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冶金連鑄系統中鋼包鋼水流出口處的耐火磚保護裝置。連鑄是鋼鐵工業七、八十年代開始采用的新工藝、新技術。連鑄用下水口帶滑塊磚保護套,原來普遍采用上、中、下三件滑塊磚以鋼帶纏繞,這種結構強度較差,易變形,受到沖擊和碰撞時,易缺損破裂,起不到安全保護作用。本技術的目的 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強度高、安全可靠的連鑄用二層式滑塊磚保護器。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技術整體成型為腰圓形,其上制有凸臺4,凸臺4的中部開有鋼水流出孔5。凸臺4的兩側制有凸臺1、2、3,其上分別開有排氣孔6。上述所說的本技術采用3mm厚的鋼板整體成型。本技術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強度高,不易變形,其內的耐火磚失效后,可更換耐火磚反復使用,直至保護器失效為止。工藝性能較好,它的結構除使用面以外為全封閉式,連鑄使用時易于裝配,并可省去現有技術中的中間滑塊磚,只需上下兩塊滑塊磚即可(而原三塊滑塊磚形狀有別,不能互換)。裝配精度較高,由于凸臺1、2、3的分布特點,本技術與耐火滑塊磚之間定位狀況良好平穩。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上述附圖所示的結構就是本技術的實施例。圖中,1、2、3均為本技術上所制的凸臺,為裝配耐火磚時粘接材料附著的位置。4為在本技術中部所制成的凸臺。5為凸臺4中部所開的鋼水流出孔,同時可用來定位連接鋼包及下水口。6為凸臺1、2、3上所開的排氣孔,用以裝配耐火磚時排除空氣用。實際使用時,將本技術裝上耐火磚后,上下兩塊同時使用,使用時將圖中的A面相互合在一起,此時凸臺4分別成為上下滑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連鑄用二層式滑塊磚保護器,其特征在于:整體成型為腰圓形,其上制有凸臺(4),凸臺的中部開有鋼水流出孔(5),凸臺(4)的兩側制有凸臺(1)、(2)、(3),其上分別開有排氣孔(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鐵生,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市武漢搪瓷二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83[中國|武漢]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