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機床的半自動夾具,夾具體上兩端固連連桿支座,定位塊安裝在夾具體上中間部位,定位平板固定在定位塊兩側,滑座與弧形壓塊位于定位塊兩端;地腳式液壓缸固定安裝在夾具體內液壓缸座上,連桿滑座設置在液壓缸座頂部,液壓缸座兩側設有支撐桿,液壓缸活塞桿通過螺紋連接桿與連桿滑座凸耳鉸接;兩根旋轉桿與液壓缸座兩側支撐桿連接;兩根旋轉桿的一端固連在連桿滑座上,另一端分別與中間連桿連接,中間連桿分別與推桿連接,各推桿分別與夾具體上兩端的連桿支座和滑座固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緊湊、夾持可靠,通用性強;合理快速的裝夾可同時加工多件工件,既能提高加工效率,同時也可減輕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夾具,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機床的半自動夾具。屬于機械設計與工裝設備
技術介紹
目前,在國內外機械加工行業中,計算機輔助夾具設計(CAFD)不斷地被應用于產品工藝裝備和夾具設計中,其不僅克服了傳統夾具設計的缺點,減少了設計人員勞動強度,而且提高了夾具設計的質量。國內外學者在CAFD技術方面己經開展了很多的研究,如以Solidfforks軟件為平臺,先建立夾具標準零件參數化實體模型庫,然后針對不同夾具,二次開發出非標準件實體模型庫,再通過虛擬裝配得到裝配體的三維實體模型后,經過圖形轉換和技術人員修改得到生產實際中應用的二維工程圖,這種夾具的設計方式非常有利于提高夾具設計工作效率。`現有公開的文獻,“平板工件快速真空夾緊設計”(《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年11期)文中,提出了一種快速夾持方案,該方案綜合考慮平板類工件的特點,采用真空方式夾持工件,工作臺與工件恒速圓周進給,單工位裝夾、多工位連續加工,真空氣路分配與切換完全自動化,根據工件的種類、結構的不同,采用快速裝夾方式,可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工作強度。專利CN201799881U中公開了一種立式銑床夾具,該立式銑床夾具包括固定支承板、可調圓頭支承釘,固定支承板固定安裝在底座上部左右兩側,可調圓頭支承釘設置在底座下部中間位置;夾緊裝置包括鉸鏈支承桿、鉸鏈連桿、旋轉壓塊、拉桿、開口墊圈、帶肩螺母,鉸鏈支承桿、拉桿分別位于底座中部左右兩側,鉸鏈連桿一端與鉸鏈支承桿通過鉸鏈活動連接,另一端裝于拉桿,旋轉壓塊套裝并限位在鉸鏈連桿。專利CN202010810U中描述了一種銑床夾具,該夾具中包括倒“T”型底座、豎直杠桿、偏心輪、水平拉桿和開口墊圈,以工件上加工孔作為定位基準,并利用偏心輪的自鎖性能夾緊工件;該夾具主要適用于裝夾體積小、形狀不規則的工件。該夾具采用單件手動夾緊,裝夾效率低,操作人員使用操作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板類,條狀類工件的端面加工技術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多件加工在夾緊力要求比較高,合理的快速裝夾,提高生產效率問題。本技術提出一種結構緊湊、夾持可靠、高效,通用性強的用于機床的半自動夾具。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夾具體、定位塊、定位平板、弧形壓塊、滑座、T形滑塊、連桿支座、推桿、中間連桿、旋轉桿、支撐桿、液壓缸座、螺紋連接桿、活塞桿、連桿滑座、地腳式液壓缸、滑動軸;所述夾具體為長方形殼體,夾具體上兩端設有連桿支座,定位塊固定在夾具體上中間部位,定位平板安裝在定位塊的兩側,滑座與弧形壓塊固連位于定位塊兩端;地腳式液壓缸固定安裝在夾具體內液壓缸座上,連桿滑座設置在液壓缸座頂部,液壓缸座兩側設有支撐桿,液壓缸活塞桿通過螺紋連接桿與連桿滑座凸耳鉸接。所述旋轉桿為兩根,旋轉桿兩端各有連接孔,中間凸臺設有中心孔,通過支撐軸與液壓缸座兩側支撐桿相連接;兩根旋轉桿的一端分別通過滑動軸固連在連桿滑座上,兩根旋轉桿的另一端分別與兩中間連桿一端連接,兩中間連桿另一端分別與推桿連接;各推桿分別與夾具體上兩端的連桿支座和滑座固定連接。所述連桿支座為L形板件,連桿支座的底板與側板連接部位設有加強筋,側板上設有兩個帶孔凸耳。所述連桿滑座為T形結構,中間部位開有橫向凹槽,凹槽兩側板上設有對稱鏤空的滑行槽,連桿滑座下部設置凸耳,凸耳上設有中心孔。夾緊操作工作過程為活塞桿向下運動,活塞桿通過螺紋連接桿帶動連桿滑座向下運動,連桿滑座帶動旋轉桿左端向上轉動,旋轉桿帶動中間連桿向上運動,中間連桿帶動與滑座連接的推桿向右移動,推桿使滑座水平向右滑動,從而使弧形壓塊實現對工件的夾·緊。卸載操作工作過程為活塞桿向上運動,活塞桿通過螺紋連接桿帶動連桿滑座向上運動,連桿滑座帶動旋轉桿左端向下轉動,旋轉桿帶動中間連桿向下運動,中間連桿帶動與滑座連接的推桿向左移動,推桿使滑座水平向左滑動,從而使弧形壓塊實現對工件的放松。