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無線射頻拉遠單元用圓形光電復合纜,包括:電纜外皮,在電纜外皮內設有纜芯,所述電纜外皮包括:阻燃聚烯烴護套、綁扎層、撕裂繩,所述纜芯包括:在電纜外皮內居中設置的中心加強元件,中心加強元件的一側設有左右對稱排列的兩個聚氯乙烯絕緣護套,聚氯乙烯絕緣護套內設有銅導電線芯,另一側設有阻燃聚烯烴護套,阻燃聚烯烴護套內設有著色光纖和加強元件,纜芯內設有用于填塞空隙的填充繩。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的無線射頻拉遠單元用圓形光電復合纜,基站施工中采用該光電復合纜,既可以提供BBU和RRU的信號連接,又能為RRU提供低壓直流電源,布線施工一次完成,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縮短了施工工期,為后期的維護提供了便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光電復合纜,具體說是無線射頻拉遠單元用圓形光電復合纜。
技術介紹
光纖拉遠技術,是將基站的基帶數字信號處理單元(BBU)和無線射頻拉遠單元(RRU)分離,并用光纜把基帶數字信號處理單元(BBU)和無線射頻拉遠單元之間進行連接。BBU和RRU之間采用光纖連接,傳輸數字基帶信號。無線射頻拉遠單元(RRU)內含有信號接收機和時鐘發射模塊等有源設備,因此解決室外供電問題成為了系統設計中的主要問題之O一般室外單元可采用兩種供電方式,第一種為機房遠端饋電,是通過電源線將機 房-48V直流電引到室外單元進行供電;第二種為室外單元本地供電,是在某些特定應用場景,通過220V市電轉換或太陽能電池等方式在室外本地為RRU提供直流48V電源。在可選的兩種供電模式中,由于室外單元所需電源為48V直流,采用室外本地取電存在困難,并且可靠性低,因此,室外單元本地供電的模式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會采用。在絕大多數場景中,采用機房遠端饋電的方式供電。在施工中,BBU與RRU的信號連接是通過一根或多根無線射頻拉遠單元用光纜,RRU的內部供電則采用兩根低壓電纜從機房接出,進行遠端饋電,在施工中兩者分開,需要兩次布線,非常不方便,大大降低了施工速度,而目前3G基站的工程量大,且工期緊張,于是施工的效率問題就顯得至關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無線射頻拉遠單元用圓形光電復合纜,基站施工中采用該光電復合纜,既可以提供BBU和RRU的信號連接,又能為RRU提供低壓直流電源,布線施工一次完成,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縮短了施工工期,為后期的維護提供了便利。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無線射頻拉遠單元用圓形光電復合纜,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為圓形電纜外皮,所述電纜外皮包括阻燃聚烯烴護套I、綁扎層2、撕裂繩3,在電纜外皮內設有纜芯,所述纜芯包括在電纜外皮內居中設置的中心加強元件10,中心加強元件10的一側設有左右對稱排列的兩個聚氯乙烯絕緣護套8,聚氯乙烯絕緣護套8內設有銅導電線芯7,中心加強元件10的另一側設有阻燃聚烯烴護套4,阻燃聚烯烴護套4內設有著色光纖6和加強兀件5,纜芯內設有用于填塞空隙的填充繩9。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在阻燃聚烯烴護套I、綁扎層2之間由外至內依次增設鋁帶11、阻水帶12。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纜芯采用絞合并同時綁扎的方式生產,一次成型。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銅導電線芯7由多股銅絲絞合而成。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阻燃聚烯烴護套4截面呈跑道型,加強元件設在護套的左端和右端,著色光纖位于護套正中間,在阻燃聚烯烴護套4外表面上,沿著色光纖6的方向上下對稱的開有利于光纜單元剝離的V型槽。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無線射頻拉遠單元用圓形光電復合纜,基站施工中采用該光電復合纜,既可以提供BBU和RRU的信號連接,又能為RRU提供低壓直流電源,布線施工一次完成,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縮短了施工工期,為后期的維護提供了便利。