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及其裝置,其中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可應用于電子裝置,其包含:動態估計往返時延,其中該往返時延為傳輸/重傳往返時延;以及基于上述往返時延,動態調整狀態禁止計時器的數值以執行無線鏈路控制。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及其裝置可阻止多余的否定應答狀態報告,從而降低重復數據協議數據單元重傳的可能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有關于電子裝置的無線鏈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并且特別有關于基于往返時延(Round Trip Time, RTT)的RLC方法,以及與其相關的裝置。
技術介紹
根據現有技術,傳統便攜式電子裝置(例如多功能移動電話、個人數字助理、平板計算機等)將在很大程度上幫助終端用戶,并且上述終端用戶可依靠其使用很多應用功能。然而,在終端用戶通過網絡應用該傳統便攜式電子裝置來傳輸或存取數據時將會發生很多問題,其中上述網絡的信道質量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明顯不同的。例如,當通過發送方 RLC實體接收到否定應答(可簡稱為NACK或NAK)狀態的協議數據單元(Protocol DataUnit, PDU)的數量由于較低的信道質量而增加時,應安排的重傳(retransmission)操作的數量也會相應地增加。由于在同等(Peer)RLC實體之間的重傳RTT變長,所以頻繁的NACK狀態的PDU可導致用戶設備(例如上述傳統便攜式電子裝置)接收幾個相同序列號(Sequence Number, SN)的H)U,其中具有相同SN的較后的重傳數據PDU是多余的并且由接收方RLC實體所摒棄。請注意,當過于頻繁地發送NACK狀態的H)U(例如上面提到的)時,會迫使發送方RLC實體重傳潛在不必要的rou,從而浪費網絡傳輸帶寬以及降低吞吐量。因此,需要一種新穎的方法來加強電子裝置的RLC。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及其裝置。一種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可將應用于電子裝置,上述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包含動態估計往返時延,其中上述往返時延為傳輸/重傳往返時延;以及基于往返時延,動態調整狀態禁止計時器的數值以執行無線鏈路控制。一種執行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的裝置,其包含電子裝置的至少一部分,上述執行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的裝置包含處理電路,用于控制上述電子裝置的操作,其中處理電路包含估計模塊,用于動態估計往返時延,其中該往返時延為傳輸/重傳往返時延;以及調整模塊,基于往返時延,用于動態調整狀態禁止計時器的數值以執行無線鏈路控制。一種執行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的裝置,包含電子裝置的至少一部分,上述執行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的裝置包含處理電路,用于控制上述電子裝置的操作,其中處理電路包含估計模塊,用于根據至少一個預定估計函數動態估計往返時延指數;以及調整模塊,基于往返時延指數,用于動態調整狀態禁止計時器的數值以執行無線鏈路控制。本專利技術的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及其裝置可阻止多余的否定應答狀態報告,從而降低重復數據協議數據單元重傳的可能性。附圖說明圖I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描述的執行基于RTT的RLC的裝置100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描述執行基于RTT的RLC方法200的流程圖。圖3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描述的涉及圖2所示的方法200的工作流程圖300。圖4是根據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描述的涉及圖2所示的方法200的工作流程圖400。圖5是根據圖4所示的實施例描述的涉及圖2所示的方法200的工作流程圖500。圖6是根據圖4所示的實施例描述的涉及圖2所示的方法2 O O的工作流程圖500-1。圖7是根據圖4所示的實施例描述的涉及圖2所示的方法200的工作流程圖 500-2。圖8是根據圖4所示的實施例描述的涉及圖2所示的方法2 O O的工作流程圖500-3。圖9為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描述的執行基于RTT的RLC的裝置100-2示意圖。圖10為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三實施例描述的執行基于RTT的RLC的裝置100_3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在說明書及權利要求書當中使用了某些詞匯來指稱特定的元件。所屬
的技術人員應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會用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同一個元件。本說明書及權利要求書并不以名稱的差異作為區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作為區分的準貝U。在通篇說明書及權利要求項中所提及的“包含”為一開放式的用語,故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于”。此外,“耦接”一詞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的電氣連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裝置耦接于第二裝置,則代表第一裝置可直接電氣連接于第二裝置,或透過其它裝置或連接手段間接地電氣連接至第二裝置。