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車用二氧化碳-氧氣轉化系統(tǒng),包括:儲存盒,包括盒蓋以及盛納有轉化劑的盒體;檢測機構,檢測車內二氧化碳的濃度;控制機構,接收檢測機構的檢測信號,處理后發(fā)出執(zhí)行信號;執(zhí)行機構,接收執(zhí)行信號,控制所述盒蓋的開閉。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自動檢測車內二氧化碳濃度并將過量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結構簡潔,裝配簡單,不需人工操作;轉化劑來源廣泛,成本低,且二氧化碳濃度達標即停止反應,轉化劑利用率較高;適用性強,可用于任何款式汽車,且能滿足不同乘車人的需要。(*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車內空氣凈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用二氧化碳-氧氣轉化系統(tǒng)。
技術介紹
車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高低會影響人的注意力及舒適性。當二氧化碳濃度在O. 07%時,人體感覺良好;二氧化碳濃度達到O. 10%時,個別敏感者有不舒適感;二氧化碳濃度達到O. 15%時,不舒適感明顯,二氧化碳濃度超過I. 5% 2. 0%時,人的呼吸變得急促,長時間處于這種環(huán)境下,會發(fā)生輕度頭痛,體內電解質平衡遭到破壞;二氧化碳濃度在2.0% 3.0%時,頭痛加劇,呼吸困難,反應遲鈍;超過5%時,有昏迷死亡危險。經調查,汽車內二氧化碳的濃度普遍在O. 79% 2. 26%之間,存在過高現(xiàn)象(國家規(guī)定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最大限值為O. 10%)。目前,常規(guī)的解決方法是當車內人員自己感覺不適時,主動開啟空調,與外界進行空氣交換,緩解車內氧氣不足的問題。但這種方法并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一方面,僅開啟空調是很難使車內空氣與外界空氣進行交換的,交換的僅僅是熱量;另一方面,空調開啟時,汽車為完全封閉狀態(tài),外面的空氣和車內空氣很難形成對流;隨著停留在車內的時間越久,汽車內二氧化碳的濃度會越高。公開號為CN1746582A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車廂內的空調裝置,相應于由氧氣飽和度檢測單元檢測出的駕駛員或同乘者的血中氧氣飽和濃度,控制空調機供給到車廂內的空氣的成分比。該裝置具有血中氧氣飽和度測定功能、氧氣濃度或者二氧化碳濃度測定功能、高度測定功能,從而實現(xiàn)對車廂內空氣的調節(jié)。但該裝置結構復雜,有時需要人工手動調節(jié),操作不便。公告號為CN2317931Y的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除二氧化碳制氧裝置,包括盒體、進氣篩孔、風扇、產氧劑、活性炭吸附盒、排氣百葉窗等,盒體內固定有軸承,葉片狀產氧劑套在軸承上,風扇吸入空氣,氣流使葉片旋轉,二氧化碳與產氧劑反應,生成氧氣;盒體頂部可開合,盒內還設有活性炭吸附盒,吸收空氣中的有毒物質,達到凈化空氣、制造氧氣的目的。但該裝置不能根據(jù)車內空氣情況自動工作,且產氧劑一直與車內空氣接觸,原料耗費較大,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車用二氧化碳-氧氣轉化系統(tǒng),可以根據(jù)車內二氧化碳濃度自動地將過量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結構簡單,控制方便,原料利用率高?!N車用二氧化碳-氧氣轉化系統(tǒng),包括儲存盒,包括盒蓋以及盛納有轉化劑的盒體;檢測機構,檢測車內二氧化碳的濃度;控制機構,接收檢測機構的檢測信號,處理后發(fā)出執(zhí)行信號;執(zhí)行機構,接收執(zhí)行信號,控制所述盒蓋的開閉。所述盒蓋與盒體組合成儲存盒,可以用于盛納轉化劑,以轉化車內過量的二氧化碳。作為優(yōu)選,所述盒蓋為長方形,所述盒體上有與盒蓋配合的開口,開口的一側邊沿與盒蓋鉸接。長方形的盒蓋能與相應形狀的開口密封配合;同時,通過鉸接的方式,不僅安裝方便、連接牢固,而且盒蓋能方便地開閉。更進一步地,所述開口的其余三側邊沿設有向開口中心延伸的翻邊,所述翻邊與盒蓋密封配合。所述翻邊可以相對盒體表面向內凹陷形成凹槽狀,這樣當不需進行二氧化碳轉化,閉合盒蓋時,盒蓋的活動端可嵌入盒體,抵在翻邊上,與盒體形成密封空間,使轉化劑與外界空氣隔離;當需要進行二氧化碳轉化,打開盒蓋時,盒蓋的活動端與翻邊分離形成小的縫隙,使儲存盒內外的氣體能緩慢自由流通,且不會因開口太大而使轉化速度過快。所述檢測機構能夠對汽車車廂內二氧化碳的濃度進行定量檢測,并將檢測結果傳·輸給控制機構。檢測機構可采用常用二氧化碳濃度檢測裝置。所述控制機構能夠對檢測結果進行處理,發(fā)出相應的執(zhí)行信號,傳輸給執(zhí)行機構。作為優(yōu)選,所述控制機構上有設置二氧化碳濃度限值的按鈕??梢愿鶕?jù)不同車內環(huán)境需要或不同人舒適度需要設定不同的二氧化碳濃度限值(即標準的設定值),通用性強。當車內二氧化碳濃度高于該設定值時,即進行轉化反應;否則,不進行反應。所述執(zhí)行機構根據(jù)執(zhí)行信號控制儲存盒盒蓋的開閉,從而自動控制轉化反應的進行。