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輸送設備和打印機。輸送設備包括:供給單元,用于轉動支撐以卷筒狀纏繞薄片的卷筒構件并且從卷筒構件供給薄片;馬達,用于轉動卷筒構件;輥對,用于在夾持從供給單元供給的薄片的同時輸送薄片;以及控制單元,用于在利用停止的輥對夾持薄片的情況下通過驅動馬達而在卷筒構件上卷取薄片時,根據與薄片相關的薄片信息來設置馬達的轉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用于輸送卷筒狀的薄片的輸送設備。
技術介紹
在配備有輸送設備的圖像記錄設備(打印機)中,將圖像和文字記錄在從卷筒薄片引出的連續薄片上。在該打印機中,為了進行記錄而利用輸送輥重復輸送和停止薄片,并且在停止薄片時利用從用于在與輸送方向相交的方向上進行掃描的記錄頭所排出的墨來進行記錄。在這種設備中,金屬軸穿過纏繞有連續薄片的卷筒構件的轉動中心,并且卷筒構件經由金屬軸可轉動地設置在打印機中。在該金屬軸的軸芯,設置用于施加制動力的轉矩限制器。隨著卷筒薄片的輸送,將恒定的反張力施加至卷筒薄片(參見日本特開·2005-096987)。在打印機中,當利用輸送輥將卷筒薄片引出記錄所需的長度時,纏繞有卷筒薄片的卷筒構件由于其慣性重量可能繼續轉動一段時間。在該情況下,從卷筒構件過量地引出卷筒薄片,導致在卷筒薄片中生成松弛。松弛量根據卷筒構件的慣性重量和輸送輥的圓周速度而變化。卷筒構件的慣性重量越大,以及卷筒構件的圓周速度越高,從卷筒構件引出的卷筒薄片中所生成的松弛越大。在卷筒薄片在緊挨在輸送操作之后松弛很大的情況下,在下一輸送操作時,在卷筒薄片中不生成張力。然后,隨著卷筒薄片的輸送,松弛逐漸減少。在松弛消除的瞬間,生成在與卷筒薄片的輸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大張力。在該輸送期間,在卷筒薄片中再次生成松弛。另一方面,在緊挨在輸送操作開始后的松弛小的情況下,在下一輸送操作期間,松弛消除,并且在與卷筒薄片的輸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生成大的張力。因此,卷筒薄片中的松弛根據卷筒構件的慣性重量和圓周速度而變化。每次進行輸送操作時,作用于卷筒薄片上的張力改變。作用于卷筒薄片上的張力的這種改變影響了卷筒薄片的輸送精度。在卷筒薄片的張力大的情況下,在輸送操作期間,輸送輥上的卷筒薄片的滑移增大,并且卷筒薄片的輸送量減小與該滑移相對應的量。即使張力大,在張力恒定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將預定的固定校正值添加至進給量來防止實際進給量的變化。然而,在輸送操作中在卷筒薄片中生成松弛的情況下,張力針對各輸送操作而改變,從而難以利用預定校正值來校正進給量,這導致進給精度的劣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了以下打印機其基于在利用輸送輥輸送薄片后卷筒薄片可能生成的松弛的估計長度,在開始輸送操作之前以與估計松弛長度相對應的量來反繞卷筒薄片(參見日本特開2008-155417)。通過在開始輸送操作之前消除卷筒薄片的松弛,可以減小輸送操作期間所生成的張力的變化,從而可以通過以預定校正值對進給量進行校正來確保所需的進給精度。然而,在日本特開2008-155417所論述的結構中,當反繞卷筒薄片以去除來自卷筒薄片的松弛時,施加固定的反繞力。因而,在卷筒薄片光滑的情況下,在去除了松弛之后,卷筒薄片在輸送輥上滑移。結果,在輸送輥和夾持輥之間保持的卷筒薄片的夾持位置可能偏移。在該情況下,在針對記錄頭的各往復操作所記錄的圖像之間的接合部處出現無圖像的區域,從而在所記錄的圖像中生成白色條紋。此外,在薄片剛性高的情況下,不能充分地去除松弛,并且在下一輸送操作時,產生由于松弛所引起的反張力,從而在某些情況下,由于輸送不足而在圖像之間的接合部處生成黑色條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標是提供一種能夠在消除薄片中所生成的松弛的同時抑制輸送輥和薄片之間的滑移的生成、從而可以進行滿意的輸送操作的輸送設備。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方面,提供一種輸送設備,包括供給單元,用于以能夠轉動的方式支撐以卷筒狀卷繞有薄片的卷筒構件,并且從所述卷筒構件供給所述薄片;馬達,用于轉動所述卷筒構件;輥對,用于在夾持從所述供給單元供給的薄片的同時輸送所述薄片;以及控制單元,用于在利用停止的所述輥對夾持所述薄片的情況下通過驅動所述馬達而在所述·卷筒構件上卷取所述薄片時,根據與所述薄片相關的薄片信息來設置所述馬達的轉矩。