接下來的描述是關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其為了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基本原理,并不作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由權利要求書作出界定。請參考圖1,圖I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描述的執行基于RTT的RLC的裝置100示意圖。根據不同實施例,例如第一實施例及其某些變化例,裝置100可包含電子裝置的至少一部分(例如部分或全部)組件,其中上述電子裝置可為在網絡中執行的通信裝置(尤其是所謂的用戶設備)。例如,裝置100可包含上述電子裝置的部分組件,尤其是,可為控制電路(例如在上述電子裝置中的集成電路)。在另一示例中,裝置100可為上述的整個電子裝置。在另一示例中,裝置100可為包含上述電子裝置的音頻/視頻系統。電子裝置的示例可包含移動電話(例如多功能移動電話)、個人數字助理(PDA)、類似平板計算機的便攜式電子裝置(基于廣義定義)以及例如平板個人計算機(其可簡稱為平板電腦)、筆記本計算機或臺式計算機的個人計算機。如圖I所示,裝置100包含處理電路110,其用于控制上述電子裝置的操作。處理電路110包含估計模塊112與調整模塊114,其中估計模塊112動態估計傳輸/重傳RTT。另外,調整模塊114基于上述的RTT,動態調整狀態禁止計時器(status prohibit timer)的數值以執行RLC。實際上,估計模塊112可通過檢測第一時間點與第二時間點之間的時序間隔來動態估計傳輸/重傳RTT ,其中第一時間點可為發送NACK狀態報告的時間,第二時間點可為協議變量(protocol variable)的瞬態數值(value transient)的出現時間,其中上述協議變量對應于電子裝置的RLC接收窗口。這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意味著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根據本實施例某些變化例,可安排估計模塊112根據至少一個預定估計函數動態估計RTT指數(RTT awareness index),以及基于上述RTT指數,調整模塊114動態調整狀態禁止計時器的數值以執行RLC。更特別地,在這些變化例中,估計模塊112可監測關于上述電子裝置的至少一個因子(例如一個或多個參數),并且通過將至少一個預定估計函數應用至上述至少一個因子來估計RTT指數。例如,上述的至少一個因子可包含每調制比特功率與噪聲頻譜密度的比率(即Ec/No)、接收信號碼功率、傳輸延遲(propagation delay)及/或該電子裝置是否移動的情況。即上述至少一個因子可包含Ec/No、接收信號碼功率、傳輸延遲(propagationdelay)以及該電子裝置是否移動的情況中的一個或其結合。在另一示例中,上述至少一個因子可包含處理電路Iio的RLC層由于過量傳輸丟失的窗口外PDU的數量(例如確定在上述的RLC接收窗口外面的rou)、窗口外PDU與多個待考慮rou的比率及/或應用層的吞吐量。即上述至少一個因子可包含窗口外rou的數量、窗口外PDU與多個待考慮rou的比率及應用層的吞吐量的一個或其結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可應用于電子裝置,該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包含:動態估計往返時延,其中該往返時延為傳輸/重傳往返時延;以及基于該往返時延,動態調整狀態禁止計時器的數值以執行無線鏈路控制。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7.29 US 61/513,129;2012.02.20 US 13/400,1241.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可應用于電子裝置,該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包含 動態估計往返時延,其中該往返時延為傳輸/重傳往返時延;以及 基于該往返時延,動態調整狀態禁止計時器的數值以執行無線鏈路控制。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動態估計往返時延的步驟包含 通過檢測第一時間點與第二時間點之間的時序間隔以動態估計該往返時延,其中該第一時間點表不發送否定應答狀態報告的時間,以及該第二時間點表不協議變量的瞬時值的出現時間,該協議變量對應于該電子裝置的無線鏈路控制接收窗口。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否定應答狀態報告為否定應答狀態的協議數據單元。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協議變量表示該無線鏈路控制接收窗口的邊界。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協議變量指示多個協議數據單元的可能序列號。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動態調整該狀態禁止計時器的數值以執行無線鏈路控制的步驟包含 通過將至少一個預定函數應用至該動態估計往返時延的多個樣本,動態調整該狀態禁止計時器的該數值。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個預定函數包含加權平均函數。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至少一個預定函數包含摒棄該動態估計往返時延的不合格樣本的篩選函數,其中該動態估計往返時延的該不合格樣本位于預定間隔范圍的外部。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動態調整該狀態禁止計時器的數值以執行無線鏈路控制的步驟包含 動態調整該狀態禁止計時器的該數值以使該數值比該動態估計往返時延要大。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動態調整該狀態禁止計時器的數值以執行無線鏈路控制的步驟包含 基于該往返時延,動態調整該狀態禁止計時器的該數值以執行無線鏈路控制,從而減少協議數據單元重傳的重復數據。11.執行基于往返時延的無線鏈路控制的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逸廷,陳芃安,
申請(專利權)人: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