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分離
,涉及一種純化恩拉霉素粗品的方法。
技術介紹
恩拉霉素(enramycin)又名恩來霉素、恩霉素、安來霉素、持久霉素,是由放線菌(Streptomyces fungicidicus)發酵而得,是不飽和脂肪酸與十幾種氨基酸結合的多肽類抗生素,是其鹽酸鹽形式應用。對革蘭氏陽性菌有顯著抑菌作用,主要阻礙細菌細胞壁的合成。敏感細菌有金黃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檸檬色葡萄球菌、釀膿鏈球菌等。而肺炎球菌、枯草桿菌、炭疽桿菌、破傷風梭菌、肉毒梭菌、產氣莢膜梭菌亦較敏感。白色或微黃白色粉末(粗品呈灰色或灰褐色的粉末,有特臭)。234 238°C分解,易溶于稀鹽酸、微溶于水、甲醇、乙醇,不溶于丙酮。恩拉霉素對革蘭氏陽性菌有很強的活性,特別是對腸內的有害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抑制力很強。長期使用后不容易產生抗藥性,因它改變了腸道內的細菌群,所以對飼料中營養成分的利用效果好,可以促進豬、雞增重和提高飼料轉化率。 為了避免由于抗生素的濫用引起耐藥菌株大量繁殖或使藥物在畜產品中的殘留量增大,對畜禽生長及人體健康造成直接危害,應用畜禽專用的抗生素飼料添加劑已迫在眉睫。由于恩拉霉素具有優良的促生長和改善飼料利用率的作用,恩拉霉素內服極不易被吸收,藥物主要通過糞便排出體外。因此被世界上許多國家推薦作為抗生素促生長劑。市場上主要的應用形式將產生恩拉霉素的發酵液直接離心或壓濾形成菌絲體,再將菌絲體混合入飼料中。這種方法雖然省去了提純的步驟,但是會造成恩拉霉素效價低,用量大的問題,不利于動物飼料的精細化制備和控制。因此,需要一種能夠低成本且高效率制備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恩拉霉素粗品的制備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取產生恩拉霉素的鏈霉菌發酵液,用鹽酸溶液將發酵液調整至pH值為3.0?5.0;步驟2,向發酵液中加入與發酵液等體積的極性有機溶劑,攪拌并浸泡1?3h,得浸出液;步驟3,對步驟2處理得到的浸出液進行固液分離出濾液和濾渣,收集濾液;步驟4,向步驟3中獲得的濾液中加入1?3倍濾液體積的純水,通過聚醚砜超濾膜,截留分子量為30KD,收集超濾膜濾出液;步驟5,將步驟4中的膜濾出液通過截留分子量為5KD的聚醚砜納濾膜或聚酰胺納濾膜,收集該一次納濾膜濾出液;步驟6,將一次納濾膜濾出液通過截留分子量為1KD的聚醚砜納濾膜或聚酰胺納濾膜,當未通過該納濾膜的截留液體積縮小至步驟2浸出液體積的1/50至1/80時,收集截留液;步驟7,先向截留液加入無水甲醇或無水乙醇,無水甲醇或無水乙醇的用量為截留液體積的2?5倍;再向截留液加入甲基叔丁基醚或乙醚,甲基叔丁基醚或乙醚的用量為截留液體積的2?8倍,攪拌1?10分鐘后靜置;步驟8,分離并干燥步驟7中的析出物。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