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其它方面,提供一種具有用于在由上述的輸送設備的輥對所輸送的薄片上進行打印的打印單元的打印機。根據本專利技術,在消除薄片中所生成的松弛的情況下,可以抑制輸送輥和薄片之間的滑移的生成,從而可以進行滿意的輸送操作。通過以下參考附圖對典型實施例的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將變得明顯。附圖說明包含在說明書中并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示出本專利技術的典型實施例、特征和方面,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圖I是示意性示出根據第一典型實施例的噴墨打印機的結構的立體圖。圖2是示出根據第一典型實施例的噴墨打印機的卷筒薄片安裝結構的立體圖。圖3是根據第一典型實施例的噴墨打印機的示意截面圖。圖4是示意性示出根據第一典型實施例的卷筒薄片進給單元和輸送單元的平面圖。圖5是示出第一典型實施例中的卷筒薄片輸送操作的控制系統的框圖。圖6是示出第一典型實施例中的進給單元和輸送單元處的卷筒薄片的負載、輸送速度和薄片松弛量之間的關系的圖。圖7是示出根據卷筒薄片的種類、寬度大小和卷筒構件的卷繞直徑而供給至進給馬達的電流的值的圖。圖8是示出第一典型實施例中的操作過程的流程圖。圖9是示出第一典型實施例中的低頻(LF)輥的輸送速度、卷筒構件的輸送速度和薄片松弛量之間的關系的圖。圖10是示出根據薄片的種類而供給至進給馬達的電流的值的圖。圖11是示出第二典型實施例中的操作過程的流程圖。圖12是示出第二典型實施例中的LF輥的輸送速度、卷筒構件的輸送速度和薄片松弛量之間的關系的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參考附圖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各種典型實施例、特征和方面。 以下將參考圖f 3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典型實施例。圖I是根據第一典型實施例的用于對薄片進行打印的噴墨打印機的立體圖。圖2是根據第一典型實施例的噴墨打印機的卷筒薄片安裝結構的立體圖。圖3是示意性示出噴墨打印機的截面圖。如圖I所示,在根據本典型實施例的噴墨打印機I (以下稱為打印機I)中,使用作為以卷筒狀卷繞的連續薄片的卷筒薄片R來作為薄片。在本典型實施例中,將卷筒狀的連續薄片R稱為卷筒構件Ro。從卷筒構件Ro引出薄片R。本典型實施例的打印機I配備有用于將圖像等記錄在薄片R上的記錄單元3、作為用于從卷筒構件Ro供給薄片R的供給單元的進給單元、以及用于將從進給單元供給的薄片R輸送至記錄單元3的輸送單元。進給單元可轉動地支撐卷筒構件Ro,并且具有用于使轉動構件Ro轉動的卷筒馬達。輸送單元具有用于在夾持薄片R的情況下輸送薄片R的LF輥9、用于與LF輥9協作來夾持薄片的夾持輥10、以及作為轉動LF輥9的輸送馬達的LF馬達,其中,LF輥9和夾持輥10構成輸送輥對。通過使用LF輥,輸送單元進行從進給單元至記錄單元3的、重復進行薄片R的輸送和停止的間歇輸送。此外,打印機I配備有用于控制卷筒馬達和LF馬達的驅動的下述控制單元。輸送設備配備有根據本典型實施例的進給單元和輸送單元,因此,嚴格地說,應該將該輸送設備稱為進給輸送設備。然而,為了方便,將其簡稱為輸送設備。首先,將說明根據本典型實施例的噴墨打印機I中設置卷筒薄片R的操作。如圖2所示,卷筒薄片R的卷筒構件Ro由穿過位于卷繞中心的圓筒狀紙管S的卷軸32支撐。在卷軸32的一端,設置用于保持卷筒構件Ro的基準側卷筒薄片保持件30。將基準側卷筒薄片保持件30的基準側接合部31插入紙管S,并且通過彈性力與紙管S的內壁徑向接合,從而將卷筒構件Ro固定至基準側卷筒薄片保持件30。基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輸送設備,包括:供給單元,用于以能夠轉動的方式支撐以卷筒狀卷繞有薄片的卷筒構件,并且從所述卷筒構件供給所述薄片;馬達,用于轉動所述卷筒構件;輥對,用于在夾持從所述供給單元供給的薄片的同時輸送所述薄片;以及控制單元,用于在利用停止的所述輥對夾持所述薄片的情況下通過驅動所述馬達而在所述卷筒構件上卷取所述薄片時,根據與所述薄片相關的薄片信息來設置所述馬達的轉矩。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菊池哲雄,新莊亮哉,五十嵐勇樹,田波治彥,丸山遼平,現田心,若山直樹,
申請(專利權)人:佳能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