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效濕式電除塵脫硫系統;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脫硫塔內除霧器上方增設了濕式電除塵器,首先利用除霧器對凈煙氣中的霧滴和粉塵進行預去除,再利用濕式電除塵器進行精處理,從而達到非常高的環保排放要求,在保證脫硫效率的同時,提高了脫硫塔的除塵系統效率,降低了脫硫塔出口粉塵排放濃度,達到了國家要求的最新排放標準,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增設的濕式電除塵器還能解決石膏雨問題,實現多種污染物的聯合脫除;另外,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在除霧器和濕式電除塵器之間增設積水盤,積水盤收集濕式電除塵器的沖洗水后進行循環使用,保證濕式電除塵器沖洗水不直接進入脫硫塔的中和氧化池內,保證了整個系統的水量平衡。(*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濕法脫硫系統的煙氣除塵脫硫技術,具體涉及一種高效濕式電除塵脫硫系統。
技術介紹
最新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3223 一 2011)的粉塵排放限值已從原來的50mg /m3變更為30mg /m3,要求2012年全國實行小于30mg/m3的控制標準,長江與珠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冀地區將控制在20mg/m3以下,并增加汞和PM2. 5微細顆粒的控制指標。目前脫硫裝置的除塵技術主要有干式電除塵器、濕式電除塵器以及布袋除塵器 坐寸ο濕式電除塵器濕式電除塵器可以除去尺寸為O. 01微米這樣小的顆粒、液滴以及霧,且效率可以達到99. 9%以上。但是,濕式電除塵器的缺點在于要考慮極板水流均勻、阻力較高、噴嘴磨損、堵塞、設備腐蝕、結垢,另外,投入成本較高以及污水處理困難,對于高粉塵濃度或高NOx濃度的煙氣條件不宜采用,當前,國內電力行業尚未有實際應用。干式電除塵器干式電除塵器在電廠應用最多,也是較早開始應用的除塵器。但是,干式電除塵器的缺點在于對粉塵比電阻特別敏感,最適合比電阻為106-1011 Ω · cm,當比電阻過高或過低時都會引起除塵效率顯著下降,特別是高硅高鋁這種極微細又輕的粉體大量存在時,如SiO2加Al2O3的含量超過85%時,因其又是絕緣體比電阻特別高,而且又是微細粉塵Al2O3又有粘性易粘電極,所以,除塵效率降低更加明顯。在實施新標準(30mg /m3)后,干式電除塵器就算設置5、6電場都很難達到最新的排放標準,而且增加電場會增加后續的脫硫成本。布袋除塵器布袋除塵器在滿足環保要求上,總體來看較有優勢,特別是能收集微細粉塵及重金屬,符合今后環保發展排放要求,但布袋除塵器對濾袋的要求較高,目前,布袋除塵器普遍存在磨損、腐蝕嚴重、壽命短、維護費用高等突出問題,至今在國內的應用業績較少,且出現的問題很多。綜上所述,目前的脫硫裝置的除塵和霧滴脫除效果較差,無法滿足環保排放要求。在國家要求的最新排放標準下,非常有必要開發高效除塵脫硫技術,提高脫硫裝置的除塵系統效率,降低脫硫裝置出口粉塵排放濃度,以滿足環境保護的要求,給人類有更好的生存空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高效濕式電除塵脫硫系統,在保證脫硫效率的同時,能提高脫硫塔的除塵系統效率,降低脫硫塔出口粉塵排放濃度,達到國家要求的最新排放標準。本技術的高效濕式電除塵脫硫系統,包括脫硫塔,所述脫硫塔下部設有煙氣入口,上部設有煙氣出口,所述脫硫塔內底部為中和氧化池,所述脫硫塔內部煙氣入口與煙氣出口之間從下至上依次設置脫硫吸收區、除霧器和濕式電除塵器,所述中和氧化池通過循環泵與脫硫吸收區連通。進一步,還包括循環水箱、沖洗水泵以及設置在脫硫塔內部除霧器與濕式電除塵器之間的積水盤,所述積水盤的盤面上分布有凸起,凸起頂部開有煙氣通孔,所述積水盤通過集水管道系統與循環水箱連通,所述循環水箱通過沖洗水泵與濕式電除塵器的沖洗水系統連通。 進一步,所述循環水箱由澄清水箱和沖洗水箱組成,所述澄清水箱通過溢流口與沖洗水箱連通,所述積水盤通過集水管道系統與澄清水箱連通,所述沖洗水箱通過沖洗水泵與濕式電除塵器的沖洗水系統連通,所述澄清水箱底部通過廢水泵與中和氧化池連通。