彈簧,5、抓柄,51、長柱狀體,52、圓板,53、半圓環,6、橫向扶手。具體實施方式圖I所示的本技術由主殼體I、螺紋式的外彈簧2、滑桶3、螺紋式的內彈簧4、抓柄5組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公交車用的抓柄,它由主殼體、螺紋式的外彈簧、滑桶、螺紋式的內彈簧、抓柄組成;其特征在于:主殼體(1)整體呈三通管筒狀,在其軸向兩端設有大直徑段(12),在其軸向的中部設有一小直徑段(11),該小直徑段(11)的低部設有通孔(14),在小直徑段(11)的上部設有二個倒置的桶型腔(13):滑桶(3)被呈滑動狀的嵌置在桶型腔(13)內和通孔(14)之間;抓柄(5)呈滑動狀的嵌置在滑桶(3)內。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