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實心轉子結構,屬于永磁同步電動機技術領域。磁極鐵芯與磁軛套筒是通過彼此接觸面上所開設的軸向槽和所具有的突起部分進行固定的,所述軸向槽和突起部分具有相配合的形狀并均沿轉子的轉軸軸向設置;所述軸向槽設置在磁極鐵芯內表面或者磁軛套筒的外表面上,相應地,所述突起部分設置在磁軛套筒的外表面或者磁極鐵芯內表面上;磁極鐵芯與磁軛套筒安裝到位后所述突起部分位于相配合的軸向槽的內部;并且所述軸向槽的底部寬度大于該槽的開口寬度;所述突起部分的頂部寬度大于底部寬度。本結構具有接觸面大、抗變形能力強、定位準確、連接強度大等特點,有良好的高壓永磁電機生產、制造推廣前景。(*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永磁同步電動機的實心轉子磁極結構,屬于永磁同步電動機
技術介紹
本技術旨在解決實心轉子大中型高壓永磁同步自起動電動機存在磁軛套筒與磁極鐵芯原有連接方式在加工制造和使用過程中存在接觸面小、定位不準、磁軛套筒與磁極鐵芯連接強度需增加零件才能保證的問題。已有的解決該問題的技術是在磁軛套筒內表面等距截面方向開環形槽,并在徑向環形槽內均勻開n(n為電機極數)個過孔,連接螺栓通過過孔與其對應位置的磁極鐵芯每一極螺孔進行緊固連接,使磁極鐵芯和磁軛套筒組成一體。為增加整體結構在運行時的強度,又在轉子兩端面加裝了八字銷釘或圓柱銷。原有技術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I、磁極鐵芯在分辦加工完成后,由于加工應力集中于內徑表面,所以在加工完放置過程中內徑產生了形變,使得磁極鐵芯內表面與磁軛套筒外表面接合面由面貼合變成了線接觸。2、加工八字銷釘孔或圓柱銷孔是在環形槽內用螺栓將磁極鐵芯和磁軛套筒連接為一體以后,由于螺栓是通過磁軛套筒過孔與磁極鐵芯連接在一起的,所以在后續工序加工時容易引起磁極鐵芯各瓣相對位置變化,影響后續加工精度。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的缺陷,為了解決實心轉子大中型高壓永磁同步自起動電動機存在磁軛套筒與磁極鐵芯原有連接方式在加工制造和使用過程中存在接觸面小、定位不準、磁軛套筒與磁極鐵芯連接強度需增加零件才能保證的問題,提出一種實心轉子磁極結構。一種實心轉子磁極結構,包括磁極鐵芯和磁軛套筒,其中磁極鐵芯安裝在磁軛套筒的外表面上,磁極鐵芯與磁軛套筒是通過彼此接觸面上所開設的軸向槽和所具有的突起部分進行固定的,所述軸向槽和突起部分具有相配合的形狀;所述軸向槽沿轉子的轉軸軸向設置在磁極鐵芯內表面或者磁軛套筒的外表面上,相應地,所述突起部分沿轉子的轉軸軸向設置在磁軛套筒的外表面或者磁極鐵芯內表面上;磁極鐵芯與磁軛套筒安裝到位后所述突起部分位于相配合的軸向槽的內部;并且所述軸向槽的底部寬度大于該槽的開口寬度;所述突起部分的頂部寬度大于底部寬度;作為優選的方案,磁極鐵芯和磁軛套筒通過軸向槽和相應突起部分安裝到位后,磁極鐵芯的每一極與磁軛套筒之間還通過軸向固定機構連接,用于限制磁極鐵芯軸向位置,使得二者不會發生軸向相對移動。作為優選的方案,磁極鐵芯的每一極內表面設置I個或I個以上的所述軸向槽或突起部分;當磁極鐵芯的每一極設置有I個以上的所述軸向槽或者突起部分時,所述的軸向槽或者突起部分應彼此平行;作為優選的方案,軸向槽的深度應保證當磁鋼裝配入磁極鐵芯后,軸向槽不影響磁力線的分布;作為優選的方案,一個實心轉子中,突起部分的數量與軸向槽的數量相等;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的軸向槽可以是燕尾槽或倒T形槽等;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的軸向槽的底部是平面;作為優選的方案,所述軸向槽沿著轉軸軸向開設在磁極鐵芯每一極的內表面,SP與磁軛套筒所接觸的面;所述突起部分位于磁軛套筒的外表面,所述突起部分的形狀均與待安裝到該位置的磁極鐵芯的每一極內表面所開設的軸向槽相配合;磁極鐵芯的每一極內表面開設所述軸向槽的數量為I個或I個以上;當磁極鐵芯的每一極開設的軸向槽的數量為I個以上時,所述的軸向槽應彼此平行;磁極鐵芯和磁軛套筒通過軸向槽和相應突起部分進行連接,連接后所述的突起部分位于相配合的軸向槽的內部并應使二者接觸面盡量吻合,確保連接后磁極鐵芯在轉軸的徑向方向上不會脫離磁軛套筒。所述轉子結構的裝配方法為磁極鐵芯分瓣加工完成后,將磁極鐵芯每一極從磁軛套筒的端面開始,使二者上開設的軸向槽對準相配合的突起部分并將突起部分插入軸向槽中,然后沿著轉子轉軸軸向推動磁極鐵芯,使二者安裝到位。進一步地,所述軸向固定機構為銷釘,當磁極鐵芯和磁軛套筒通過軸向槽和相應突起部分安裝到位后,采用銷釘分別將磁極鐵芯的每一極與磁軛套筒的兩端面固定;用于限制磁極鐵芯軸向位置,使得二者不會發生軸向相對移動。