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克服鏜桿自身撓度的浮動圓導軌裝置,該裝置包括底板、頂絲柱、接頭、支撐架、鎖緊塊及導向塊,頂絲柱下部固定在底板上,頂絲柱上部通過接頭及銷子連接支撐架,頂絲柱左右兩側依次連接鎖緊塊及導向塊,導向塊固定在底板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用于鏜桿加工深長鏜孔時,能夠克服鏜桿自身撓度、提高其回轉軸線直線精度,提高加工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用于穿排鏜孔時,大型工件及孔軸線直線精度較高的深長鏜孔加工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克服鏜桿自身撓度、提高其回轉軸線直線精度的浮動圓導軌裝置。
技術介紹
對于較深長的孔鏜加工,一般采用兩頭軸承定位的穿鏜方法,工藝方案一為鏜桿上固定一點裝刀加工,鏜桿作旋轉切削軸向固定,移動工件。該工藝的優點是鏜出的孔軸心直線性靠平導軌精度保證,該工藝的缺點是(I)加工機床大(需移動重達30噸的工件)要求高,造價高;(2)鏜桿長加工剛性差則效率低(工件長達3. 5米,中間懸空要大于7米);中間與兩頭的孔徑相差大,刀具的重量差將改變固定點的撓度。工藝方案二為鏜桿上有三個固定點裝刀加工,鏜桿作旋轉及軸向移動切削,工件固定。該工藝的優點是(I)加工機床小,要求低、造價??;(2)鏜桿短,剛性好,效率高(中間懸空大于3. 5米);(3)雙軸可同時加工。該工藝的缺點是由于鏜桿中間懸空、自身撓度直接影響鏜出孔的軸心直線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中間增加圓導跪支撐,消除鏜桿中間懸空部分的重力撓度,而提供一種克服鏜桿自身撓度、提高其回轉軸線直線精度的浮動圓導軌裝置。本技術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克服鏜桿自身撓度的浮動圓導軌裝置,包括底板、頂絲柱、接頭、支撐架、鎖緊塊及導向塊,所述的頂絲柱下部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頂絲柱上部通過接頭及銷子連接支撐架,所述的頂絲柱左右兩側依次連接鎖緊塊及導向塊,所述的導向塊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底板底部為弧形結構。所述的支撐架為弧形結構。所述的支撐架的上表面設有耐磨渡塑層。所述的支撐架的兩側通過螺釘連接刮削板。由于本技術的浮動圓導軌的支撐架可在銷上旋轉,有充分自由度,在配合鏜桿使用時,不影響鏜桿在水平方向上的軸線精度。由于本技術的浮動圓導軌使用浮動結構,鏜桿水平方向無需調整,垂直方向只需調整一個預先設定的值(從靜態至頂高后百分表的讀差),本技術的浮動圓導軌由于重量及表面設有耐磨渡塑層,因此本技術與工件的貼合面的摩擦系數相差懸殊,保證了裝置在使用中不會移動。且本技術在用于鏜桿加工深長鏜孔時,安裝快速簡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用于鏜桿加工深長鏜孔時,能夠克服鏜桿自身撓度、提高其回轉軸線直線精度,提高加工效率。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A-A面剖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用于鏜桿加工鏜孔時連接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用于加工前測定鏜桿第二托架的支撐值的操作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用于加工前測定鏜桿第一托架的支撐值及第三托架的設計參數的操作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一種克服鏜桿自身撓度的浮動圓導軌裝置,結構如圖I及圖2所示,包括底板I、頂絲柱3、接頭4、支撐架8、鎖緊塊13及導向塊11,頂絲柱3下部固定在底板I上,頂絲柱3上部通過接頭4、銷子5及螺母10連接支撐架8,頂絲柱3左右兩側依次連接鎖緊塊13及導向塊11,鎖緊塊13及導向塊11之間通過螺釘2連接,導向塊11通過內六角圓柱頭螺釘12固定在底板I上。底板I底部為弧形結構。支撐架8為弧形結構。支撐架8的上表面設有耐磨渡塑層9。支撐架8的兩側通過十字頭盤頭螺釘6連接刮削板7。該浮動圓導軌裝置應用于鏜桿加工深長鏜孔時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工件缸體20及工件缸頭23通過墊頭15設在固定平板14上,鏜桿19的前端位于工件缸頭23內,鏜桿19的后端設在工件缸體20內,第一托架17、第二托架16、第三托架18均支撐鏜桿19,第一托架17及第二托架16即為本技術的浮動圓導軌裝置,其中第二托架16設在工件缸體20及工件缸頭23之間,第三托架18設在工件缸體20內,第一托架17設在第二托架16及第三托架18之間,大孔刀架21設在第二托架16及第三托架18之間,鏜桿19上設有百分表22。圖4及圖5為本技術用于鏜桿加工鏜孔時,事先確定鏜桿各點支撐值的操作示意圖,圖中A表示鏜桿伸出尺寸,B表示軸承端至缸體端的距離,C表示第三托架至缸體端的距離,D表示第一托架至缸體端距離,E表示第二托架至缸體端距離。通過激光校直儀24及本技術裝置校準檢測鏜桿19的直線度至技術要求,這樣一來就得出了各點的支撐值(R1,R2,R3)。日常加工工件時按照圖3所示操作示意圖及圖4、圖5所示的安裝尺寸,使用本技術裝置(第一托架17,第二托架16)、第三托架18 (第三托架18中的半軸瓦按R3值計算設計的)及百分表22按原先測定的支撐值(Rl,R2)將鏜桿19支撐好(重力所致的擾度不變),就可以進行鏜孔加工。操作非常簡便。權利要求1.一種克服鏜桿自身撓度的浮動圓導軌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底板、頂絲柱、接頭、支撐架、鎖緊塊及導向塊,所述的頂絲柱下部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頂絲柱上部通過接頭及銷子連接支撐架,所述的頂絲柱左右兩側依次連接鎖緊塊及導向塊,所述的導向塊固定在底板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克服鏜桿自身撓度的浮動圓導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底部為弧形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克服鏜桿自身撓度的浮動圓導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架為弧形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克服鏜桿自身撓度的浮動圓導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架的上表面設有耐磨渡塑層。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克服鏜桿自身撓度的浮動圓導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架的兩側通過螺釘連接刮削板。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克服鏜桿自身撓度的浮動圓導軌裝置,該裝置包括底板、頂絲柱、接頭、支撐架、鎖緊塊及導向塊,頂絲柱下部固定在底板上,頂絲柱上部通過接頭及銷子連接支撐架,頂絲柱左右兩側依次連接鎖緊塊及導向塊,導向塊固定在底板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在用于鏜桿加工深長鏜孔時,能夠克服鏜桿自身撓度、提高其回轉軸線直線精度,提高加工效率。文檔編號B23B41/02GK202701427SQ20122026819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7日專利技術者余云明, 張永平, 李偉 申請人:上海大隆機器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克服鏜桿自身撓度的浮動圓導軌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底板、頂絲柱、接頭、支撐架、鎖緊塊及導向塊,所述的頂絲柱下部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頂絲柱上部通過接頭及銷子連接支撐架,所述的頂絲柱左右兩側依次連接鎖緊塊及導向塊,所述的導向塊固定在底板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云明,張永平,李偉,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大隆機器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