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次能澆鑄多個工件的離心鑄造機,特別適于微電機定子、轉子的鑄造,也可用于各種小型合金件及非環(huán)形件的離心鑄造。該機由帶動主軸的動力,模具,模具的止擋和壓緊裝置,模具的升降機構等部分組成。模具分上模和下模,在上、下模中有多個型腔,澆鑄時金屬液從一個澆口順序進入各型腔,在離心力的作用下,保證各型腔內的工件同時成型。這樣澆鑄的工件結實、質量好、合格率高;同時使工作效率成倍提高。(*該技術在199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一種離心鑄造機,一次能同時澆鑄多個工件,特別適用于微電機定子、轉子的鑄造,也可用于各種小型合金件的鑄造。離心鑄造是將熔融的金屬液澆注到正在旋轉的型腔中,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金屬液布滿型腔而隨之轉動,最后凝固成鑄件。現(xiàn)有的離心鑄造一次只能澆鑄一個工件,存在著工作效率低,尤其是非環(huán)形件不適于離心鑄造。如微電機轉子,一般采用壓力澆鑄或一鑄一件的離心鑄造,往往造成斷條、氣孔等影響了產品的質量,而且效率低。本技術的任務是設計一種一次能離心鑄造多個工件的離心鑄造機。該機由帶動主軸的動力,隨主軸旋轉的模具,與模具配合的止擋和壓緊機構,模具的升降機構等部分所組成。在模具內有澆鑄多個工件的型腔或內模,并使各型腔或內模都連通同一個澆口,澆注時金屬液從澆口經澆道進入各型腔或內模中,在離心力的作用下,保證各型腔或內模中的工件同時成型。這樣澆鑄的工件結實、質量好、合格率高;同時使工作效率成倍提高;還適用于非環(huán)形件的離心鑄造。本技術所述的離心鑄造機由動力、機座、液壓傳動裝置、鑄造模具和提升機構等部分所組成。該機主軸可由電機直接帶動,或通過齒輪、皮帶來帶動,也可用油馬達來帶動。如采用油馬達帶動,可達到無節(jié)變速。并可將油馬達設置在油箱內,機座底板安裝在油箱上。鑄造機的主軸中心開有油孔,油孔的一頭通過回轉接頭與油管控制閥相連并接油泵,油孔的另一頭通盤形缸體的油缸,盤形缸體內有兩只或兩只以上的油缸,油缸只數(shù)與模具中型腔只數(shù)相等,盤形缸體的各油缸可由整體加工而成,或由各單只油缸組合而成。盤形缸體在同軸的油孔相連處開一油槽,通過油槽將油注入各油缸而推動柱塞運動。柱塞外端頂著搖臂,搖臂的中段有軸孔,軸孔偏離一頭,一頭長的頂在柱塞上,搖臂由連接機構安裝在固定盤上,固定盤由底板和圓環(huán)組成,搖臂可通過支座、銷子安裝在固定盤圓環(huán)上,搖臂的另一頭頂在模具中型腔的擋塊上。模具由上模和下模所組成,上模有一個外澆口,上模與下模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型腔,外澆口經澆道與各型腔相通,型腔外端有擋塊,也可在型腔內安裝內模或型芯,這樣擋塊可與內模或型芯組在一起,此時搖臂頂在內模的端蓋上。如澆鑄電機轉子時,搖臂頂在端模上,上、下模中有定位桿,定位桿穿過固定盤與盤形缸體,下模上可有頂料桿,上模安裝提升帽,提升帽中孔連澆口,提升帽上部連壓板,壓板下是提升橫樑;如上模的周邊加工一環(huán)形凸肩,橫樑上裝有彎鉤,利用彎鉤來帶動凸肩而提升上模,這樣就不用壓板。橫樑可由對稱的油缸、活塞、活塞桿組成的機構來提升;也可通過導軌、螺桿、齒條橫臂提升。本技術所述的離心鑄造機,一次能同時澆鑄多個工件,使工作效率提高幾倍;該機在工作時金屬液順序流入各型腔,澆鑄的工件很結實,質量好,如澆鑄電機轉子時,沒有壓鑄工藝中出現(xiàn)的金屬液紊流和溶液進入硅鋼片縫隙等現(xiàn)象,從而使轉子的電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同時還適于非環(huán)形的離心鑄造,應用范圍廣;操作方便,減輕了勞動強度。附圖說明圖1、根據(jù)本技術的實施例的裝配示意圖;圖2、根據(jù)本技術的實施例的盤形缸體主視圖3,根據(jù)本技術的實施例的盤形缸體E-E剖視圖;圖4,根據(jù)本技術的澆鑄電機定子時的剖視圖;圖5,根據(jù)本技術的澆鑄電機轉子時的剖視圖;圖6、根據(jù)本技術的上模突肩與橫樑彎鉤提升視圖;圖7、根據(jù)本技術的實施例的下模俯視圖。下面結合圖1至圖7詳細說明本實施例。本技術由動力A帶動主軸〔6〕,主軸〔6〕中心開油孔,油孔下端有螺塞〔7〕,油孔的下口〔B〕通過回轉接頭〔5〕與油管相連,油孔的上口〔C〕通盤形缸體〔8〕的油缸〔9〕,盤形缸體〔8〕安裝在主軸〔6〕上,盤形缸體〔8〕下面通過軸承座〔4〕與機座底板〔1〕相連,盤形缸體〔8〕有數(shù)只油缸〔9〕,并有環(huán)形油槽〔31〕,保證主軸〔6〕油孔中的油輸入各油缸〔9〕而推動柱塞〔10〕運動,油缸〔9〕與柱塞〔10〕的外端有導向套〔12〕、壓板〔2〕,中部有復位彈簧〔11〕、柱塞〔10〕外端頂著搖臂〔13〕,搖臂〔13〕通過銷子〔16〕和支座〔15〕安裝在固定盤〔14〕上,固定盤〔14〕與盤形缸體〔8〕連接,〔34〕為連接螺孔,盤形缸體〔8〕并與下模〔28〕相連,固定盤〔14〕與下模〔28〕之間有環(huán)形盤〔19〕,環(huán)形盤〔19〕上有頂料桿〔18〕,頂料桿〔18〕通入下模〔28〕到型腔〔20〕,型腔〔20〕在上模〔27〕與下模〔28〕之間,型腔〔20〕的個數(shù)與油缸〔9〕相等,型腔〔20〕的外端有擋塊〔17〕。