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發送HARQ-ACK反饋信息的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無線通信系統技術,特別涉及一種發送HARQ-ACK反饋信息的方法。
技術介紹
長期演進(LTE)系統支持頻分雙工(FDD)和時分雙工(TDD)兩種雙工方式。圖1是TDD系統的幀結構。每個無線幀的長度是10ms,它等分為兩個長度為5ms的半幀。每個半幀包含8個長度為0.5ms的時隙和3個特殊域,即下行導頻時隙(DwPTS)、保護間隔(GP)和上行導頻時隙(UpPTS),這3個特殊域的長度之和為1ms。每個子幀由兩個連續的時隙構成,即第k個子幀包含時隙2k和時隙2k+1。TDD系統支持7種不同的TDD上行下行配置,如表1所示。表1中,D代表下行子幀,U代表上行子幀,S代表上述包含3個特殊域的特殊子幀。表1:LTETDD的上行下行配置為了提高用戶的傳輸速率,提出了LTE系統的增強(LTE-A)系統。在LTE-A中,通過聚合多個成員載波(CC,ComponentCarrier)來得到更大的工作帶寬,即載波聚合(CA,CarrierAggregation),構成通信系統的下行和上行鏈路,從而支持更高的傳輸速率。例如,為了支持100MHz的帶寬,可以通過聚合5個20MHz的CC來得到。這里,每個CC稱為一個小區(Cell)。對一個UE,基站可以配置在多個CC中工作,其中一個是主CC(PCC或Pcell),而其他CC稱為輔CC(SCC或Scell)。在LTE-ATDD系統中規定:聚合在一起的多個CC采用相同的上行下行配置,如圖2所示:圖2所示CA包含2個CC,分別為:主CC,輔CC。每個CC采用相同的上行下行配置。本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送HARQ?ACK反饋信息的方法,用于載波聚合(CA)中多個成員載波(CC)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不同的情況,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用戶終端(UE)接收基站發送的上行授權(UL?grant),從所述UL?grant中獲取下行鏈路分配索引(UL?DAI);UE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發送HARQ?ACK反饋信息,所述HARQ?ACK反饋信息的比特數根據調度傳輸HARQ?ACK反饋信息的PUSCH的UL?Grant中的UL?DAI值以及捆綁窗口的尺寸(Bundling?window?size)確定。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5.31 CN 201110157650.3;2011.08.15 CN 2011101.一種發送HARQ-ACK反饋信息的方法,用于載波聚合CA中多個成員載波CC的時分雙工TDD上行下行配置不同的情況,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用戶終端UE接收基站發送的上行授權ULgrant,從所述ULgrant中獲取下行鏈路分配索引ULDAI;UE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發送HARQ-ACK反饋信息,所述HARQ-ACK反饋信息的比特數根據調度傳輸HARQ-ACK反饋信息的PUSCH的ULGrant中的ULDAI值以及捆綁窗口的尺寸Bundlingwindowsize確定;其中,所述ULDAI的取值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種:所述ULDAI的取值1為:在同一PUSCH中發送HARQ-ACK反饋信息的各個CC對應的HARQ-ACK捆綁窗口中的第一個子幀開始到發送ULgrant的子幀為止各個CC已經調度的子幀數的最大值;所述ULDAI的取值2為:在同一PUSCH中發送HARQ-ACK反饋信息的各個CC對應的HARQ-ACK捆綁窗口內將會調度的子幀數的最大值;所述ULDAI的取值3為:指示在同一PUSCH中發送HARQ-ACK反饋信息的各個CC對應的HARQ-ACK捆綁窗口內用于計算HARQ-ACK反饋信息比特數的捆綁窗口的參考值。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所述ULDAI的取值1:將各個CC的HARQ-ACK捆綁窗口中處于發送調度傳輸HARQ-ACK反饋信息的PUSCH的ULgrant的子幀之前且包括發送調度傳輸HARQ-ACK反饋信息的PUSCH的ULgrant的子幀的部分稱為HARQ-ACK捆綁窗口的第一部分,將各個CC的HARQ-ACK捆綁窗口中處于發送調度傳輸HARQ-ACK反饋信息的PUSCH的ULgrant的子幀之后的部分稱為HARQ-ACK捆綁窗口的第二部分;當CC的工作模式為SIMO時,其原始HARQ-ACK反饋信息的比特數等于調度傳輸HARQ-ACK反饋信息的PUSCH的ULgrant中的ULDAI值與所述CC的HARQ-ACK捆綁窗口的第一部分的尺寸兩者中的最小值與所述CC的HARQ-ACK捆綁窗口的第二部分的尺寸之和;當CC的工作模式為MIMO時,其原始HARQ-ACK反饋信息的比特數等于調度傳輸HARQ-ACK反饋信息的PUSCH的ULgrant中的ULDAI值與所述CC的HARQ-ACK捆綁窗口的第一部分的尺寸兩者中的最小值與所述CC的HARQ-ACK捆綁窗口的第二部分的尺寸之和的2倍。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所述ULDAI的取值2:當CC的工作模式為單輸入多輸出SIMO時,其原始HARQ-ACK反饋信息的比特數等于ULgrant中的ULDAI值與所述CC的HARQ-ACK捆綁窗口的尺寸兩者中的最小值;當CC的工作模式為多輸入多輸出MIMO時,其原始HARQ-ACK反饋信息的比特數等于ULgrant中的ULDAI值與所述CC的HARQ-ACK捆綁窗口尺寸兩者中的最小值的兩倍。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所述ULDAI的取值3:當CC的工作模式為SIMO時,其原始HARQ-ACK反饋信息的比特數等于ULgrant中的ULDAI值與所述CC的HARQ-ACK捆綁窗口的尺寸兩者中的最小值;當CC的工作模式為MIMO時,其原始HARQ-ACK反饋信息的比特數等于ULgrant中的ULDAI值與所述CC的HARQ-ACK捆綁窗口尺寸兩者中的最小值的兩倍。5.根據權利要求2至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計算出UE配置的所有CC的原始HARQ-ACK反饋信息的比特數;當所有CC的原始HARQ-ACK反饋信息的比特數之和小于等于N時,所有CC的HARQ-ACK反饋信息的比特數保持不變;其中,N為預先設置的整數;當所有CC的原始HARQ-ACK反饋信息的比特數之和大于N時,工作模式為SIMO的CC的HARQ-ACK反饋信息的比特數保持不變;對工作模式為MIMO的CC的HARQ-ACK反饋信息進行空間捆綁,使其HARQ-ACK反饋信息的比特數變為原始HARQ-ACK反饋信息的比特數的一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付景興,李迎陽,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三星通信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