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食品貯藏庫,其能夠將臭氧高效地供給到貯藏室內部。食品貯藏庫包括:形成貯藏食品的貯藏室的貯藏箱(170);開關貯藏箱(170)的門(111);和產生向貯藏室供給的臭氧的臭氧產生裝置(200),貯藏室被劃分為多個收納區域,并且向多個收納區域中最大的收納區域排放臭氧產生裝置(200)產生的臭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包含冷藏庫的食品貯藏庫,特別涉及能夠分解殘留于食品的農藥的食品貯藏庫。
技術介紹
近年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性的不安居高不下,特別是對食品的殘留農藥的不安約9成的消費者都感到不安這種民意調查結果出臺。為了確保對殘留農藥的安全性,制定出對農戶的農藥使用的限制、及從人的健康面上限制殘留量的食品衛生法這種法規,但是,在每年勞動部實施的殘留農藥檢查中,總存在超過規定量地殘留的、所謂的違反法規的農產品這種事實。檢出率高的殘留農藥主要是從海外引進以長期保存為目的而使用的農藥,其中,也有許多日本國內禁止使用的農藥。在這種殘留農藥的實況中,為了消費者放心地過上食生活,認為非常需要除去殘留農藥的裝置。目前,存在具備具有臭氧產生裝置的功能的冷藏庫(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圖6是表示專利文獻I記載的具備現有臭氧產生裝置的冷藏庫I的裝置的圖。如同圖所示,冷藏庫I具備冷藏室3、蔬菜用冷藏室4、切換室5、冷凍室6、合頁開關式冷藏庫門7、抽屜式蔬菜室門8、切換室門9、及冷凍室門10。另外,在切換室5且在冷氣流入路設有除臭、抗菌裝置(相當于抗菌裝置、臭氧產生裝置)18。在冷氣流出路設有臭氧處理裝置19。另外,切換室5通過選擇設定的溫度帶,可以根據冷凍、微冷凍、速凍、蔬菜、高溫蔬菜、軟冷凍、冷藏、葡萄酒等模式,設定為適合使用者的設定溫度。在如上所述構成的冷藏庫中,下面,對其動作進行說明。在收納香蕉、茄子、黃瓜等過冷時就發生變色、軟化、水膨脹等的低溫敏感性水果時,將切換室5的模式選擇為“高溫蔬菜”,并在切換室5進行模式變更。變更為“高溫蔬菜”模式的切換室5冷卻到10 15°C的溫度,同時驅動設置于冷氣流入路的除臭、抗菌裝置18,使其發生臭氧,對流入切換室5的冷氣進行抗菌處理,同時驅動設置于冷氣流出路的臭氧處理裝置19,對臭氧進行分解處理,使對人體有害的臭氧無害化。另外,此時,由于所產生的臭氧以含在冷氣中的狀態供給到切換室5內,因此切換室5內充滿臭氧,因此能夠防止切換室5的空氣或蔬菜表面的霉等雜菌繁殖。因此,能夠維持以比較高的冷藏溫度保存的低溫敏感性水果的鮮度,另一方面,以切換室5內的臭氧濃度為O. 005ppm以下的方式設定除臭、抗菌裝置18的臭氧發生量,不會影響敞開了切換室5的門9的使用者,并且感覺不到臭氧臭。另外,目前,具有強氧化作用的臭氧用于冷藏庫等的除菌及防霉等。例如,專利文獻2記載的間歇制冷式冷藏庫的貯藏室是通過在其它室設置蒸發器(冷卻器)和送風單元,且用送風單元將由蒸發器冷卻后的空氣吹送到貯藏室,來冷卻貯藏室。因此,貯藏室內的空氣強制地流動,通過在該氣流中發生臭氧,遍及貯藏室整體進行除菌及抗菌。專利文獻I :(日本)特許第3920064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1 - 91146號公報但是,在上述現有冷藏庫中,存在有時不能高效地供給臭氧之類的問題。S卩,在上述現有構成中,對于由設置于將所流入路的除臭、抗菌裝置18發生的低濃度的臭氧而言,由于僅依存于冷氣流而移動,因此難以擴散到貯藏室內整體。當臭氧擴散到貯藏室內部而臭氧濃度不均勻時,不能提高貯藏室內部的保存物的功能性。·另外,在貯藏室的空氣流動的狀態下發生臭氧時,臭氧會向其它室流出,因此臭氧濃度變薄,相反,在貯藏室的空氣不流動的狀態下發生臭氧時,臭氧不會向其它室流出,因此臭氧濃度變濃。認為即使貯藏室內的臭氧濃度因這種貯藏室的冷卻狀態而變化,也可以得到殺菌及抗菌的一定效果,但該臭氧的濃度變化超常的效果會大大妨礙分解例如農藥等化學物質,發現臭氧濃度的穩定化是極其重要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考慮上述現有課題而開發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高效地將臭氧供給到貯藏室內部的食品貯藏庫。