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提出的結構,對比已有技術,能夠解決實心轉子大中型高壓永磁同步自起動電動機存在磁軛套筒與磁極鐵芯原有連接方式在加工制造和使用過程中存在接觸面小、定位不準、磁軛套筒與磁極鐵芯連接強度需增加零件才能保證的問題,此實心轉子結構具有接觸面大、抗變形能力強、定位準確、連接強度大等特點,有良好的高壓永磁電機生產、制造推廣前景。附圖說明圖I為所述磁軛套筒結構圖,其中(a)為磁軛套筒左視圖,(b)為磁軛套筒A-A剖視圖;圖2為所述磁軛套筒實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所述磁極鐵芯每一極的結構圖,其中(a)為磁極鐵芯每一極的左視圖,(b)為磁極鐵芯的切向圖;圖4為所述磁極鐵芯每一極實體結構不意圖;圖5為所述本技術所述實心轉子磁極結構圖,其中(a)為實心轉子左視圖,(b)為實心轉子A-A剖視圖;圖6為本技術所述實心轉子結構圖;圖中,I-磁極鐵芯,2-磁軛套筒,3-銷釘。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加以詳細說明,同時也敘述了本技術技術方案解決的技術問題及有益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旨在便于對本技術的理解,而對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由于平面結構較 弧面結構加工應力小,抗變形能力強;楔形連接結構的定位性能和連接鋼強度也較大;同時磁軛套筒一般為輕質隔磁材料硬度較低,在加工內表面環形槽時效率低下;在原有螺栓連接過程中由于空間狹小,存在操作不便,安裝效率低等問題;所以本裝置采用了如實施例和附圖所示的結構形式,來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加工制造工藝和使用的可靠性。本轉子磁極結構主要應用于實心轉子大中型高壓永磁同步自起動電動機生產、制造領域,電機電壓可用3KV、6KV、10KV,功率范圍200KW 1000KW。事實上,本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軸向槽可以位于磁極鐵芯內表面(相應的突起部分位于磁軛套筒外表面),也可以位于磁軛套筒外表面(相應的突起部分位于磁極鐵芯內表面),磁極鐵芯的每一極內表面上也可以同時具有沿轉子轉軸軸向設置的軸向槽和突起部分,只要磁極鐵芯與磁軛套筒二者是相配合的并能保證突起部分插入軸向槽后磁極鐵芯在轉軸的徑向方向上不會脫離磁軛套筒即可??紤]到加工難度,推薦采用在磁極鐵芯每一極的內表面開設軸向槽的方案(相應的突起部分位于磁軛套筒外表面),見附圖5和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該優選實施方式做詳細說明。一種實心轉子磁極結構,包括磁極鐵芯、磁軛套筒,其中磁極鐵芯,用于放置磁鋼,產生基波波形和起動渦流;磁軛套筒,用于連接轉軸和磁極鐵芯;所述磁極鐵芯每一極的內表面,即與磁軛套筒所接觸的面,沿著轉軸軸向均開設有軸向槽,所述軸向槽的底部寬度大于該槽的開口寬度;見附圖3和4。磁極鐵芯的每一極內表面開設所述軸向槽的數量為I個或I個以上;當磁極鐵芯的每一極開設的軸向槽的數量為I個以上時,所述的軸向槽應彼此平行;所述磁軛套筒的外表面一周上沿轉軸的軸向具有多個突起部分,見附圖I和2,所述突起部分的頂部寬度大于底部寬度,所述突起部分的形狀均與待安裝到該位置的磁極鐵芯的每一極內表面所開設的軸向槽相配合;突起部分的數量與軸向槽的數量相等;磁極鐵芯和磁軛套筒通過軸向槽和相應突起部分進行連接,連接后所述的突起部分位于相配合的軸向槽的內部并應使二者接觸面盡量吻合,確保連接后磁極鐵芯在轉軸的徑向方向上不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實心轉子磁極結構,包括:磁極鐵芯和磁軛套筒,其中磁極鐵芯安裝在磁軛套筒的外表面上,其特征在于,磁極鐵芯與磁軛套筒是通過彼此接觸面上所開設的軸向槽和所具有的突起部分進行固定的,所述軸向槽和突起部分具有相配合的形狀;所述軸向槽沿轉子的轉軸軸向設置在磁極鐵芯內表面或者磁軛套筒的外表面上,相應地,所述突起部分沿轉子的轉軸軸向設置在磁軛套筒的外表面或者磁極鐵芯內表面上;磁極鐵芯與磁軛套筒安裝到位后所述突起部分位于相配合的軸向槽的內部;并且所述軸向槽的底部寬度大于該槽的開口寬度;所述突起部分的頂部寬度大于底部寬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有生,王志林,郜戍琴,王躍軍,孫莉,
申請(專利權)人:山西北方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