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人工晶體加工設備,特別是一種五軸數控滾磨機床,包括床身和機床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上機床尾座前安裝有外圓磨部分和平面磨部分,所述床身上還安裝有X光機定向裝置;所述床身上安裝有一對直線導軌副,機床尾座滑動安裝在直線導軌副上;所述X光機定向裝置安裝在床身上的導軌副上,并可以沿著導軌副運動,從而可調整X光機定向裝置對待加工材料進行晶向測量。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緊湊,一臺設備上同時包括了X光機定向裝置、外圓磨部分及平面磨部分,通過一次裝夾可完成以上所述的全部工序,提高了加工精度及其生產效率,減少了占地面積,降低了能源消耗和人力資源的占用,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人工晶體加工設備,特別是一種五軸數控滾磨機床。
技術介紹
人工晶體(單晶硅、砷化鎵、藍寶石)或其他硬脆型材料的加工一般分為三道工序,即外圓磨削、晶向測定以及最后的晶向平面(參考面)磨削。當前要完成全部加工工序,一般需要采用幾臺設備及幾個工藝流程加工藍寶石棒。首先磨削藍寶石棒的外圓;待外圓磨削成型后,使用單獨的定向裝置對藍寶石棒進行其晶向的測量;確定晶向面后,通過專用的磨削平面設備對其晶向平面進行磨削加工。該藍寶石棒的外圓磨削及晶向平面(參考面)的磨削,最終共分為了三道工序完成。因此,所需三臺不同的設備分別加工,占地面積大,功率消耗高、人員需求量大,而且加工效率低,導致成本增加;由于多道加工工序需要多次裝夾,由于裝夾誤差造成的加工精度低,影響加工成品的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五軸數控滾磨機床,解決了人工晶體加工時功率消耗高,人員需求量大,加工成本和加工效率低的問題。為達此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五軸數控滾磨機床,包括床身和機床尾座,所述床身上機床尾座前安裝有外圓磨部分和平面磨部分,所述床身上還安裝有X光機定向裝置。作為一個優選方案,所述床身上安裝有一對直線導軌副,機床尾座滑動安裝在直線導軌副上。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機床尾座的尾架體通過滑座安裝在直線導軌副上,所述尾架體前端安裝有尾架軸,后端安裝有液壓缸,通過控制液壓缸的伸縮控制尾架軸,從而實現工件的夾緊或松開。作為更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X光機定向裝置安裝在床身上的導軌副上,并可以沿著導軌副運動,從而可調整X光機定向裝置對待加工材料進行晶向測量。本技術結構緊湊,一臺設備上同時包括了 X光機定向裝置、外圓磨部分及平面磨部分,通過一次裝夾可完成以上所述的全部工序,減少了重復裝夾,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占地面積,降低了能源消耗和人力資源的占用,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有效的解決了因加工工序多而造成的多次裝夾加工,由裝夾誤差所造成的加工精度低的問題,提高了產品的加工質量。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的俯視圖;圖3是圖I中機床尾座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X光機定向裝置;2、外圓磨部分;3、平面磨部分;4、機床尾座;5、床身;6、PLC控制面板;7、滑鞍;8、立柱;9、尾架軸;10、尾架體;11、液壓缸;12、滑座;13、直線導軌副。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圖I至2所示,本技術采用外圓磨削、參考面磨削及X光機定向設備三位一體的設計,在機床的床身5上安裝有X光機定向裝置I和外圓磨部分2以及平面磨部分3, 床身尾部安裝有機床尾座4 ;X光機定向裝置I安裝在機床床身5的右前方,并可沿床身上的導軌副上下移動,以便測量不同直徑的藍寶石等硬脆材料。外圓磨部分2和平面磨部分3的磨頭分別通過伺服電機控制其上下或前后方向的進給系統。外圓磨部分2的進給系統由伺服電機帶動,安裝在機床床身5的左后方滑鞍7上,滑鞍7是由交流伺服電機通過滾珠絲杠直接傳動,從而達到外圓磨砂輪的徑向進給,外圓磨砂輪主軸是通過三相異步電機經皮帶輪上的三角帶傳動的,從而實現外圓磨主軸的高速旋轉。平面磨部分3近給系統由伺服電機經減速機傳遞到絲杠是平面磨頭在立柱上上下方向進給,立柱8安裝在機床床身5右后方的滑鞍7上,通過伺服電機直接連接絲杠進行傳動,從而達到徑向進給的目的。如圖3所示,機床尾座4的尾架體10通過滑座12安裝在直線導軌副13上,機床尾座4上設計了一套液壓系統,尾架體10前端安裝有尾架軸9,后端安裝有液壓缸11,機床尾座4移動到所需的距離后,通過控制液壓系統,液壓缸11頂住尾架軸9對工件進行夾緊。上述的外圓磨部分2、平面磨部分3以及X光機定向裝置I和機床尾座4均通過PLC控制面板6進行控制。本技術結構緊湊,在一臺設備上同時包括了 X光機定向裝置I、外圓磨部分2及平面磨部分3,通過一次裝夾可完成以上所述的全部工序,減少了重復裝夾,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占地面積,降低了能源消耗和人力資源的占用,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有效的解決了因加工工序多而造成的多次裝夾加工,由裝夾誤差所造成的加工精度低的問題,提高了產品的加工質量,實際加工中,對藍寶石等硬脆材料的加工精度較高而且光潔度較好。權利要求1.一種五軸數控滾磨機床,包括床身和機床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上機床尾座前安裝有外圓磨部分和平面磨部分,所述床身上還安裝有X光機定向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五軸數控滾磨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上安裝有一對直線導軌副,機床尾座滑動安裝在直線導軌副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五軸數控滾磨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機床尾座的尾架體通過滑座安裝在直線導軌副上,所述尾架體前端安裝有尾架軸,后端安裝有液壓缸,通過控制液壓缸的伸縮控制尾架軸,從而實現工件的夾緊或松開。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五軸數控滾磨機床,其特征在于,所述X光機定向裝置安裝在床身上的導軌副上,并可以沿著導軌副運動,從而可調整X光機定向裝置對待加工材料進行晶向測量。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人工晶體加工設備,特別是一種五軸數控滾磨機床,包括床身和機床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上機床尾座前安裝有外圓磨部分和平面磨部分,所述床身上還安裝有X光機定向裝置;所述床身上安裝有一對直線導軌副,機床尾座滑動安裝在直線導軌副上;所述X光機定向裝置安裝在床身上的導軌副上,并可以沿著導軌副運動,從而可調整X光機定向裝置對待加工材料進行晶向測量。本技術結構緊湊,一臺設備上同時包括了X光機定向裝置、外圓磨部分及平面磨部分,通過一次裝夾可完成以上所述的全部工序,提高了加工精度及其生產效率,減少了占地面積,降低了能源消耗和人力資源的占用,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文檔編號B24B5/50GK202684671SQ20122024780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9日專利技術者秦建國 申請人:秦建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五軸數控滾磨機床,包括床身和機床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上機床尾座前安裝有外圓磨部分和平面磨部分,所述床身上還安裝有X光機定向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秦建國,
申請(專利權)人:秦建國,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