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門滑道輥軋成型機構,屬于汽車零部件生產設備領域,包括箱體、設置在箱體內的上輥和與之對應的下輥和電機,所述上輥和下輥分別通過輥軸連接在兩端的齒輪上,上輥和下輥之間有鋼帶通過的空間,上輥和下輥設置有7組,并排成一排,第一組和第二組上輥上均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凸起,所述電機連接一減速機并通過連桿與輥軸兩端的齒輪相連,所述箱體一端設有進料口,進料口處設有定位板,另一端設有出料口,出料口與一校正輥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合理,通過7組軋輥的連續性工作使金屬變形,獲得所需要的最終形狀,效率高、速度快。(*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零部件生產
,具體涉及一種車門滑道輥軋成型機構。
技術介紹
汽車零部件作為汽車工業的基礎,是支撐汽車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因素。特別是當前汽車行業正在轟轟烈烈、如火如荼開展的自主開發與創新,更需要一個強大的零部件體系作支撐。整車自主品牌與技術創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礎,零部件的自主創新又對整 車產業的發展產生強大推動力,他們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沒有整車的自主品牌,強大零部件體系的研發創新能力難以迸發,沒有強大零部件體系的支撐,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強將難以為繼。因此,汽車零部件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汽車的質量,決定著汽車的使用壽命。輥軋成型是使用一組連續機架來把不銹鋼軋成復雜形狀。輥子的順序是這樣設計的,即每個機架的輥型可連續使金屬變形,直到獲得所需的最終形狀。車門滑道是車門推拉的載體,車門滑道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車子的整體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生產效率高的車門滑道輥軋成型機構。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車門滑道輥軋成型機構,包括箱體、設置在箱體內的上輥和與之對應的下輥和電機,所述上輥和下輥分別通過輥軸連接在兩端的齒輪上,上輥和下輥之間有鋼帶通過的空間,所述電機連接一減速機并通過連桿與輥軸兩端的齒輪相連,所述箱體一端設有進料口,進料口處設有定位板,另一端設有出料口,出料口與一校正輥連接。所述上輥和下輥設置有7組,并排成一排。所述第一組和第二組上輥上均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凸起。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結構簡單合理,通過7組軋輥的連續性工作使金屬變形,獲得所需要的最終形狀,效率高、速度快。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正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產品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技術。一種車門滑道輥軋成型機構,包括箱體I、設置在箱體I內的上輥2和與之對應的下輥3和電機4,上輥2和下輥3分別通過輥軸5連接在兩端的齒輪6上,上輥2和下輥3之間有鋼帶通過的空間,上輥2和下輥3設置有七組,并排成一排,第一組和第二組上輥13上均設有凹槽14,凹槽內設有凸起15,電機4連接一減速機7并通過連桿8與輥軸5兩端的齒輪6相連,箱體I 一端設有進料口 9,進料口 9處設有定位板10,另一端設有出料口 11,出料口 11與一校正輥12連接。本技術是這樣實施的鋼板從進料口 9進入到輥軋機內,由電機4帶動齒輪6轉動從而帶動上輥2和下輥3滾動,通過第一組軋輥、第二組軋輥一直到最后一組軋輥的輥壓后從出料口 11出來并經校正輥12校正后即可得到如圖3所示的產品。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 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權利要求1.一種車門滑道輥軋成型機構,包括箱體、設置在箱體內的上輥和與之對應的下輥和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輥和下輥分別通過輥軸連接在兩端的齒輪上,上輥和下輥之間有鋼帶通過的空間,所述電機連接一減速機并通過連桿與輥軸兩端的齒輪相連,所述箱體一端設有進料口,進料口處設有定位板,另一端設有出料口,出料口與一校正輥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車門滑道輥軋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輥和下輥設置有7組,并排成一排。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車門滑道輥軋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組和第二組上輥上均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凸起。專利摘要一種車門滑道輥軋成型機構,屬于汽車零部件生產設備領域,包括箱體、設置在箱體內的上輥和與之對應的下輥和電機,所述上輥和下輥分別通過輥軸連接在兩端的齒輪上,上輥和下輥之間有鋼帶通過的空間,上輥和下輥設置有7組,并排成一排,第一組和第二組上輥上均設有凹槽,凹槽內設有凸起,所述電機連接一減速機并通過連桿與輥軸兩端的齒輪相連,所述箱體一端設有進料口,進料口處設有定位板,另一端設有出料口,出料口與一校正輥連接。本技術結構簡單合理,通過7組軋輥的連續性工作使金屬變形,獲得所需要的最終形狀,效率高、速度快。文檔編號B21H8/00GK202683890SQ20122025412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1日專利技術者陳昌志, 陳靜, 張棟平, 陳文明, 陳昌義 申請人:安徽大為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門滑道輥軋成型機構,包括箱體、設置在箱體內的上輥和與之對應的下輥和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輥和下輥分別通過輥軸連接在兩端的齒輪上,上輥和下輥之間有鋼帶通過的空間,所述電機連接一減速機并通過連桿與輥軸兩端的齒輪相連,所述箱體一端設有進料口,進料口處設有定位板,另一端設有出料口,出料口與一校正輥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昌志,陳靜,張棟平,陳文明,陳昌義,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大為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