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構架式砂芯定位結構,旨在提供一種具有砂芯定位方便、定位效率高,各砂芯的相對位置定位準確、穩定的特點的構架式砂芯定位結構。它包括上模內設有第一砂芯,下模內設有第二砂芯,下模分型面上設有第三砂芯;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砂芯通過連接構架連為一體,且各砂芯與連接構架的連接部位為砂芯上形成鑄件型腔出口的部位;所述連接構架上與各砂芯相對的側面構成模具型腔內壁側面的一部分。(*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砂芯定位結構,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互獨立型腔的鑄件產品的構架式砂芯定位結構。
技術介紹
在砂型鑄造過程中,砂芯是形成鑄件型腔的重要部件。砂芯通常具有形成產品的產品部,及設置在砂芯一端用于與模具配合的定位部。對于具有多個相互獨立型腔的鑄件產品,即鑄件內的各鑄件型腔之間相互不連通,如圖4所述,該鑄件19具有三個相互獨立的鑄件型腔20,且各鑄件型腔都只有一個出口 21與外界連通。這類具有多個相互獨立鑄件型 三個相互獨立的砂芯,其中第一砂芯4定位在上模內,第二砂芯5定位在下模2內,第三砂芯6定位在分型面上。由于第三砂芯6定位在分型面上,在合模后第三砂芯的定位是比較可靠的;但由于第二砂芯5需要插入下模2內進行定位,因而在鑄造過程中容易上浮;第三砂芯6需要插入上模內進行定位,因而在鑄造過程中容易上浮;為了使各砂芯能夠較穩定的定位;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如圖3所示,在各砂芯的定位部上設置通孔,并在模具上對應的設置定位孔;在模具合模前,先將砂芯初定位在模具上,再通過銷釘18插入定位孔和砂芯定位部的通孔內,將砂芯固定在模具上;然后在合模、澆注。目前這類具有多個獨立砂芯的模具,由于各砂芯相互獨立,并且各砂芯獨立定位在模具上,這不僅使得砂芯定位操作繁瑣;而且各砂芯之間的相對位置難以確定,容易產生定位偏差、錯位,使得鑄造產品出現縮水、破口等不良;尤其是對于上模和下模內都具有砂芯時,由于在模具合模前,操作者無法確定上模與下模內的砂芯的相對位置是否準確,如圖3所示,在合模前無法確定第一砂芯與第二砂芯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準確,這使得各砂芯之間容易產生定位偏差、錯位,導致合豐旲燒注后的鑄造廣品的不合格率極大的提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目前這類具有多個獨立砂芯的模具,由于各砂芯獨立定位,不僅使得砂芯定位操作繁瑣;而且各砂芯之間容易產生定位偏差、錯位,使得鑄造產品不合格率高的問題;提供一種砂芯定位方便、定位效率高,各砂芯的相對位置定位準確、穩定,可有效提聞鑄件廣品合格率的構架式砂芯定位結構。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構架式砂芯定位結構,上模內設有第一砂芯,下模內設有第二砂芯,下模分型面上設有第三砂芯;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砂芯通過連接構架連為一體,且各砂芯與連接構架的連接部位為砂芯上形成鑄件型腔出口的部位;所述連接構架上與各砂芯相對的側面構成模具型腔內壁側面的一部分。本方案的構架式砂芯定位結構是將若干相互獨立的砂芯,通過沿鑄件外表面構架的方法,將各砂芯整合成為一個整體;即通過連接構架將各砂芯連為一體,并且連接構架上與各砂芯相對的側面構成模具型腔內壁側面的一部分。由于連接構架本身可以作為砂芯的定位結構,不僅可以通過連接構架方便的將各砂芯定位在模具上;而且通過連接構架只需要進行一次定位,即可將各砂芯定位,避免了原有的各砂芯獨立定位時,需要分別對各砂芯進行定位;可以極大的減小各砂芯定位過程中產生累積誤差,并提高定位效率。由于連接構架上與各砂芯相對的側面構成模具型腔內壁側面的一部分,即連接構架沿鑄件產品的外表面構架;這使得各砂芯通過連接構架定位在下模后,上、下模可以直接合模。另一方面,由于各砂芯為一個整體,這樣各砂芯定位后的相對位置定位準確、穩定,不會產生錯位、偏移;同時在模具合模前,操作者可以對各砂芯的放置狀態及位置進行確認,確保定位準確,這樣就不會造成合模后各砂芯之間產生偏差,導致合模澆注后的鑄造廣品不合格;可有效提聞鑄造廣品合格率、提聞鑄件質量。作為優選,連接構架與砂芯相對的兩側面之間形成的最大厚度Hl與最小厚度H2之間比值H1/H2的范圍在I至3. I之間。