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農業(yè)機械,具體為一種農作物秸桿根茬收獲機。
技術介紹
農田秸桿清除在過去主要是靠人力手工拔除或就地焚燒,現(xiàn)在用農機具秸桿粉碎機將其粉碎,這些處理方式都有其弊端而不能滿足農民的要求,比如手工拔除費力費時;就地焚燒不安全、且傷地、而且秸桿的根清理不掉;秸桿粉碎機也只是粉碎了地上部分的秸桿,而無法將根一并清除。如何全面徹底的清除秸桿根茬,為農民提供全能的秸桿根茬收獲機具是我們研究的主要目的。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為了解決現(xiàn)有農田秸桿清除時存在根部殘留且費時費力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農作物秸桿根茬收獲機。本技術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農作物秸桿根茬收獲機,包括前部高于后部且傾斜設置的機架,機架前部下方固定有左右設置的翼鏟,機架后部設置有與傳動機構連接的轉軸,轉軸上固定有拔桿刀,拔桿刀的前方設置有固定在機架下側且相互咬合的兩塊彈性限拉板。作業(yè)時,采用拖拉機作為牽引裝置連接機架前端,動力機構經傳動機構帶動轉軸及拔桿刀按一定轉速比轉動,當旋轉的拔桿刀刀刃接觸到秸桿根部時,隨著拖拉機的前進,旋轉刀刃迅速切入作物至一定高度,并同時向上拔起,被拔出的作物秸桿向后傾倒,由彈性限拉板拖拉秸桿向前行走并聚集成堆,當秸桿與地面的摩擦力大于彈性限拉板拉力時,刮板向上翹起,秸桿被聚集成堆后拋于地面,克服了現(xiàn)有農田秸桿清除時存在根部殘留且費時費力的問題。本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可靠,采用后置式結構,便于操作,與其他同類型產品相比可節(jié)省25%以上動力;而且適應能力強,在工作時不受作物行距、株距的限制,可沿任意方向工作,在工作幅度內的秸桿根茬均可順利拔出并堆放整齊,收凈率高達95%以上;同時可清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農作物秸稈根茬收獲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部高于后部且傾斜設置的機架(1),機架(1)前部下方固定有左右設置的翼鏟(2),機架(1)后部設置有與傳動機構(3)連接的轉軸(4),轉軸(4)上固定有拔稈刀(5),拔稈刀(5)的前方設置有固定在機架(1)下側且相互咬合的兩塊彈性限拉板(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嬌娟,曹彩榮,劉惠民,曹美蓮,史云龍,張相斌,吳翠翠,
申請(專利權)人: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