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控制裝置及顯示裝置,該控制方法包括:獲取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并將其存儲在存儲單元內;對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分頻延時,獲得延時電壓信號;根據所述延時電壓信號控制燈條內各串燈的輸入電壓,進而控制各串燈的亮度。該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可以避免背光源亮度大幅波動,從而避免顯示裝置出現噪點或水波紋等顯示不良情況的發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顯示
,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顯示裝置的背光源LED燈條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裝置。
技術介紹
LED燈條常作為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源(back light Unit,簡稱BLU),并通過脈沖寬度調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簡稱PWM)信號控制背光源的亮度,即調節PWM信號在周期范圍內的占空比來調節背光源的亮度。然而,這種亮度調節方式使得背光源在每個PWM周期內的亮度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變化,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容易導致液晶顯示器出現噪點 或水波紋等顯示不良情況。為此,迫切地需要本領域技術人員開發一種控制背光源亮度控制方法,用以避免背光源的亮度出現劇烈變化。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裝置,其可以避免背光源的亮度出現劇烈變化。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包括獲取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并將其存儲在存儲單元內;對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分頻延時,獲得延時電壓信號;根據所述延時電壓信號控制燈條內各串燈的輸入電壓,進而控制各串燈的亮度。其中,根據所述燈條的串數對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進行分頻延時。其中,在所述燈條內,相鄰兩串燈之間的延時時間為At=T/n;其中,At為延時時間,T為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的周期,η為所述燈條內燈的串數。其中,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的頻率大于48Hz,所述燈條混光后的混光頻率大于50Hz。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裝置,包括信號發生器,用于產生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存儲單元,用于存儲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延時單元,用于對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分頻延時,以獲得延時電壓信號;執行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延時電壓信號控制燈條內各串燈的輸入電壓,進而控制各串燈的亮度。其中,所述信號發生器產生的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的頻率在50Hz以上。其中,所述存儲單元為寄存器。其中,所述延時單元為分頻延時器。其中,所述分頻延時器根據所述燈條的串數對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進行分頻延時。其中,所述燈條包括η串燈,所述控制裝置設有η個輸出通道,所述輸出通道與所述燈串一一對應,其中,η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數。其中,所述η串燈交錯布置。其中,還包括設定單元,用于設定分頻延時的時間。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通過對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分頻延時,然后根據延時電壓信號控制燈條內各串燈的輸入電壓,進而控制各串燈的亮度,使燈條內各串燈交互暗亮,實現時序混光,這樣可以避免背光源初始亮度大幅波動,從而可以避免 顯示裝置出現噪點或水波紋等顯示不良情況的發生。類似地,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裝置,通過延時單元對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分頻延時,再由執行單元根據延時電壓信號控制燈條內各串燈的輸入電壓,進而控制各串燈的亮度,使燈條內各串燈交互暗亮,實現混光,這樣既可以背光源的亮度,又可以避免背光源初始亮度大幅波動,從而避免顯示裝置出現噪點或水波紋等不良顯示情況的發生。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圖2a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裝置的原理框圖;圖2b為本專利技術另一實施例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裝置的原理框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包含3串X 5顆燈的燈條的布置圖;圖4為包含有3串X 5顆燈的燈條連接示意圖;圖5為經分頻延時器延時的電壓信號的波形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機控制裝置進行詳細描述。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是針對構成背光源的燈條提出的控制方法,如圖I所示,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I,獲取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并將其存儲在存儲單元內。在步驟SI中,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可以由外電路提供,也可由設置在背光源中的其它信號發生器提供。當獲取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后,將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存儲在存儲單元內。存儲單元可以是寄存器或其它具有存儲功能的元件。步驟S2,對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分頻延時,獲得延時電壓信號。對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分頻延時,延時時間根據燈條的串數和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的周期決定。本實施例,相鄰兩串燈之間的延時時間At=T/n,其中,At為延時時間,T為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的周期,η為所述燈條的串數。通過分頻延時獲得延時電壓信號。步驟S3,根據所述延時電壓信號控制燈條內各串燈的輸入電壓,進而控制各串燈的亮度。根據步驟S2獲得的延時電壓信號控制燈條內各串燈的輸入電壓,進而控制各串燈的亮度,使任意相鄰兩串燈的開啟時間延時At,從而使燈條內各串燈交互開啟和關閉(暗亮),達到混光效果,以使燈條獲得所需的亮度;同時,可以避免背光源初始亮度大幅波動,從而可以避免顯示裝置出現噪點或水波紋等顯示不良情況的發生。在本實施例中,獲取的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的頻率優選大于48Hz,以使燈條混光后的混光頻率大于50Hz,從而可以避免人眼感知背光源的亮暗閃爍。另外,燈條內的燈采用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簡稱LED)燈。燈條的串數以及每串燈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背光源的大小而定。 本實施例提供的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通過對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分頻延時,然后根據延時電壓信號控制燈條內各串燈的輸入電壓,進而控制各串燈的亮度,使燈條內各串燈交互暗亮,實現時序混光,這樣可以避免背光源初始亮度大幅波動,從而可以避免顯示裝置出現噪點或水波紋等顯示不良情況的發生。本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裝置,如圖2a所示,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裝置的原理框圖。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裝置包括信號發生器21,用于產生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信號發生器21產生的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的頻率在48Hz以上。存儲單元22,用于存儲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存儲單元22為寄存器或其它能夠存儲電壓(或波形)信號的存儲元件。可以理解,存儲單元22僅是暫存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延時單元23,用于對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分頻延時,以獲得延時電壓信號。本實施例延時單元23為分頻延時器,其對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分頻延時,并獲得延時電壓信號。分頻延時器根據燈條的串數對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進行分頻延時,延時的具體方式與上文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步驟S2中延時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贅述。執行單元24,用于根據所述延時電壓信號控制燈條內各串燈的輸入電壓,進而控制各串燈的亮度。執行單元24接收來自延時單元23的延時電壓信號,并根據延時電壓信號控制燈條內各串燈的輸入電壓,進而控制各串燈的亮度。執行單元24的輸出通道與燈條的串數相同,以分別對應地控制各串燈。本另一實施例中,如圖2b所示,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裝置還包括設定單元25,用于設定分頻延時的時間,即設定延時時間△ t,以使延時單元23按照由設定單元25輸入的延時時間進行延時。在本實施例中,燈條包括η串燈,即燈條的串數為η串,控制裝置設有η個輸出通道,輸出通道與燈串一一對應,以使每一輸出通道控制一燈串,其中,η為大于或等于2的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獲取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并將其存儲在存儲單元內;對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分頻延時,獲得延時電壓信號;根據所述延時電壓信號控制燈條內各串燈的輸入電壓,進而控制各串燈的亮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并將其存儲在存儲單元內; 對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分頻延時,獲得延時電壓信號; 根據所述延時電壓信號控制燈條內各串燈的輸入電壓,進而控制各串燈的亮度。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燈條的串數對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進行分頻延時。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燈條內,相鄰兩串燈之間的延時時間為At=T/n;其中,At為延時時間,T為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的周期,η為所述燈條內燈的串數。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的頻率大于48Hz,所述燈條混光后的混光頻率大于50Hz。5.一種顯示裝置背光源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號發生器,用于產生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 存儲單元,用于存儲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 延時單元,用于對所述脈沖寬度調制電壓信號分頻延時,以獲得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文浩,楊鈺婷,梁恒鎮,王慧,
申請(專利權)人:合肥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