在澆鑄電機轉子〔41〕時,擋塊成為端模〔40〕;在澆鑄電機定子〔36〕時,擋塊成為型芯套〔38〕,型芯套〔38〕與內模套〔39〕和型芯〔37〕配合。擋塊〔17〕外端頂著搖臂〔13〕,型腔〔20〕經澆道〔21〕通外澆口〔23〕,外澆口〔23〕下有分流器〔24〕,外澆口〔23〕通過上模〔27〕和提升帽〔22〕及壓板〔25〕,提升帽〔22〕與上模〔27〕相連,提升帽〔22〕的壓板〔25〕下有橫樑〔26〕,如不用壓板〔25〕,可在上模〔27〕加一凸肩,橫樑〔26〕上裝一彎鉤〔42〕,由彎鉤〔42〕來帶動上模〔27〕。橫樑〔26〕固定在對稱的活塞桿〔30〕上,油缸〔29〕固定在機座底板〔1〕上,油缸〔29〕有上油口〔D〕和下油口〔F〕,當下油口〔F〕進油時推動活塞上升,提起上模〔27〕,當上油口〔D〕進油時推動活塞下降,上模〔27〕壓緊下模〔28〕。上模〔27〕與下模〔28〕中有定位桿〔3〕,〔32〕為定位桿孔。權利要求1.本技術是一鑄多件的離心鑄造機,由動力、液壓傳動裝置、鑄造模具和升降機構,機座等部分所組成,其特征在于主軸中心有油孔,油孔的下口通過回轉接頭與油管相連,油孔的上口通盤形缸體的油缸,盤形缸體通過軸承和軸承座與機座底板相連,盤形缸體中有兩只或兩只以上的油缸,油缸中有柱塞、柱塞外端頂著搖臂,搖臂安裝在固定盤上,固定盤與盤形缸體相連,下模與上模之間有型腔,型腔只數(shù)與油缸相等,型腔外端有擋塊,擋塊由搖臂的另一頭頂著,上模中有外澆口,外澆口經澆道通各型腔,上模與下模中有定位桿,上模中有連接提升機構的裝置,使上模上升開啟或下降壓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鑄造機,其特征在于開啟或壓緊上模〔27〕的提升機構是由油缸〔29〕、活塞〔30〕和橫樑〔26〕組成。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鑄造機,其特征在于開啟和壓緊上模〔27〕的提升機構是導軌、齒條、螺桿、橫臂所組成。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鑄造機,其特征在于上模〔27〕連接提升機構的裝置是提升帽〔22〕、壓板〔25〕、軸承〔35〕所組成。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離心鑄造機,其特征在于上模〔27〕周邊有環(huán)形凸肩,環(huán)形凸肩與橫樑〔26〕上的彎鉤〔42〕相配合。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鑄造機,其特征在于搖臂〔13〕通過銷子〔16〕、支座〔15〕而安裝在固定盤〔14〕上。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鑄造機,其特征在于擋塊〔17〕與型芯〔37〕組在一起。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鑄造機,其特征在于擋塊〔17〕是電機轉子〔41〕的端模〔40〕。專利摘要本技術是一次能澆鑄多個工件的離心鑄造機,特別適于微電機定子、轉子的鑄造,也可用于各種小型合金件及非環(huán)形件的離心鑄造。該機由帶動主軸的動力,模具,模具的止擋和壓緊裝置,模具的升降機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本實用新型是一鑄多件的離心鑄造機,由動力、液壓傳動裝置、鑄造模具和升降機構,機座等部分所組成,其特征在于主軸〔6〕中心有油孔,油孔的下口〔B〕通過回轉接頭〔5〕與油管相連,油孔的上口〔C〕通盤形缸體〔8〕的油缸〔9〕,盤形缸體〔8〕通過軸承和軸承座〔4〕與機座底板〔1〕相連,盤形缸體〔8〕中有兩只或兩只以上的油缸〔9〕,油缸〔9〕中有柱塞〔10〕、柱塞〔10〕外端頂著搖臂〔13〕,搖臂〔13〕安裝在固定盤〔14〕上,固定盤〔14〕與盤形缸體〔8〕相連,下模〔28〕與上模〔27〕之間有型腔〔20〕,型腔〔20〕只數(shù)與油缸〔9〕相等,型腔〔20〕外端有擋塊〔17〕,擋塊由搖臂〔13〕的另一頭頂著,上模〔27〕中有外澆口〔23〕,外澆口〔23〕經澆道〔21〕通各型腔〔20〕,上模〔27〕與下模〔28〕中有定位桿〔3〕,上模〔27〕中有連接提升機構的裝置,使上模〔27〕上升開啟或下降壓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吳為國,
申請(專利權)人:黃巖縣金清實驗電器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3[中國|浙江]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