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之一方式的食品貯藏庫包括形成貯藏食品的貯藏室的貯藏箱;開關所述貯藏箱的門;和產生向所述貯藏室供給的臭氧的臭氧產生裝置,所述貯藏室被劃分為多個收納區域,并且向所述多個收納區域中最大的收納區域排放由所述臭氧產生裝置產生的臭氧。據此,通過使臭氧擴散到貯藏室內部,能夠使臭氧濃度均勻化,能夠高效地提高貯藏室內部的保存物的功能性。由此,能夠將臭氧高效地供給到貯藏室內部。另外,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之一方式的食品貯藏庫包括形成貯藏食品的貯藏室的貯藏箱;開關所述貯藏箱的門;具備壓縮機、冷凝器、減壓器而形成一連串的制冷劑流路的冷凍循環;產生向所述貯藏室供給的臭氧的臭氧產生裝置;賦予所述貯藏室內的環境以變化的庫內環境設定單元;和通過所述庫內環境設定單元的動作控制所述臭氧產生裝置的動作的控制部。據此,臭氧產生裝置能夠根據冷藏庫的貯藏室內的環境變化可變控制臭氧產生裝置的運轉率,即使在貯藏室內的環境發生了變化的情況下,也可穩定地維持臭氧濃度。由此,能夠將臭氧高效地供給到貯藏室內部。本專利技術由于能夠將臭氧高效地供給到貯藏室內部,因此可提供更高質量的食品貯藏庫。附圖說明圖I是表示實施方式I的食品貯藏庫的正面圖;圖2是實施方式I的食品貯藏庫的縱剖面圖;圖3是實施方式I的隔離單元的正面圖;圖4A是表示實施方式I的食品容器及蓋的縱剖面圖;圖4B是圖4A的蓋的立體圖;圖5是實施方式I的蓋的通過孔的剖面圖;圖6是裝設有現有臭氧產生裝置的冷藏庫的概要構成圖;圖7是表示實施方式2 - I的食品貯藏庫的正面圖; 圖8是實施方式2 - I的食品貯藏庫的縱剖面圖;圖9是表示實施方式2 - I的食品貯藏庫的控制系統的方框圖;圖10是從下方看實施方式2 - I的隔離單元的立體圖;圖11是表示實施方式2 - I的壓縮機及送風單元實現的臭氧產生裝置的運轉率的圖;圖12是表示實施方式2 - I的送風單元及氣溫實現的臭氧產生裝置的運轉率的圖;圖13是表示實施方式2 — 2的風門實現的臭氧產生裝置的運轉率的圖;圖14是表示實施方式2 — 3的門開關實現的臭氧產生裝置的運轉率的圖;圖15是實施方式3的食品貯藏庫的正面圖;圖16是實施方式3的食品貯藏庫的縱剖面圖;圖17是實施方式3的調節部件的部分剖面圖;圖18是實施方式3的冷藏庫蔬菜室的部分側剖面圖;圖19是表示實施方式3的食品容器及蓋的圖;圖20是裝設有現有臭氧產生裝置的冷藏庫的概要構成圖;圖21是表示實施方式4 - I的食品貯藏庫的正面圖;圖22是實施方式4 - I的食品貯藏庫的縱剖面圖;圖23是實施方式4 - I的調節部件的部分剖面圖;圖24是實施方式4 - I的冷藏庫蔬菜室的部分側剖面圖;圖25是表示實施方式4-1的食品容器及蓋的圖;圖26是表示實施方式4 一 2的冷藏庫的立體圖;圖27是表示實施方式4 一 2的冷藏庫的縱剖面圖;圖28是表示實施方式4 一 2的冷藏庫保存盒的部分側剖面圖;圖29是表示實施方式4 一 2的功能調節部件的剖面圖;圖30是裝設有現有臭氧產生裝置的冷藏庫的概要構成圖;圖31是表示實施方式5的食品貯藏庫的正面圖;圖32是實施方式5的食品貯藏庫的縱剖面圖;圖33是從下方看實施方式5的隔離單元的立體圖;圖34是表不實施方式5的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及蓋的立體圖;圖35A是實施方式5的透過孔的剖面圖;圖35B是實施方式5的調節孔的剖面圖36A是表示實施方式5的設置于第一容器的流出孔的變化的立體圖;圖36B是表示實施方式5的設置于第一容器的流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食品貯藏庫,其特征在于,具備:形成貯藏食品的貯藏室的貯藏箱;開關所述貯藏箱的門;產生向所述貯藏室供給的臭氧,并設置于所述貯藏箱的天井部的臭氧產生裝置;以及配置于所述貯藏室的內部上部并可接收所述臭氧的位置,且在下方具有流出臭氧的流出孔的第一容器。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瀬惠一,上野孝浩,大島淳宏,佐佐木正人,湯淺雅司,森內利幸,鈴木久美子,西畠秀男,塚本普文,近藤淑子,本田公康,石川文雄,
申請(專利權)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