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小體積高效空氣過濾器,包括濾筒和過濾層,所述濾筒的筒壁上設置有污氣進氣管和凈氣出氣管,所述過濾層設置于所述濾筒內,所述過濾層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上孔板和下孔板;所述污氣進氣管和所述凈氣出氣管均位于均位于所述下孔板的下方,所述濾筒的軸向中心位置設置有密封隔板,所述密封隔板的下端與所述濾筒的底部內壁連接,所述密封隔板的上端與所述上孔板連接,所述污氣進氣管和所述凈氣出氣管分別位于所述密封隔板的兩側,所述過濾層包括靠近所述污氣進氣管的進氣側過濾層和靠近所述凈氣出氣管的出氣側過濾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濾筒中部的過濾層空間進行最大化利用,達到小體積高效過濾的目的。(*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生物加工廠房的空氣過濾器,尤其涉及一種小體積高效空氣過濾器。
技術介紹
生物加工工程很多情況都涉及需氧微生物的純培養,無論是生長是合成代謝產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以滿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以及代謝的需要。這些氧氣通常由空氣提供,但是空氣中夾帶有大量的各類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如果隨空氣一起進入培養系統,便會在合適的條件下大量繁殖,并與發酵生產中的生產菌競爭、搶奪營養物,產生各種副產物,從而干擾或破壞純培養過程的正常進行,使生物產品的得率降低,產量下降,甚至是培養過程徹底失敗導致倒罐,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空氣除菌是生物細胞培養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對空氣進行凈化,使空氣的潔凈度大幅提高,符合工藝要求,已成為生物加工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F有的用于生物加工廠房的空氣過濾器,主要由濾筒和過濾層組成,含菌空氣從濾筒下部的污氣進氣管進入,經過過濾層后從濾筒上部的凈氣出氣管排出。其缺陷在于過濾層一般為單層,其過濾效果不夠好,難以滿足高度凈化要求,如果要提高過濾效果,則需要增加濾筒的體積,不利于設備的安裝。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小體積高效空氣過濾器。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包括濾筒和過濾層,所述濾筒的筒壁上設置有污氣進氣管和凈氣出氣管,所述過濾層設置于所述濾筒內,所述過濾層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上孔板和下孔板;所述污氣進氣管和所述凈氣出氣管均位于所述下孔板的下方,所述濾筒的軸向中心位置設置有密封隔板,所述密封隔板的下端與所述濾筒的底部內壁連接,所述密封隔板的上端與所述上孔板連接,所述污氣進氣管和所述凈氣出氣管分別位于所述密封隔板的兩側,所述過濾層包括靠近所述污氣進氣管的進氣側過濾層和靠近所述凈氣出氣管的出氣側過濾層。應用中,污氣依次經過污氣進氣管、進氣側過濾層、濾筒上部空間、出氣側過濾層,最后經過凈氣出氣管排出濾筒。具體地,所述進氣側過濾層由下而上依次包括第一過濾層、第二過濾層和第三過濾層,所述出氣側過濾層由上而下依次包括第四過濾層、第五過濾層和第六過濾層。更具體地,所述第一過濾層為棉花過濾層,所述第二過濾層為活性炭過濾層,所述第三過濾層為玻璃纖維過濾層,所述第四過濾層為燒結塑料過濾層,所述第五過濾層為燒結金屬過濾層,所述第六過濾層為燒結陶瓷過濾層。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的濾筒內部空間經過密封隔板隔離后形成進氣側過濾層和出氣側過濾層雙重通道,再分別設置上下多層過濾層,將濾筒中部的過濾層空間進行最大化利用,達到小體積高效過濾的目的,滿足高度凈化要求,并便于安裝設備。附圖說明附圖I是本技術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附圖所示,本技術包括濾筒7和過濾層,濾筒7的筒壁上設置有污氣進氣管6和凈氣出氣管11,所述過濾層設置于濾筒7內,所述過濾層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上孔板I和下孔板5,污氣進氣管6和凈氣出氣管11均位于下孔板5的下方;濾筒7的軸向中心位置設置有密封隔板12,密封隔板12的下端與濾筒7的底部內壁連接,密封隔板12的上·端與上孔板I連接,污氣進氣管6和凈氣出氣管11分別位于密封隔板12的兩側,所述過濾層包括靠近污氣進氣管6的進氣側過濾層和靠近凈氣出氣管11的出氣側過濾層;所述進氣側過濾層由下而上依次包括第一過濾層4、第二過濾層3和第三過濾層2,所述出氣側過濾層由上而下依次包括第四過濾層8、第五過濾層9和第六過濾層10 ;第一過濾層4為棉花過濾層,第二過濾層3為活性炭過濾層,第三過濾層2為玻璃纖維過濾層,第四過濾層8為燒結塑料過濾層,第五過濾層9為燒結金屬過濾層,第六過濾層10為燒結陶瓷過濾層。