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用于增程型電動汽車的電池組,T形電池組安裝在傳統燃油車的車身底盤中央通道下方,電池組上蓋擁有3個進風口以及1個出風口;其下方設有電池組底板,模組固定支架位于電池組地板上方,可以用來固定模組以及加熱帶,模組外殼設計有風道,模組之間通過連接件護蓋將連接件固定在在模組兩側,底板下表面設有加強筋。本發明專利技術不僅能夠保證傳統燃油車車身底板以及乘用倉變化不大的基礎上使整車載荷分布更加合理,保證了整車制動性和轉向性能,同時最大程度發揮了電池作為清潔能源的作用,有效解決了電池組溫差過大這個難題,延長電池單體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汽車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增程型電動汽車電池組。
技術介紹
伴隨著能源地不斷消耗,溫室效應地日益嚴峻,在這種背景下,全球許多汽車企業都在投入較大精力來參與電動車的研發,那么增程式電動汽車技術被認為未來電動汽車發展等重要趨勢之一。由于受到電池能量密度不高的制約,如果采用純電模式行駛,那么行駛里程就會受到很大限制。本專利技術安裝有一個小排量發動機,若行駛里程較短,可以采用純電模式行 駛,當電量不足時可以利用發動機工作,給電池組充電,里程較長時優勢比較明顯。電池采用目前條件下市場上技術比較成熟等磷酸鐵鋰,磷酸鐵鋰電池具有超長壽命、安全性高、環保且不需要稀有金屬、充電速度快,自放電少,無記憶效應、體積小,重量輕、電池單體電壓高,放電平臺穩定、高能量密度等優勢受到全球動力電池專家的大力推ο傳統認為電池能量密度與燃油方式相差很大,電池需要數目較多從而導致占用空間較大、使整車質量分布不均以及冷卻散熱問題等導致增程型電動汽車的使用受到限制。而且,電池的功率受溫度的影響較大,不僅是在高溫時影響電池的功率,在低溫情況下,電池的功率也受到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本申請的技術方案,解決電動汽車電池組布置影響整車質量分布、碰撞安全、電池溫差過大差等問題。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增程型電動汽車電池組,包括電池組上蓋、電池組下底板、并列布置在電池組內部的模組;電池組整體成T形安裝在電動車底板下部;電池組下底板與電池組上蓋連接在一起;電池組上蓋設有3個電池組進風口和I個電池組出風口。所述電池組的3個進風口分別設置于電池組前部上方以及T型電池橫向部分內側并分列于豎直部分兩側的位置;所述電池組的出風口設置于電池組后部上方;三個進風口分別從空調以及乘用倉取風,出風口處安裝引風機。電池組下底板包括電池組側翻邊、固定吊耳、模組固定支架、底板加強筋;在電池組下底板下表面設有底板加強筋,下底板上表面設有固定模組的模組固定支架,模組固定支架連接模組,模組與模組之間通過連接條連接。電池組內還包括有加熱帶總成,所述加熱帶總成包括加熱帶和加熱帶固定支架。模組包括模組側外殼、模組上下蓋板及在模組內安裝有6個電池單體,模組內的電池單體之間電連接,電池單體頂部設有線束可以固定;在電池進風口之間的模組上方固定支架上安裝維修開關,所述維修開關設置于維修開關蓋內。在模組的側壁及上下蓋板設計有冷卻和加熱風道;冷卻時電池組進風口處從乘用倉以及空調取風,風從模組上蓋板及模組側外殼的風道流入、再從模組的下蓋板的風道流出,最后從電池組出風口流出,達到冷卻電池單體的目的;加熱時利用固定在模組固定支架的加熱帶總成發熱,經過電池組出風口的風機抽風,熱量經過模組蓋板、模組外殼,達到加熱的功能。模組內部的電池單體縱向兩側均布有單體加強筋,保證單體在水平方向的固定,在豎直方向通過上蓋定位件,保證單體不會產生相對運動。本專利技術同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I、本專利技術動力電池組在保證傳統燃油車車身底板以及乘用倉變化不大的基礎上,合理地將T形電池組分布在底板下側,T形前部分位于前座椅中間不占用較大空間,后部分位于后座椅正下方,由于該增程型電動汽車前部安裝有傳統發動機,T形電池組從而使整車載荷分布更加合理,保證了整車制動性和轉向性能。2、專利技術的電池組下底板帶有側翻邊、加強筋、模塊固定支架、固定吊耳,有效解決電池進水、整車的強度及剛度、模組及電池組方便安裝等問題。電池組下底板裝有鈑金支架,便于加熱帶固定以及模組等安裝。3、專利技術的電池組有三個進風口,一個出風口彌補了 T形加熱及散熱不均缺陷,在模組固定支架正下方安裝加熱帶,解決了電池單體在低溫條件下啟動對電池帶來的不利影響,三個進風口可以分別從空調以及乘用倉取風,出風口處安裝風機抽風,從而解決夏天散熱問題。在模組的側壁及上下表面設計有風道更加有效地解決了單體電池的加熱以及冷卻問題。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電池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電池組殼體內部結構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電池組底板結構視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電池組加強筋結構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電池模組連接示意圖。圖5-1,圖5-2分別為本專利技術單個電池模組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電池模組內部示意圖。