附圖說明 本專利技術有如下附圖圖I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無線射頻拉遠單元用圓形光電復合纜,包括截面為圓形電纜外皮,所述電纜外皮包括阻燃聚烯烴護套I、綁扎層2、撕裂繩3,阻燃聚烯烴護套I、撕裂繩3、綁扎層2,由外至內依次設置,在電纜外皮內設有纜芯,所述纜芯包括在電纜外皮內居中設置的中心加強元件10,中心加強元件10可以是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桿,中心加強元件10的一側設有左右對稱排列的兩個聚氯乙烯絕緣護套8,聚氯乙烯絕緣護套8內設有銅導電線芯7,中心加強元件10的另一側設有阻燃聚烯烴護套4,阻燃聚烯烴護套4內設有著色光纖6和加強元件5,加強元件5可以是鋼絲加強元件。纜芯內設有用于填塞空隙的填充繩9,填充繩9可以是PP填充繩。 阻燃聚烯烴護套4截面呈跑道型,其內的著色光纖6作為通信光纜單元,著色光纖位于護套正中間,護套的左端和右端對應放置兩個加強元件5,在阻燃聚烯烴護套4外表面上,沿著色光纖6的方向上下對稱的開有利于光纜單元剝離的V型槽,阻燃聚烯烴護套4、著色光纖6和加強元件5采用一次擠塑成型;聚氯乙烯絕緣護套8內的銅導電線芯7作為低壓電纜單元。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為了增強光電復合纜的強度,可將其進一步制造成鎧裝圓形光電復合纜,包括在阻燃聚烯烴護套I、綁扎層2之間由外至內依次增設鋁帶11、阻水帶12。鋁帶11、阻水帶12是可選擇性增加的部件,通過在纜芯外增加防潮層(阻水帶)及鎧裝層(鋁帶),起到防潮及增強電纜抗壓性能的作用,可以滿足不同使用場景的應用需求。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纜芯采用絞合并同時綁扎的方式生產,一次成型。目的在于有效的保證纜芯的穩定性及圓整性。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所述銅導電線芯7由多股銅絲絞合而成。本專利技術應用于3G基站光纖拉遠系統中,具有基帶數字信號處理單元(BBU)和無線射頻拉遠單元(RRU)之間的信號連接及為RRU提供低壓電源的雙重作用,能夠很好的滿足工程實施便利性及成本上的需求。光纜具體以下優點結構穩定,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和機械性能;光電一體,充分節約管道資源;電纜部分與光纜部分保持相對獨立的結構,便于安裝 時的引入、引出和連接;同時光電混合纜成本價格低,布放便利,能有效縮短施工時間,降低施工成本。本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于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無線射頻拉遠單元用圓形光電復合纜,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面為圓形電纜外皮,所述電纜外皮包括:阻燃聚烯烴護套(1)、綁扎層(2)、撕裂繩(3),在電纜外皮內設有纜芯,所述纜芯包括:在電纜外皮內居中設置的中心加強元件(10),中心加強元件(10)的一側設有左右對稱排列的兩個聚氯乙烯絕緣護套(8),聚氯乙烯絕緣護套(8)內設有銅導電線芯(7),中心加強元件(10)的另一側設有阻燃聚烯烴護套(4),阻燃聚烯烴護套(4)內設有著色光纖(6)和加強元件(5),纜芯內設有用于填塞空隙的填充繩(9)。
【技術特征摘要】
1.無線射頻拉遠單元用圓形光電復合纜,其特征在于,包括 截面為圓形電纜外皮,所述電纜外皮包括阻燃聚烯烴護套(I)、綁扎層(2)、撕裂繩(3), 在電纜外皮內設有纜芯,所述纜芯包括 在電纜外皮內居中設置的中心加強元件(10), 中心加強元件(10)的一側設有左右對稱排列的兩個聚氯乙烯絕緣護套(8),聚氯乙烯絕緣護套(8)內設有銅導電線芯(7), 中心加強元件(10)的另一側設有阻燃聚烯烴護套(4),阻燃聚烯烴護套(4)內設有著色光纖(6)和加強兀件(5), 纜芯內設有用于填塞空隙的填充繩(9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線射頻拉遠單元用圓形光電復合纜,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新杰,周揚,李宏強,廖偉章,付凱,畢志豪,
申請(專利權)人: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