作為優選,第一砂芯和第二砂芯與模具分型面相垂直,所述連接構架包括設置在第一砂芯與第三砂芯之間呈L字形的第一構架,設置在第二砂芯與第三砂芯之間呈L字形的第二構架,設置在第一砂芯與第二砂芯端部的上圓臺及倒置的下圓臺,及設置在第三砂芯端部的圓柱體;所述第一構架的兩端與對應的上圓臺及圓柱體的側面之間分別通過一連接塊相連接,第二構架的兩端與對應的下圓臺及圓柱體的側面之間分別通過一連接塊相連接。本方案的連接構架的上圓臺,倒置的下圓臺及圓柱體,可以提高連接構架的定位穩定性、可靠性。作為優選,上圓臺下端面邊緣位于第一砂芯側面的外側,且該下端面構成模具型腔內壁側面的一部分;下圓臺上端面邊緣位于第二砂芯側面的外側,且該上端面構成模具型腔內壁側面的一部分;與第三砂芯連接的圓柱體端面邊緣位于第三砂芯側面的外側,且該端面構成模具型腔內壁側面的一部分。本方案的上圓臺下端面構成模具型腔內壁側面的一部分,這有利于第一砂芯所形成的鑄件型腔出口端面的形成。下圓臺上端面構成模具型腔內壁側面的一部分;這有利于第二砂芯所形成的鑄件型腔出口端面的形成。圓柱體端面構成模具型腔內壁側面的一部分;這有利于第三砂芯所形成的鑄件型腔出口端面的形成。作為優選,與上圓臺相連的連接塊,其與第一砂芯相對的側面與上圓臺下端面齊平;與下圓臺相連的連接塊,其與第二砂芯相對的側面與下圓臺上端面齊平。作為優選,圓柱體側面上設有定位塊且定位塊設于下模分型面上;定位塊呈矩形塊狀。定位塊設于下模分型面上,可以使連接構架定位在下模分型面上;便于連接構架及各砂芯的定位操作方便。作為優選,上、下模的模具型腔內壁側面上及模具分型面上設有用于容置連接構架的凹槽。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砂芯定位方便、定位效率高,各砂芯的相對位置定位準確、穩定的特點,并可有效提聞鑄件廣品的合格率及質量。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一種構架式砂芯定位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一種構架式砂芯定位結構的連接構架與砂芯的一種連接結構示意圖。圖3是現有技術的一種模具砂芯定位結構示意圖。圖4是一種鑄件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上模I、下模2、下模分型面3、第一砂芯4、第二砂芯5、第三砂芯6、連接構架7、模具型腔8、凹槽9、定位塊11、第一構架12、第二構架13、上圓臺14、下圓臺15、圓柱體16、連接塊17、銷釘18、鑄件19、鑄件型腔20、出口 21。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I、圖2所不,一種構架式砂芯定位結構,上模I內設有第一砂芯4,下模內設有第二砂芯5,下模分型面上設有第三砂芯6。第一砂芯4和第二砂芯5豎直設置,模具分型面水平設置;第一砂芯4和第二砂芯5與模具分型面相垂直。第一、第二和第三砂芯通過連接構架7連為一體,且各砂芯與連接構架7的連接部位為砂芯上形成鑄件型腔出口 21的部位。連接構架7與各砂芯相對的兩側面之間形成的最大厚度Hl與最小厚度H2之間比值H1/H2的范圍在I至3. I之間。連接構架7上與各砂芯相對的側面A構成上、下模的模具型腔8內壁側面的一部分。如圖2所示,連接構架7包括設置在第一砂芯4與第三砂芯6之間呈L字形的第一構架12,設置在第二砂芯5與第三砂芯6之間呈L字形的第二構架13,設置在第一砂芯4與第二砂芯5端部的上圓臺14及倒置的下圓臺15,及設置在第三砂芯6端部的圓柱體16。第一構架12的兩端與對應的上圓臺14及圓柱體16的側面之間分別通過一連接塊17相連接。第二構架13的兩端與對應的下圓臺15及圓柱體15的側面之間分別通過一連接塊17相連接。上圓臺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構架式砂芯定位結構,其特征是,上模內設有第一砂芯(4),下模內設有第二砂芯(5),下模分型面上設有第三砂芯(6);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砂芯通過連接構架(7)連為一體,且各砂芯與連接構架(7)的連接部位為砂芯上形成鑄件型腔出口的部位;所述連接構架(7)上與各砂芯相對的側面構成模具型腔(8)內壁側面的一部分。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施清海,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敏寶衛浴五金水暖潔具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