有益效果本技術用于機床的半自動夾具,是一種結構緊湊、夾持可靠、高效,通用性強的半自動夾具。可同時加工多件工件,合理的快速裝夾,既能提高加工工作效率,同時也可減輕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一種用于機床的半自動夾具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為本技術用于機床的半自動夾具立體圖。圖2為本技術用于機床的半自動夾具的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用于機床的半自動夾具剖視圖。圖4為本技術的連桿滑座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的液壓缸座示意圖。圖中I.定位鍵2.夾具體3.旋轉桿4.短軸5.中間連桿6.連桿滑座7.滑動軸8.連桿支座9.長軸10.推桿11.滑座12.內六角螺釘13. T形滑塊14.弧形壓塊15.銷16.定位平板17.定位塊18.支撐軸19.支撐桿20.鉸鏈軸21.螺紋連接桿22.活塞桿23.螺釘24.地腳式液壓缸25.對刀塊26.液壓缸座具體實施方式本實施例是一種用于機床的半自動夾具。該夾具可同時裝夾多件工件,自動夾緊,夾持范圍較大,不僅能提高加工效率,同時也可減少操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參閱圖I、圖2、圖3、圖5,本技術以夾具體為主要支撐機構,包括定位鍵I、夾具體2、旋轉桿3、短軸4、中間連桿5、連桿滑座6、滑動軸7、連桿支座8、長軸9、推桿10、滑座11、內六角螺釘12、T形滑塊13、弧形壓塊14、銷15、定位平板16、定位塊17、支撐軸18、支撐桿19、鉸鏈軸20、螺紋連接桿21、活塞桿22、螺釘23、地腳式液壓缸24、對刀塊25、液壓缸座26 ;夾具體2為長方形殼體,夾具體2上兩端設有連桿支座8,定位塊17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夾具體2上中間部位,定位平板16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夾具體2上定位塊17的兩側,并和定位塊17留有較大的間隙,便于排除切屑和切削液,提高加工精度。滑座11與弧形壓塊14固定連接位于定位塊17兩端;地腳式液壓缸24通過螺釘23固定安裝在夾具體2內液壓缸座26上,連桿滑座6設置在液壓缸座26頂部,液壓缸座26兩側設有支撐桿19,支撐桿19兩端各有一安裝孔;液壓缸活塞桿22通過螺紋連接桿21與連桿滑座6凸耳鉸接;旋轉桿3為兩根,旋轉桿3兩端各有連接孔,中間凸臺設有中心孔,通過支撐軸18與液壓缸座26兩側支撐桿19相連接;兩根旋轉桿3的一端分別通過滑動軸7固連在連桿滑座6上,兩根旋轉桿3的另一端分別與兩中間連桿5 —端連接,兩中間連桿5另一端分別與推桿10連接;各推桿10分別與夾具體2上兩端的連桿支座8和滑座11固定連接。連桿支座8為L形板件,連桿支座8的底板與側板連接部位設有加強筋,側板上設有兩個帶孔凸耳。如圖4所示,連桿滑座6為T形結構,中間部位開有橫向凹槽,凹槽兩側板上設有對稱鏤空的滑行槽,連桿滑座6下部設置凸耳,凸耳上設有中心孔。如圖3所示,所述的推桿10共有四根,左、右兩根中間連桿5分別與推桿10 —端連接,四根推桿10另一端各自與夾具體2上部固定安裝的連桿支座8和滑座11固定連接。連桿支座8通過螺釘固定在夾具體2上。弧形壓塊14通過銷15實現與滑座11的連接,滑座11通過內六角螺釘12與T形滑塊13相連接,T形滑塊13安裝在夾具體2的T形槽內,T形滑塊13在夾具體2的T形槽內水平滑動。夾緊力的傳遞主要通過活塞桿22上的力傳遞到螺紋連接桿21上,螺紋連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機床的半自動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夾具體、定位塊、定位平板、弧形壓塊、滑座、T形滑塊、連桿支座、推桿、中間連桿、旋轉桿、支撐桿、液壓缸座、螺紋連接桿、活塞桿、連桿滑座、地腳式液壓缸、滑動軸;所述夾具體為長方形殼體,夾具體上兩端設有連桿支座,定位塊固定在夾具體上中間部位,定位平板安裝在定位塊的兩側,滑座與弧形壓塊固連位于定位塊兩端;地腳式液壓缸固定安裝在夾具體內液壓缸座上,連桿滑座設置在液壓缸座頂部,液壓缸座兩側設有支撐桿,液壓缸活塞桿通過螺紋連接桿與連桿滑座凸耳鉸接;所述旋轉桿為兩根,旋轉桿兩端各有連接孔,中間凸臺設有中心孔,通過支撐軸與液壓缸座兩側支撐桿相連接;兩根旋轉桿的一端分別通過滑動軸固連在連桿滑座上,兩根旋轉桿的另一端分別與兩中間連桿一端連接,兩中間連桿另一端分別與推桿連接;各推桿分別與夾具體上兩端的連桿支座和滑座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艷飛,李曉瑩,李光濤,趙小軍,肖同新,
申請(專利權)人:西北工業大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