圖6-1為本專利技術上蓋定位件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電池模組固定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電池組底板及加熱帶示意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電池加熱帶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專利技術維修開關示意圖。圖中序號如下電池組下底板1,電池組上蓋2,電池組出風口 3,維修開關蓋4,電池組進風口 5,模組側外殼6,模組蓋板7,維修開關8,高壓銅條9,連接件護蓋10,電池組側翻邊11,固定吊耳12,固定吊耳13,固定吊耳14,模組固定支架15,底板橫加強筋16,底板豎加強筋17,上蓋板通風孔18,下蓋板通風口 19,線束固定件20,連接件21,護蓋固定孔22,電池單體23,單體加強筋24,上蓋定位件25,加熱帶總成26,加熱帶27,加熱帶固定支架28。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而不能解釋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本專利技術主要是根據江淮汽車中A、B和C型轎車車底架由燃油發動機改為電動汽車過程中車底架的形狀為T型而設計的電池組結構,并依此設計的電池組進風口、出風口、模組的排列方式及加熱總成設計。在本專利技術中所述電池組的前部是指T型電池組的豎直部分并遠離橫向部分的位 置,所述電池組的后部是指T型電池組的橫向部分并遠離豎直部分的位置。見圖I、圖2,增程型電動汽車電池組外圍主要包括電池組下底板I、電池組上蓋2。電池組上蓋主要包括電池組進風口 5,電池組出風口 3,維修開關蓋4 ;電池組內部將電池模組安裝在固定支架15上,模組包括模組側外殼6、模組上下蓋板7,在模組安裝有6個電池單體23,在中間模組上方固定支架上安裝維修開關;模組之間通過高壓銅條9與連接件護蓋10連接各個模組。見圖3、圖4,電池組下底板I包括電池組側翻邊11、固定吊耳(12,13,14)、模組固定支架15、底板加強筋(16,17)。電池組下底板I的側邊設計有電池組側翻邊11,這樣可以有效解決電池組進水問題;側邊焊接有固定吊耳(12,13,14)與車身連接;為了保證電池組的強度及剛度,因而在電池組下底板I增加底板加強筋(16,17);模組安裝在電池組下底板上方的固定支架上。見圖5、圖6、圖7,用于電動汽車的電池模塊,包括模組蓋板7、6個電池單體23、連接件21,還包括連接件護蓋10,連接件護蓋10通過定位孔22把連接件21固定在電池模塊兩側的外殼上,既將高壓連接件全部隱藏,解決了安全隱患,又避免了因連接件的晃動造成螺栓脫落。電池單體縱向兩側均布有單體加強筋24,保證單體在水平方向的固定,在豎直方向通過上蓋定位件25,保證單體不會產生相對運動。見圖8、圖9,電池熱管理系統包括加熱帶總成26、模組蓋板7、模組側外殼6、電池組進風口 5、電池組出風口 3 ;所述加熱帶總成26包括加熱帶27和加熱帶固定支架28。冷卻時有電池組進風口 5處從乘用倉以及空調取風,風從模組上蓋板及模組側外殼的風道流入、再從下蓋板風道流出,并通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增程型電動汽車電池組,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池組上蓋、電池組下底板、并列布置在電池組內部的模組;電池組整體成T形安裝在電動車底板下部;電池組下底板與電池組上蓋連接在一起;電池組上蓋設有3個電池組進風口和1個電池組出風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增程型電動汽車電池組,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池組上蓋、電池組下底板、并列布置在電池組內部的模組;電池組整體成T形安裝在電動車底板下部;電池組下底板與電池組上蓋連接在一起;電池組上蓋設有3個電池組進風口和I個電池組出風口。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增 程型電動汽車電池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組的3個進風口分別設置于電池組前部上方以及T型電池橫向部分內側并分列于豎直部分兩側的位置;所述電池組的出風口設置于電池組后部上方;三個進風口分別從空調以及乘用倉取風,出風口處安裝引風機。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增程型電動汽車電池組,其特征在于電池組下底板包括電池組側翻邊、模組固定支架、底板加強筋;在電池組下底板下表面設有底板加強筋,下底板上表面設有固定模組的模組固定支架,模組固定支架連接模組,模組與模組之間通過連接條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增程型電動汽車電池組,其特征在于電池組內還包括有加熱帶總成,所述加熱帶總成包括加熱帶和加熱帶固定支架。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增程型電動汽車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夏順禮,趙久志,宋軍,張寶鑫,陽斌,劉舒龍,劉濤,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