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閥門的閥座組件。該閥門具有閥體(1)和形成在該閥體(1)中的閥門通道。該閥座組件安裝在該閥體(1)上并且包括面向該閥門通道的第一彈性金屬壁(7)、與第一彈性金屬壁(7)對置的且面向該閥體(1)的第二彈性金屬壁(8)和在第一彈性金屬壁(7)和第二彈性金屬壁(8)之間限定出的與周圍環境隔絕的壓力流體腔(11),該壓力流體腔(11)具有用于與壓力流體源可控地流體連通的壓力流體通道(12),第一彈性金屬壁(7)被構造成在該壓力流體腔(11)被供應壓力流體的情況下朝該閥門通道的中心方向彈性變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密封領域,尤其是涉及閥門如蝶閥領域,具體地說,本專利技術涉及蝶閥中的閥座組件。
技術介紹
在現有的閥門中,尤其在蝶閥如普通蝶閥、單偏心或雙偏心蝶閥中,密封問題是特別值得關注的。為了能夠提供更高的密封性,現有技術對此做出許多改進,一種重要的改進是采用彈性閥座并使閥座的內徑比蝶板的外徑小,從而在閥座和蝶板的密封結構之間形成緊壓,以改善密封效果。例如,在中國技術專利ZL200620056191.4中公開一種U形彈性密封閥座體,其通過U形密封圈與蝶板形成緊壓密封,從而提供緊壓密封。但是,這些密封形式所能提供的密封力是給定的,而且為了提供緊壓效果,需要閥座內徑小于蝶板外徑,從而在多次使用之后,容易造成閥座和蝶板的密封結構迅速磨損,密封效果迅速下降,甚至 造成密封副損壞。為此,仍希望有一種能夠提供可控的主動密封,而且在有效延長密封副的壽命情況下仍能提供理想密封效果的閥座。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能至少部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閥座組件、蝶閥。在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案中,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閥門的閥座組件。該閥門具有閥體和形成在該閥體中的閥門通道。該閥座組件安裝在該閥體上并且包括面向該閥門通道的第一彈性金屬壁、與第一彈性金屬壁對置的且面向該閥體的第二彈性金屬壁和在第一彈性金屬壁和第二彈性金屬壁之間限定出的與周圍環境隔絕的壓力流體腔,該壓力流體腔具有用于與壓力流體源可控地流體連通的壓力流體通道,第一彈性金屬壁被構造成在該壓力流體腔被供應壓力流體的情況下朝該閥門通道的中心方向彈性變形。優選地,該第一彈性金屬壁構造成在壓力流體從該壓力流體腔排出情況下至少部分恢復至初始尺寸。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該第二彈性金屬壁構造成在壓力流體腔被供應壓力流體的情況下朝閥體方向彈性變形。優選地,當壓力流體從該壓力流體腔排出時該第二彈性金屬壁至少部分恢復其初始尺寸。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優選的實施例,該閥座組件構造成環狀,且所述第一彈性金屬壁和第二彈性金屬壁分別構造成在軸向端彼此焊固的內環件和外環件。優選,第二彈性金屬壁具有用于螺紋緊固到該閥體的加厚部,該壓力流體通道設置在該加厚部中,并且該第一彈性金屬壁在與該壓力流體通道對置的部位處也具有加厚部。壓力流體優選包括空氣、氮氣或液壓油。所述彈性金屬優選地包括不銹鋼、銅或合金材料,如蒙乃爾合金。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案,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蝶閥,包括閥體,其包括閥門通道和根據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閥座組件,所述閥座組件緊固在所述閥體上并限定出閥座面;蝶板組件;和驅動機構,其包括驅動器和閥桿,該蝶板組件固連到該閥桿上并能在該閥桿的驅動下繞該閥桿軸線樞轉以相應地位于阻擋該閥門通道的閉合位置和允許介質流通過該閥門通道的打開位置,其中,所述閥座組件構造成當蝶板組件處于閉合位置時,該閥座組件構造成能通過第一彈性金屬壁朝閥門通道中心方向的變形來擠壓該蝶板組件以配合形成密封該閥門通道的密封面。根據一個優選實施例,所述閥座組件在第一彈性金屬壁朝閥門通道中心方向變形時在形成密封面部位的內徑小于所述蝶板組件未被擠壓時的外徑,且在第一彈性金屬壁至少部分恢復其初始尺寸時在形成該密封面部位的內徑大于或等于所述蝶板組件未被擠壓時的外徑。根據一種優選構造,所述閥體還包括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彈性金屬壁之下的凹面,以至少部分容納所述第二彈性金屬壁的變形。優選地,所述蝶閥還包括用于監測所述蝶板組件位于閉合位置且控制所 述壓力源向所述壓力流體腔供應壓力流體的監控機構。根據又一方案,提供一種蝶閥,包括閥體,其包括閥門通道和根據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閥座組件,所述閥座組件緊固在所述閥體上并限定出閥座面;蝶板組件;和閥桿,該蝶板組件固連到該閥桿上并能在該閥桿的驅動下繞該閥桿樞轉以相應地位于阻擋該閥門通道的閉合位置和允許介質流通過該閥門通道的打開位置;其中,所述閥座組件構造成在蝶板組件處于閉合位置情況下通過第一彈性金屬壁朝閥門通道中心方向的彈性變形使得所述閥座面擠壓該蝶板組件以相互配合形成密封該閥門通道的密封面。