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提取道路瀝青混合料水浸出物的實驗裝置,以解決現有裝置不能在模擬瀝青道路內部動水壓等實際環境的條件,對瀝青混合材料中的水浸出物進行提取。裝置主要包括提取室和位于提取室下方的儲液室以及安裝于提取室中的施壓裝置,通過施壓裝置為待測試件提供模擬循環行車載荷將待測試件中的水浸出物提出,之后儲存于儲液室中。本裝置適用于道路環保工程,使用操作簡單,且能在準確模擬實際環境的條件,快速提取瀝青混合料試件中的水浸出物。(*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道路浙青混合料水中浸出物測試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提取道路浙青混合料水浸出物的實驗裝置。
技術介紹
近年來,浙青路面以其較好的彈性和韌性、無接縫、平整度好、行車舒適、耐磨抗滑、低噪聲、施工周期短等特點成為公路建設的主流;然而,在帶給人們舒適出行交通的同時,浙青路面浸出物對水體的潛在危害也引起廣泛關注。對于浙青混合料路面,為防治其浸出物對水體的污染,保證道路周圍水體安全,需要評價和檢驗浙青混合料浸出物,因此,需要采用專用的實驗裝置對浙青混合料的浸出物進行提取。目前,國內尚無一種專門針對道路浙青混合料水中浸出物提取裝置。道路浙青混合料水中浸出物提取實驗主要按照《歐洲185CEN/TC292標準》中規定的動態浸提實驗進行測定時,采用美國貝德福德制備的零頂空提取器,測試樣品顆粒要求小于4mm,浸提劑pH為4,液固比為10:1,攪拌速率為30rpm,攪拌時間為30min。該實驗方法主要針對小顆粒樣品,無法準確模擬浙青道路內部動水壓等實際環境,其實驗結果無法真實反應浙青道路浸出情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使用操作簡易,且符合實際環境的提取道路浙青混合料水浸出物的實驗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的提取道路浙青混合料水浸出物的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取待測試件水浸出物的提取室和位于提取室下方的儲放水浸出物的儲液室,所述提取室中安裝有用于向待測試件提供模擬循環行車荷載的施壓裝置,所述提取室的底部設有放置待測試件的帶孔隔板,在施壓裝置的壓制下,待測試件中的水浸出物通過帶孔隔板流入儲液室,所述儲液室的壁上設有出液口。所述施壓裝置包括安裝于提取室中的施壓活塞和活動式安裝于施壓活塞上的飛輪,所述施壓活塞上設有加水孔;所述飛輪在電機的驅動下轉動,通過施壓活塞為待測試件提供模擬行車荷載。所述施壓裝置進一步還包括一連桿,該連桿的一端活動式安裝于施壓活塞上,另一端活動式安裝于飛輪上。所述施壓活塞的底面上安裝有橡膠施壓塊,該橡膠施壓塊上相應地開設有加水孔。所述儲液室中安裝有攪拌器。所述儲液室的底部設有加熱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該裝置不但可以在模擬浙青道路內部動水壓的條件下,對待測試件中的水浸出物進行有效提取,同時具有使用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裝置結構示意圖。以下結合實施例與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參考圖1,遵循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該實施例的裝置包括提取罐I和用于提供模擬循環行車載荷的施壓裝置2 ;—帶孔隔板5將提取罐I內部分為上下兩部分,其中上部為用于放置浙青混合料待測試樣14和提取待測試件14中的水浸出物的提取室4,下部為用于儲存待測試件14水浸出物的儲液室3 ; 為了更好的模擬道路實際行車狀況,儲液室3底部裝有攪拌器7和用于調節浸出齊IK7JO溫度的加熱裝置6,并且底部一側設有出液口 8 ;施壓裝置2包括飛輪9與施壓活塞10,其中施壓活塞10裝配于提取室4中,且施壓活塞10的與待測試件14接觸的面上裝有用于模擬車輛輪胎的橡膠施壓模塊11,施壓活塞10與橡膠施壓模塊11開設有四個加液孔13,飛輪9通過連桿12活動式安裝于施壓活塞10上,飛輪9在電機的驅動下轉動,通過施壓活塞10為待測試件14提供模擬循環行車荷載.該實施例中裝置的各部分尺寸和工作參數為提取罐I內徑為Φ22(πι,施壓活塞10與橡膠施壓模塊11外徑為Φ 22cm,飛輪9轉速為100r/min,帶孔支板5孔徑為Φ5ι πι。