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揭露了一種微型馬達轉子鐵芯不平衡校正結構,包括由多個沖片疊加而成的沖片疊件以及一轉子軸,所述轉子軸穿過沖片疊件的中心孔并與沖片疊件鉚接,所述沖片疊件平均分為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以轉子軸為中心,所述沖片疊件的第一段相對第二段朝一個方向旋轉有120度,所述第三段相對第二段朝反方向旋轉有120度,如此,使得沖片疊件均分三段的中心孔的不同心應力釋放,從而使得轉子軸彎曲部位得以校正,且使原本存在一個方向偏心的沖片疊件的偏心量均分布為三個分別相差方向為120度角的位置,從而解決了因為沖片疊件同一方向偏心量所帶來的馬達轉子鐵芯不平衡而振動的問題,如此,即有效解決了馬達轉子鐵芯偏心不平衡的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微型馬達,特別是涉及一種微型馬達轉子鐵芯不平衡校正結構。背景·技術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產品對馬達的要求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汽車行業對馬達的振動要求相當嚴格。馬達的振動主要是由于轉子鐵芯偏心不平衡引起。馬達轉子鐵芯包括由多個同一角度疊加的沖片組成的沖片疊件以及穿過沖片疊件中心孔的轉子軸,轉子軸與沖片疊件通過鉚接設備將轉子軸穿過沖片疊件的中心孔進入,所有沖片相對轉子軸全部在同一個角度上,由于沖片是模具沖裁出來的,在外圓上存在同心度偏差,多片鉚接后偏差量更大,片數越多,外圓偏心越嚴重;鉚接過程中也會因設備與沖片的不同心,造成轉子軸入沖片后引起轉子軸彎曲,且是朝同一方向彎曲,而轉子軸彎曲和沖片外圓偏心是馬達產生振動的主要因素。目前改善轉子鐵芯不平衡的方法有一、增加法。即在轉子鐵芯偏心位置的正對面增加質量,來平衡轉子偏心,這種方法目前普遍使用在直徑Φ50πιπι以下的馬達上。二、去除法。即在轉子鐵芯偏心位置去除轉子本身的一部分,來平衡轉子偏心,這種方法目前普遍使用在直徑O50mm以上的馬達上。以上兩種方法在使用時,均需要設備先測定轉子鐵芯偏心位置,然后再進行加工(增加或去除),這樣,首先生產效率低下(200個/人/班),其次班產10000臺須50臺校動平衡設備,占地大,投資也大(約200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微型馬達轉子鐵芯不平衡校正結構,其能有效解決馬達轉子鐵芯偏心不平衡的問題,而且生產效率高,所需投資低、占地也小。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型馬達轉子鐵芯不平衡校正結構,包括由多個沖片疊加而成的沖片疊件以及一轉子軸,所述每一沖片都設置有中心孔,從而沖片疊件也形成有中心孔,所述轉子軸穿過沖片疊件的中心孔并與沖片疊件鉚接,所述沖片疊件平均分為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以轉子軸為中心,所述沖片疊件的第一段相對第二段朝一個方向旋轉有120度,所述第三段相對第二段朝反方向旋轉有120度。所述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每一段的沖片個數一致所述每一沖片包括一本體以及自本體往外均勻間隔延伸的三個T形延長部分。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因為沖片疊件均分成第一段、第二段與第三段,且第一段、第三段的反方向120度角旋轉,從而使得沖片疊件均分三段的中心孔的不同心應力釋放,從而使得轉子軸彎曲部位得以校正;而且使原本存在一個方向偏心的沖片疊件的偏心量均分布為三個分別相差方向為120度角的位置,從而解決了因為沖片疊件同一方向偏心量所帶來的馬達轉子鐵芯不平衡而振動的問題,也就是說,上述設計不但校正了轉子軸的直線度,而且解決了因為沖片疊件同一方向偏心量所帶來的馬達轉子不平衡而振動的問題,解決上述兩點,即有效解決了馬達轉子鐵芯偏心不平衡的問題,而且這種設計無需先測定轉子偏心位置再進行增加或去除加工,從而生產效率高,而且無需校動平衡設備,從而投資也小,占地也小。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微型馬達轉子鐵芯結構校正之后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馬達轉子鐵芯結構校正之后立體平面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微型馬達轉子鐵芯結構未校正之前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2所示,本技術微型馬達轉子鐵芯不平衡校正結構包括由多個沖片10疊加而成的沖片疊件I以及一轉子軸2,所述每一沖片10都設置有中心孔(圖未示),從而沖片疊件I也形成有中心孔,所述轉子軸2穿過沖片疊件I的中心孔并與沖片疊件I鉚接,所述沖片疊件I平均分為第一段11、第二段12以及第三段13,以轉子軸2為中心,所述沖片疊件I的第一段11相對第二段12朝一個方向旋轉有120度(如圖I箭頭A所示),所述第三段13相對第二段12朝反方向旋轉有120度(如圖I箭頭B所示)。