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服裝
,具體涉及一種羽絨內膽。
技術介紹
羽絨內膽外向飽滿,保暖舒適,是羽絨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時尚款也可以外穿,因此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傳統的羽絨內膽,存在以下不足I.為了使得羽絨分布均勻,通常采用縫紉打格形成填充空間。縫紉針孔出容易出絨。為了防止出絨,在基布上覆膜或者涂層,通過薄膜或涂層來防止漏絨,這會影響到透氣性,以及面料的輕薄和柔軟程度。 2.面料大多采用春亞紡,手感不是太好。3.面料采用復合連接的羽絨內膽,其復合間隔大都在2. 5cm,外穿不美觀。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種羽絨內膽,采用無縫粘接,使得填充物分布均勻,且不鉆絨、不跑線、透氣性好。本技術實現其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羽絨內膽,包括面料和里料,所述面料和里料并合連接形成填充羽絨的夾層間隙。所述面料和里料線條型等距離相間粘接。所述面料為錦綸。所述里料為錦綸。所述夾層間隙的寬度為4. 5-5. 5cm。與傳統的羽絨內膽相比,本技術產品的雙層復合連接處采用線條型等距離相間粘接,替代了傳統縫紉踩線,從而解決了羽絨外鉆難題;里、面料選用尼龍或錦綸,防水、透氣性好,手感佳。適宜的夾層間隙,使得羽絨內膽可以外穿,美觀大方,更兼具了時尚感。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產品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面料、2-里料、3夾層間隙。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羽絨內膽,包括面料I和里料2。所述面料I和里料2并合連接形成填充羽絨的夾層間隙3。夾層間隙3用于填充羽絨,且使得羽絨可以分布均勻。作為優選,所述面料I為尼龍或錦綸。作為優選,所述里料2為尼龍 ...
【技術保護點】
羽絨內膽,包括面料(1)和里料(2),所述面料(1)和里料(2)并合連接形成填充羽絨的夾層間隙(3),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1)和里料(2)線條型等距離相間粘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義千,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花雨傘服飾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