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連鑄結晶器,包括有模體(2)和銅套(1),其特征在于模體(2)的端面軸向開有通孔(21),通孔(21)末端的模體(2)上設置有環形通氣腔(24),該通氣腔(24)通過連通孔(22)與通孔(21)相連通,所述模體(2)徑向分布有分別與模體內腔(20)相連通的通氣孔(23),該通氣孔(23)的另一端分別與環形通氣腔(24)相連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能在結晶器上形成一個氣體回路,工作時,保護氣體(如氮氣)通過通孔、連通孔、環形通氣腔再經通氣孔可源源不斷地進入結晶區域,使保護氣體(氮氣)充滿在高溫鑄錠與石墨結晶器之間,起到了隔離外界空氣和水汽的作用,達到保護結晶器不受氧氣或水汽侵蝕的作用,并防止氧化銅在結晶器壁的粘結,使本模體的耐磨程度有效提高,從而使本結晶器的使用壽命成倍延長。(*該技術在201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鑄造業
,特別是指一種由石墨銅材料制成的連鑄結晶器。
技術介紹
目前,冶金工業水平連鑄生產時,大都采用石墨結晶器進行鑄造,但由于金屬熔液邊凝固邊向前移動,因此其表面會與結晶器的內壁產生磨擦,石墨材料在高溫狀態下(1200℃左右)會很容易受到外界空氣或水汽的侵蝕而逐步氧化,從而會降低結晶器的耐磨效果,在磨損到一定程度后只能報廢,導致石墨結晶器的使用壽命很短。一些企業為了延長石墨結晶器的使用壽命,不得不采用價格昂貴的產品。但不論是多么優質的石墨產品,其使用壽命都不十分理想,所以仍須頻繁地拆換結晶器,從而提高材料和能源的生產成本,降低企業的生產效率。所以尋找一條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勢在必行,以符合國家倡導的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國策。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連鑄結晶器,具有防止石墨結晶器在高溫狀態下受到外界空氣或水汽的侵蝕而氧化,從而有效地延長了模體的使用壽命。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連鑄結晶器,包括有模體和銅套,所述銅套為套置于模體的外周上,所述模體其內部設有中空的內腔,其特征在于在模體的端面軸向開有通孔,在位于通孔末端的模體上設置有環形通氣腔,該通氣腔通過連通孔與通孔相連通,在模體的徑向分布有分別與模體內腔相連通的通氣孔,該通氣孔的另一端分別與環形通氣腔相連通。作為改進,所述內腔一端開口,其另一端設有封閉板,在封閉板上開有與內腔相連通的穿孔;所述通氣孔其數目可選擇為六至十二個,且均勻分布于模體的同一圓周面上;而所述封閉板其上的穿孔數目可優選為三個,且均勻分布于封閉板的同一圓周面上;所述的模體其內腔中軸向可設置有模芯,該模芯一端與封閉板中部連接在一起;所述封閉板與模芯相連接的具體結構可選擇為所述封閉板與模芯為一次性制作而成的整體結構。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封閉板可通過銷柱與模體相互固定在一起;所述的通孔其數目可選擇為二、三或四個,而所述連通孔的數目與通孔的數目相適配。再改進,所述的模體與銅套可通過錐度配合畫相互緊密套置在一起。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采用在模體的端畫軸向開有通孔,在位于通孔末端的模體上設置有環形通氣腔,該通氣腔通過連通孔與通孔相連通,在模體的徑向分布有分別與模體內腔相連通的通氣孔,該通氣孔的另一端分別與環形通氣腔相連通。采用這種結構,能在本技術的結晶器上形成一個氣體回路,工作時,保護氣體(如氮氣)通過通孔、連通孔、環形通氣腔再經通氣孔可源源不斷地進入結晶區域,使保護氣體充滿在高溫鑄錠與石墨結晶器之間,起到了隔離外界空氣和水汽的作用,達到保護結晶器不受氧氣或水汽侵蝕的作用,并防止氧化銅在結晶器壁的粘結,使本模體的耐磨程度大幅度地提高,從而使本結晶器的使用壽命成倍延長,繼而達到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剖視圖;圖2是圖1中沿A-A線的剖視圖;圖3是圖1中I部的放大圖;圖4是圖2中II部的放大圖;圖5是圖1中K向的平面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連鑄結晶器,包括有模體2、銅套1和模芯3,所述銅套1為套置于模體2的外周上,所述模體2與銅套1是通過錐度配合面相互緊密套置在一起。所述模體2其內部設有中空的內腔20,見圖1、圖2和圖3所示,該內腔20一端開口25,見圖1所示,其另一端設有封閉板4,在封閉板4上開有與內腔20相連通的穿孔41,所述穿孔41的數目為三個,圖5所示,且均勻分布于封閉板4的同一圓周面上。見圖1和圖5所示,所述模芯3置于內腔20中,見圖1和圖2所示,且其一端與封閉板4相連接。在模體2的端面軸向開有通孔21,在位于通孔21末端的模體2上設置有環形通氣腔24,該通氣腔24通過連通孔22與通孔21連通在一起,在模體2的徑向分布有分別與模體內腔20相連通的通氣孔23,該通氣孔23的另一端分別與環形通氣腔24相連通。所述通氣孔23其數目為六個,且均勻分布于模體2的同一圓周面上。所述封閉板4與模芯3相連接的具體結構為封閉板4與模芯3可選擇為一次性制作而成的整體結構。所述封閉板4與模體2通過銷柱42相互固定在一起。