裝置的使用方法如下將浙青混合料切成尺寸為Φ20(3Π Χ8(3Π 的圓柱形試樣14,置于提取室4底部帶孔支板5中心位置;將浸出劑(水)注入提取室4,使混合料試樣14完全浸沒;將施壓活塞10裝入提取罐1,將加熱裝置6溫度調節至25°C ;啟動施壓裝置2,浸提2h ;啟動攪拌器7,攪拌2min ;從出液口 8先取浸出物約20mL,并倒回提取罐,然后取出適量浸出物進行相關測試。權利要求1.一種提取道路浙青混合料水浸出物的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取待測試件(14)水浸出物的提取室(4)和位于提取室(4)下方的儲放水浸出物的儲液室(3),所述提取室(4)中安裝有用于向待測試件(14)提供模擬循環行車荷載的施壓裝置(2),所述提取室(4)的底部設有放置待測試件(14)的帶孔隔板(5),在施壓裝置(2)的壓制下,待測試件(14)中的水浸出物通過帶孔隔板(5)流入儲液室(3),所述儲液室(3)的壁上設有出液口(8)。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提取道路浙青混合料水浸出物的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壓裝置(2)包括安裝于提取室(4)中的施壓活塞(10)和活動式安裝于施壓活塞(10)上的飛輪(9),所述施壓活塞(10)上設有加水孔(13);所述飛輪(9)在電機的驅動下轉動,通過施壓活塞(10)為待測試件(14)提供模擬行車荷載。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道路浙青混合料水浸出物的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壓裝置(2)進一步還包括一連桿(12),該連桿(12)的一端活動式安裝于施壓活塞(10)上,另一端活動式安裝于飛輪(9)上。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提取道路浙青混合料水浸出物的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壓活塞(10)的底面上安裝有橡膠施壓塊(11),該橡膠施壓塊(11)上相應地開設有加水孔(13)。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提取道路浙青混合料水浸出物的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液室(3)中安裝有攪拌器(7)。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提取道路浙青混合料水浸出物的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液室(3)的底部設有加熱裝置(6)。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提取道路瀝青混合料水浸出物的實驗裝置,以解決現有裝置不能在模擬瀝青道路內部動水壓等實際環境的條件,對瀝青混合材料中的水浸出物進行提取。裝置主要包括提取室和位于提取室下方的儲液室以及安裝于提取室中的施壓裝置,通過施壓裝置為待測試件提供模擬循環行車載荷將待測試件中的水浸出物提出,之后儲存于儲液室中。本裝置適用于道路環保工程,使用操作簡單,且能在準確模擬實際環境的條件,快速提取瀝青混合料試件中的水浸出物。文檔編號G01N1/10GK202693374SQ201220360629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4日專利技術者王振軍, 魏永鋒, 高杰, 侯小紅, 石艷, 張海師 申請人:長安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提取道路瀝青混合料水浸出物的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取待測試件(14)水浸出物的提取室(4)和位于提取室(4)下方的儲放水浸出物的儲液室(3),所述提取室(4)中安裝有用于向待測試件(14)提供模擬循環行車荷載的施壓裝置(2),所述提取室(4)的底部設有放置待測試件(14)的帶孔隔板(5),在施壓裝置(2)的壓制下,待測試件(14)中的水浸出物通過帶孔隔板(5)流入儲液室(3),所述儲液室(3)的壁上設有出液口(8)。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振軍,魏永鋒,高杰,侯小紅,石艷,張海師,
申請(專利權)人:長安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