作為優(yōu)選,所述執(zhí)行機構為與控制機構電連接的氣缸,氣缸的活塞桿與盒蓋活動連接。氣缸接收執(zhí)行信號,活塞桿伸縮,即可帶動儲存盒盒蓋開啟或閉合,成本低且安裝方便。更進一步地,所述氣缸的活塞桿與盒蓋通過二連桿機構連接,二連桿機構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活塞桿和所述盒蓋活動連接。氣缸活塞桿伸出時,通過二連桿機構將盒蓋活動端下壓,使盒蓋嵌入盒體,關閉儲存盒;氣缸活塞桿退回時,拉動二連桿機構將盒蓋活動端拉起,打開儲存盒開始進行轉化反應。通過二連桿機構連接,對控制精度要求不高,運動形式多樣,且易潤滑。更進一步地,所述氣缸的缸體固定在盒體上。將氣缸缸體固定在儲存盒上,兩者之間不會發(fā)生相對移動,便于氣缸活塞桿對儲存盒盒蓋開閉的控制。作為優(yōu)選,還包括與所述檢測機構電連接的顯示機構。顯示機構可以實時顯示檢測機構檢測到的二氧化碳濃度數(shù)據(jù);同時,當觀察發(fā)現(xiàn)二氧化碳濃度高于設定值,且數(shù)值持續(xù)不降時,則說明盒體內的轉化劑耗盡,需要更換新的轉化劑。作為優(yōu)選,所述檢測機構、顯示機構或控制機構上設有開關按鈕,方便操作。作為優(yōu)選,所述轉化劑為過氧化鈉。過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反應快捷,轉化效果好;且過氧化鈉與碳酸鈉均為固態(tài),無毒無害,儲存、更換方便。本技術能夠實時自動檢測車內二氧化碳的濃度,控制機構根據(jù)檢測結果通過執(zhí)行機構控制儲存盒盒蓋的開閉。當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高于設定的二氧化碳濃度限值(即設定值)時,控制機構控制儲存盒自動開啟盒蓋,轉化劑與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生成氧氣;當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等于或低于設定值時,控制機構控制儲存盒自動關閉盒蓋,空氣與轉化劑隔離,反應停止;當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高于設定值且持續(xù)不降時,即可更換轉化齊U。由此,即可實現(xiàn)環(huán)境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持續(xù)保持在設定的范圍內。采用本技術,具有下述有益效果(I)結構簡潔,裝配簡單;(2)能自動檢測車內二氧化碳濃度,不需人工操作,控制準確;(3 )轉化劑來源廣泛,成本低,且二氧化碳濃度達標即停止反應,能有效節(jié)省轉化劑的用量,轉化劑利用率較高;(4)適用性強,可用于任何款式汽車,且能滿足不同乘車人的需要。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車用二氧化碳-氧氣轉化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所示車用二氧化碳-氧氣轉化系統(tǒng)的A部放大圖。圖3為本技術車用二氧化碳-氧氣轉化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3所示,一種車用二氧化碳-氧氣轉化系統(tǒng),包括檢測機構I、顯示機構2、控制機構3、執(zhí)行機構4和儲存盒6 ;儲存盒6由盒體62和盒蓋61組成。本實施例中,檢測機構I為市售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儀,能夠對汽車車廂內二氧化碳的濃度進行定量檢測;檢測機構I上通過數(shù)據(jù)線連接有顯示機構2,顯示機構2實時顯示檢測到的二氧化碳濃度數(shù)值。檢測機構I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有控制機構3 ;控制機構3上設有按鈕31 ;通過按鈕31可以根據(jù)需要設定不同的二氧化碳濃度限值,比如本實施例中,可以參考國家關于室內二氧化碳濃度的規(guī)定(國家標準規(guī)定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最大限值為O. 10%),將二氧化碳濃度限值設為0.10%。控制機構3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有執(zhí)行機構4 ;執(zhí)行機構4為氣缸,氣缸與控制機構3電連接;氣缸的缸體固定在盒體62的側面,活塞桿向上伸出;活塞桿端部鉸接有二連桿機構5,二連桿機構5的另一端鉸接在儲存盒6的盒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用二氧化碳?氧氣轉化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儲存盒(6),包括盒蓋(61)以及盛納有轉化劑(7)的盒體(62);檢測機構(1),檢測車內二氧化碳的濃度;控制機構(3),接收檢測機構(1)的檢測信號,處理后發(fā)出執(zhí)行信號;執(zhí)行機構(4),接收執(zhí)行信號,控制所述盒蓋(61)的開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文濤,金玉明,李莉,劉強,楊安志,趙福全,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