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技術在脫硫塔內除霧器上方增設了濕式電除塵器,首先利用除霧器對凈煙氣中的霧滴和粉塵進行預去除,再利用濕式電除塵器進行精處理,從而達到非常高的環保排放要求,通常可以達到凈煙氣中粉塵含量在30mg/m3以下,因此,本技術在保證脫硫效率的同時,提高了脫硫塔的除塵系統效率,降低了脫硫塔出口粉塵排放濃度,達到了國家要求的最新排放標準;2)增設濕式電除塵器后,可解決石膏雨帶來的問題;由于常規的脫硫系統對直徑15μ m以下的霧滴無法攔截,因此石膏雨污染嚴重,增設濕式電除塵器可除去超細顆粒,因此能解決石膏雨問題;3)濕式電除塵器對細小的粉塵顆粒、霧滴、氣溶膠、金屬顆粒等具有很強的捕集能力,可實現汞、重金屬和PM2. 5超細顆粒等多種污染物的聯合脫除,并降低煙囪腐蝕情況;4)增設的濕式電除塵器位于脫硫塔內,和脫硫塔整體布置,形成裝置一體化,節省占地面積;5)本技術在除霧器和濕式電除塵器之間增設積水盤,積水盤收集濕式電除塵器的沖洗水后進行循環使用,保證濕式電除塵器沖洗水不直接進入脫硫塔的中和氧化池內,保證了整個系統的水量平衡。附圖說明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其中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參照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技術的高效濕式電除塵脫硫系統,包括脫硫塔1,所述脫硫塔I下部設有煙氣入口 2,上部設有煙氣出口 3,所述脫硫塔I內底部為中和氧化池4,所述脫硫塔I內部煙氣入口 2與煙氣出口 3之間從下至上依次設置脫硫吸收區5、除霧器6和濕式電除塵器7,所述中和氧化池4通過循環泵8與脫硫吸收區5連通。本實施例中,還包括循環水箱、沖洗水泵9以及設置在脫硫塔I內部除霧器6與濕式電除塵器7之間的積水盤10,所述積水盤10的盤面上分布有凸起,凸起頂部開有煙氣通孔,所述積水盤10通過集水管道系統11與循環水箱連通,所述循環水箱通過沖洗水泵9與濕式電除塵器7的沖洗水系統12連通;煙氣可以從積水盤10上的煙氣通孔通過,而濕式電除塵器7的沖洗水則被積水盤10收集后通過集水管道系統11進入循環,保證了濕式電除塵器7沖洗水不直接進入脫硫塔I的中和氧化池4內,保證了高耗水的濕式電除塵器和較低耗水的脫硫系統之間的水量平衡。本實施例中,所述循環水箱由澄清水箱13和沖洗水箱14組成,所述澄清水箱13通過溢流口與沖洗水箱14連通,所述積水盤10通過集水管道系統11與澄清水箱13連通,所述沖洗水箱14通過沖洗水泵9與濕式電除塵器7的沖洗水系統12連通,所述澄清水箱13底部通過廢水泵15與中和氧化池4連通;為了保證濕式電除塵器7循環沖洗水水質,將循環水箱分為澄清水箱13和沖洗水箱14,一方面有利于分離出高濃度的含塵廢水,另一方面便于調節水質和補水。本專利技術中的除霧器6不局限于一級、二級或三級,可以根據實際要求而設定。·使用本技術的高效濕式電除塵脫硫系統的除塵脫硫工藝,原煙氣從煙氣入口2進入脫硫塔1,然后在脫硫吸收區5內被脫硫漿液吸收脫除SO2,經過脫硫吸收區5的凈煙氣先經過除霧器6去除大的霧滴后,再進入濕式電除塵器7脫除凈煙氣中的液滴和細微粉塵,最后凈煙氣從煙氣出口 3排出脫硫塔I ;脫硫吸收區5內的脫硫漿液是由循環泵8從中和氧化池4中循環抽送的,脫硫漿液可以由鈣基、鎂基等微溶于水的脫硫劑制成,脫硫漿液在脫硫吸收區5內吸收SO2后落入中和氧化池4內進行氧化成硫酸鹽并結晶,經排漿泵16排出進行處理。濕式電除塵器7的沖洗水系統12對濕式電除塵器7進行沖洗后的含塵水,被積水盤10收集后,經集水管道系統11進入澄清水箱13 ;澄清水箱13底部經沉淀后的含塵廢水由廢水泵15打入中和氧化池4再利用,澄清水箱13上部經沉淀后的清水溢流進入沖洗水箱14 ;沖洗水箱14內加入用于PH值調質的堿液和系統消耗補充水,沖洗水箱14中的水通過沖洗水泵9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效濕式電除塵脫硫系統,包括脫硫塔,所述脫硫塔下部設有煙氣入口,上部設有煙氣出口,所述脫硫塔內底部為中和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脫硫塔內部煙氣入口與煙氣出口之間從下至上依次設置脫硫吸收區、除霧器和濕式電除塵器,所述中和氧化池通過循環泵與脫硫吸收區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小健,
申請(專利權)人:中電投遠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