如附圖所示,應用中,污氣依次經過污氣進氣管6、第一過濾層4、第二過濾層3、第三過濾層2、濾筒上部空間、第四過濾層8、第五過濾層9和第六過濾層10,最后經過凈氣出氣管11排出濾筒7。本技術的濾筒7的內部空間經過密封隔板12隔離后形成進氣側過濾層和出氣側過濾層雙重通道,再分別設置上下多層過濾層,將濾筒7中部的過濾層空間進行最大化利用,達到小體積高效過濾的目的,滿足高度凈化要求,并便于安裝設備。權利要求1.一種小體積高效空氣過濾器,包括濾筒和過濾層,所述濾筒的筒壁上設置有污氣進氣管和凈氣出氣管,所述過濾層設置于所述濾筒內,所述過濾層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上孔板和下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氣進氣管和所述凈氣出氣管均位于所述下孔板的下方,所述濾筒的軸向中心位置設置有 密封隔板,所述密封隔板的下端與所述濾筒的底部內壁連接,所述密封隔板的上端與所述上孔板連接,所述污氣進氣管和所述凈氣出氣管分別位于所述密封隔板的兩側,所述過濾層包括靠近所述污氣進氣管的進氣側過濾層和靠近所述凈氣出氣管的出氣側過濾層。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體積高效空氣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側過濾層由下而上依次包括第一過濾層、第二過濾層和第三過濾層,所述出氣側過濾層由上而下依次包括第四過濾層、第五過濾層和第六過濾層。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體積高效空氣過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過濾層為棉花過濾層,所述第二過濾層為活性炭過濾層,所述第三過濾層為玻璃纖維過濾層,所述第四過濾層為燒結塑料過濾層,所述第五過濾層為燒結金屬過濾層,所述第六過濾層為燒結陶瓷過濾層。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小體積高效空氣過濾器,包括濾筒和過濾層,所述濾筒的筒壁上設置有污氣進氣管和凈氣出氣管,所述過濾層設置于所述濾筒內,所述過濾層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上孔板和下孔板;所述污氣進氣管和所述凈氣出氣管均位于均位于所述下孔板的下方,所述濾筒的軸向中心位置設置有密封隔板,所述密封隔板的下端與所述濾筒的底部內壁連接,所述密封隔板的上端與所述上孔板連接,所述污氣進氣管和所述凈氣出氣管分別位于所述密封隔板的兩側,所述過濾層包括靠近所述污氣進氣管的進氣側過濾層和靠近所述凈氣出氣管的出氣側過濾層。本技術將濾筒中部的過濾層空間進行最大化利用,達到小體積高效過濾的目的。文檔編號B01D46/24GK202682968SQ20122022167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7日專利技術者陳麗堅, 車小莉, 秦欣 申請人:成都思茂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小體積高效空氣過濾器,包括濾筒和過濾層,所述濾筒的筒壁上設置有污氣進氣管和凈氣出氣管,所述過濾層設置于所述濾筒內,所述過濾層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上孔板和下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氣進氣管和所述凈氣出氣管均位于所述下孔板的下方,所述濾筒的軸向中心位置設置有密封隔板,所述密封隔板的下端與所述濾筒的底部內壁連接,所述密封隔板的上端與所述上孔板連接,所述污氣進氣管和所述凈氣出氣管分別位于所述密封隔板的兩側,所述過濾層包括靠近所述污氣進氣管的進氣側過濾層和靠近所述凈氣出氣管的出氣側過濾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麗堅,車小莉,秦欣,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思茂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