在本實施中,所述每一沖片10包括一本體14以及自本體14往外均勻間隔延伸的三個T形延長部分15,即三個T形延長部分15相鄰兩個之間的夾角為120度。所述沖片疊件I平均分為第一段11、第二段12以及第三段13,即第一段11、第二段12、第三段13每一段的沖片個數一致。如圖I所示,馬達轉子鐵芯在未校正之前,所述沖片疊件I的所有沖片10都相對轉子軸2在同一個角度。在制作的時候,先將轉子軸2穿過沖片疊件I的中心孔并與沖片疊件I鉚接,此時所述沖片疊件I的所有沖片10都相對轉子軸2在同一個角度,然后將沖片疊件I均分成第一段11、第二段12、第三段13,將第一段11與第三段13以轉子軸2為中心,分別向反方各自旋轉120度(如圖I箭頭A、B所示)。這種設計的好處在于(I)因為沖片疊件I均分成第一段11、第二段12與第三段13,且第一段11、第三段13的各朝反方向120度角旋轉,從而使得沖片疊件I均分三段的中心孔的不同心應力釋放,從而使得轉子軸2彎曲部位得以校正;(2)沖片疊件I均劃分的第一段11、第二段12、第三段13,通過將第一段11、第三段13互相間由兩反方向120度角反向錯位重合后,使原本存在一個方向偏心的沖片疊件I的偏心量均分布為三個分別相差方向為120度角的位置,從而解決了因為沖片疊件I同一方向偏心量所帶來的馬達轉子鐵芯不平衡而振動的問題。也就是說,上述設計不但校正了轉子軸2的直線度,而且解決了因為沖片疊件I同一方向 偏心量所帶來的馬達轉子不平衡而振動的問題,解決上述兩點,即有效解決了馬達轉子鐵芯偏心不平衡的問題,而且這種設計無需先測定轉子偏心位置再進行增加或去除加工,從而生產效率高,而且無需校動平衡設備,從而投資也小,占地也小。權利要求1.一種微型馬達轉子鐵芯不平衡校正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個沖片疊加而成的沖片疊件以及一轉子軸,所述每一沖片都設置有中心孔,從而沖片疊件也形成有中心孔,所述轉子軸穿過沖片疊件的中心孔并與沖片疊件鉚接,所述沖片疊件平均分為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以轉子軸為中心,所述沖片疊件的第一段相對第二段朝一個方向旋轉有120度,所述第三段相對第二段朝反方向旋轉有120度。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型馬達轉子鐵芯不平衡校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每一段的沖片個數一致。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微型馬達轉子鐵芯不平衡校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沖片包括一本體以及自本體往外均勻間隔延伸的三個T形延長部分。專利摘要本技術揭露了一種微型馬達轉子鐵芯不平衡校正結構,包括由多個沖片疊加而成的沖片疊件以及一轉子軸,所述轉子軸穿過沖片疊件的中心孔并與沖片疊件鉚接,所述沖片疊件平均分為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以轉子軸為中心,所述沖片疊件的第一段相對第二段朝一個方向旋轉有120度,所述第三段相對第二段朝反方向旋轉有120度,如此,使得沖片疊件均分三段的中心孔的不同心應力釋放,從而使得轉子軸彎曲部位得以校正,且使原本存在一個方向偏心的沖片疊件的偏心量均分布為三個分別相差方向為120度角的位置,從而解決了因為沖片疊件同一方向偏心量所帶來的馬達轉子鐵芯不平衡而振動的問題,如此,即有效解決了馬達轉子鐵芯偏心不平衡的問題。文檔編號H02K1/2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微型馬達轉子鐵芯不平衡校正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個沖片疊加而成的沖片疊件以及一轉子軸,所述每一沖片都設置有中心孔,從而沖片疊件也形成有中心孔,所述轉子軸穿過沖片疊件的中心孔并與沖片疊件鉚接,所述沖片疊件平均分為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以轉子軸為中心,所述沖片疊件的第一段相對第二段朝一個方向旋轉有120度,所述第三段相對第二段朝反方向旋轉有120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永健,張亮,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甲艾馬達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