所述通孔21其數目為一個,當然,根據需要通孔21的數目可為二、三或四個,而所述連通孔22的數目與通孔21的數目相適配。權利要求1.一種連鑄結晶器,包括有模體(2)和銅套(1),所述銅套(1)為套置于模體(2)的外周上,所述模體(2)其內部設有中空的內腔(20),其特征在于在模體(2)的端面軸向開有通孔(21),在位于通孔(21)末端的模體(2)上設置有環形通氣腔(24),該通氣腔(24)通過連通孔(22)與通孔(21)相連通,在模體(2)的徑向分布有分別與模體內腔(20)相連通的通氣孔(23),該通氣孔(23)的另一端分別與環形通氣腔(24)相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鑄結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腔(20)一端開口(25),其另一端設有封閉板(4),在封閉板(4)上開有與內腔(20)相連通的穿孔(4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鑄結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孔(23)其數目為六至十二個,且均勻分布于模體(2)的同一圓周面上。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鑄結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閉板(4)其上的穿孔(41)數目為三個,且均勻分布于封閉板(4)的同一圓周面上。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鑄結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體(2)其內腔(20)中軸向設置有模芯(3),該模芯(3)一端與封閉板(4)中部連接在一起。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連鑄結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閉板(4)與模芯(3)相連接的具體結構為所述封閉板(4)與模芯(3)為一次性制作而成的整體結構。7.根據權利要求2至5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連鑄結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閉板(4)通過銷柱(42)與模體(2)相互固定在一起。8.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連鑄結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21)其數目為二、三或四個,而所述連通孔(22)的數目與通孔(21)的數目相適配。9.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連鑄結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體(2)與銅套(1)通過錐度配合面相互緊密套置在一起。專利摘要一種連鑄結晶器,包括有模體(2)和銅套(1),其特征在于模體(2)的端面軸向開有通孔(21),通孔(21)末端的模體(2)上設置有環形通氣腔(24),該通氣腔(24)通過連通孔(22)與通孔(21)相連通,所述模體(2)徑向分布有分別與模體內腔(20)相連通的通氣孔(23),該通氣孔(23)的另一端分別與環形通氣腔(24)相連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能在結晶器上形成一個氣體回路,工作時,保護氣體(如氮氣)通過通孔、連通孔、環形通氣腔再經通氣孔可源源不斷地進入結晶區域,使保護氣體(氮氣)充滿在高溫鑄錠與石墨結晶器之間,起到了隔離外界空氣和水汽的作用,達到保護結晶器不受氧氣或水汽侵蝕的作用,并防止氧化銅在結晶器壁的粘結,使本模體的耐磨程度有效提高,從而使本結晶器的使用壽命成倍延長。文檔編號B22D11/10GK2905270SQ20062010489公開日2007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20日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連鑄結晶器,包括有模體(2)和銅套(1),所述銅套(1)為套置于模體(2)的外周上,所述模體(2)其內部設有中空的內腔(20),其特征在于在模體(2)的端面軸向開有通孔(21),在位于通孔(21)末端的模體(2)上設置有環形通氣腔(24),該通氣腔(24)通過連通孔(22)與通孔(21)相連通,在模體(2)的徑向分布有分別與模體內腔(20)相連通的通氣孔(23),該通氣孔(23)的另一端分別與環形通氣腔(24)相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名貴,聶東洋,黃紹輝,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金田銅管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7[中國|寧波]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