優選地,所述蝶板組件具有未被閥座面擠壓時的標稱外徑,閥座組件在第一彈性金屬壁彈性變形時在形成密封面部位的內徑小于該蝶板組件的標稱外徑,且該閥座組件在第一彈性金屬壁未彈性變形時在形成密封面部位的內徑大于或等于所述蝶板組件的標稱外徑。更優選地,所述閥體還包括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彈性金屬壁之下的用于至少部分容納所述第二彈性金屬壁的彈性變形的凹面。優選,所述閥體具有用于所述閥座組件安置的臺肩。根據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所述蝶閥還包括用于監測所述蝶板組件位于閉合位置且控制所述壓力源向所述壓力流體腔供應壓力流體的監控機構。本專利技術所帶來的技術效果包括如下的一種或多種提供可控的主動密封的密封面從而實現更好的密封效果;減小蝶板的啟閉力;減少密封面在大量啟閉情況下的摩擦,即減少密封副的摩擦;可以使閥門用于不潔凈的閥門介質仍能提供良好的密封;可在高達550°溫度下工作。本專利技術的閥座組件應用相當廣泛,例如可以用于化工、石油、石化、水處理、制糖業、造紙業、冶金業、冷卻系統中的密封場合,尤其是安全密封場合下。例如其可用于分離閥或者汽輪機的安全閥。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來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其中圖I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用于雙偏心蝶閥中的閥座組件的一個實施例,圖2以局部放大剖視圖形式示出圖I中的閥座組件。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和圖2顯示了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思想的用于雙偏心蝶閥的閥座組件的優選實施例。如圖I總體所示,顯示了帶有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閥座組件的雙偏心蝶閥。該雙偏心蝶閥具有閥體1,該閥體I限定出閥體通道孔2,且環形的閥座組件通過螺紋緊固在該閥體I上,具體而言在該閥體通道孔2的內壁上的臺肩中,從而該閥座組件所限定出的閥座孔和該閥體通道孔2共同限定出該雙偏心蝶閥的閥門通道。此外,該蝶閥還包括蝶板組件4和閥桿3。蝶板組件例如可包括蝶板、壓板和密封圈(例如彈性密封圈),在本專利技術中蝶板組件的結構并不是重點,因此不對其細節過多詳述。蝶板組件4固連到閥桿3上并能在該閥 桿3的驅動下繞該閥桿軸線樞轉(例如圖I中虛線所顯示的路徑L)以相應地位于至少大致阻擋該閥門通道的閉合位置(圖I中實線所顯示的蝶板組件4)和允許介質流通過該閥門通道的打開位置(圖I中點劃線所顯示的蝶板組件4’)。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蝶閥中,在閉合位置中的蝶板組件與現有技術中有所不同,即本專利技術的蝶板組件在閉合位置中時,該蝶板組件(其密封圈)不必與未變形的閥座相匹配形成密封面,而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閥座組件在壓力流體作用下變形(膨脹)而使得其閥座面向閥門通道中心變形從而擠壓蝶板組件例如密封圈,從而與之相匹配形成密封副(如附圖所示的實施例)。盡管不那么優選,但是根據本專利技術的蝶閥也不排除這種情況,即只要蝶板組件轉到其閉合位置,閥座面即與密封圈形成初步的密封面(密封副),然后通過施加壓力流體使得閥座組件膨脹從而在閥座和蝶板之間形成進一步加緊的密封副。接下來,將結合圖I和圖2詳細描述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閥座組件。該閥座組件構造成閥座環形式,且其包括面向閥門通道側的第一彈性金屬壁(也稱作內環件)7和面向閥體側的第二彈性金屬壁(也稱作外環件)8。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彈性金屬壁和第二彈性金屬壁是由彈性金屬制成,例如不銹鋼和/或銅,以及本領域可以想到的任何合適的彈性金屬,可以想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閥門的閥座組件,該閥門具有閥體(1)和形成在該閥體(1)中的閥門通道,其特征是,該閥座組件安裝在該閥體(1)上并且包括面向該閥門通道的第一彈性金屬壁(7)、與第一彈性金屬壁(7)對置的且面向該閥體(1)的第二彈性金屬壁(8)和在第一彈性金屬壁(7)和第二彈性金屬壁(8)之間限定出的與周圍環境隔絕的壓力流體腔(11),該壓力流體腔(11)具有用于與壓力流體源可控地流體連通的壓力流體通道(12),第一彈性金屬壁(7)被構造成在該壓力流體腔(11)被供應壓力流體的情況下朝該閥門通道的中心方向彈性變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杰,
申請(專利權)人:孫杰,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