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環保節水移動式高密度循環水養殖裝置,包括木制養殖主池和設置于木制養殖主池上的智能投喂器,所述木制養殖主池的池底為錐形,底端設置糞便集污口,通過循環水管集污口順次連接污物集排器、納米氣管水質凈化器、設置有微生物著床材料的微生物凈化水床,通過微生物凈化水進出口連接循環水泵,循環水泵出水口通過循環水管與木制養殖主池上部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積極效果:(1)運用循環水圓錐形池自然旋力,巧妙地把便糞匯集到池底再進入污物集排器。(2)余下少量的微小有機物、水溶蛋白等,再通過氧氣凈水器排出,再經微生物化化床、水生植物吸收分解,從而既輕松地解決了水質的問題,又可向主養池提供足夠氧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農業生產
,具體為一種環保節水移動式高密度循環水養殖裝。
技術介紹
據2011年9月6日,中國《金農網》報道目前,國內外工廠化水產養殖,都是今后發展的方向。但目前制約發展的主要因素1、投資大一般企業、個人較難以承受;2、水處理工藝技術不過關,養殖運行成本聞;3、缺少質優價聞的養殖品種;4、養殖技術和技術管理跟不上。以上說明傳統的養殖模式,國內外均已證明,占地大,養殖品質不高(有藥物殘留),污物對外排放嚴重污染周邊環境,已逐步進行減控。在調控傳統與倡導工廠化水產養 殖的同時,都出現重大問題的前提下。目前國內外推行的工廠化養殖技術,在解決處理便糞的程序上,在養殖主池中加供氧設施,魚雖然得到氧氣,但魚便糞卻被沖散溶在水中,為下步水處理帶來壓力;機械便糞處理技術把排出的便糞通過高壓水沖擦進行機械過濾,這樣更使便糞徹底粉碎,各種有機物、蛋白、無機物卻全部溶于水中,只排出一定量大分子有機物,給下一步的水處理更大壓力,增大投入就成必然。在污物處理上目前國內外的工廠化養殖技術,有近30%的糞水對外排放,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在技術管理與操作上國內外工廠化養殖系統,由于技術復雜設備多,需較高層次的技術人才能上崗。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環保節水移動式高密度循環水養殖裝置,實現種養過程不放任何農藥、化肥、抗生素、激素;運行成本低,易操作,使之投資少、占地少,產品品質高、經濟效益好,一般企業個人農民均可承受投資。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環保節水移動式高密度循環水養殖裝置,包括木制養殖主池(I)和設置于木制養殖主池(I)上的智能投喂器(19),所述木制養殖主池(I)的池底(18)為錐形,底端設置糞便集污口(2),通過循環水管(4)集污口(2)順次連接污物集排器(3)、納米氣管水質凈化器(5)、設置有微生物著床材料(9)的微生物凈化水床(8),通過微生物凈化水進出口(11)連接循環水泵(13),循環水泵(13)出水口通過循環水管⑷與木制養殖主池⑴上部連接。所述接污物集排器(3)的進水口和出水口處設置糞便阻浮板(16),底端設置智能糞便排放口(17);所述納米氣管水質凈化器(5)包括內置的納米氣氧管材¢),頂部設置有機微生物水溶液出口(7)以及通過設置與納米氣管水質凈化器(5)上的氣氧進口(15)連接設置氣氧泵(12),氣氧泵(12)上設置有泵用電控板(14)。所述微生物凈化水床(8)為多個連續分區,各個分區通過微生物凈化水進出口(11)銜接,最末一個分區中設置氨氮硝化植物(10)。所述納米氣管水質凈化器(5)為多個,分布于循環水管(4)不同或相同位置。本技術的積極效果(I)運用循環水圓錐形池自然旋力,巧妙地把便糞匯集到池底再進入污物集排器,定時定量不傷便糞原狀高濃度地排出。(2)余下少量的微小有機物、水溶蛋白等,再通過氧氣凈水器排出,再經微生物化化床、水生植物吸收分解,從而既輕松地解決了水質的問題,又可向主養池提供足夠氧量。將占排水量僅2%的高濃度污物經微生物發酵后,作種植果蔬的高效有機肥,100%地化廢為寶,對外零排放。實現種養結合,實施小型、小水體、高密度、高產量,若有需要,隨時可拆移繼續生產。市場銷售無壓力,魚病防治易處置,在同等養殖量上,投資額比國外少15-20倍,比國內少8-10倍。但產出優質安全的水產品,而且還產出綠色有機的優質果蔬產品,實現養種又盈。,從水體1000m3到100m3到5m3,養殖負栽量每立方水體70_75kg,比目前實施的國內外工廠化養殖負栽量高50-90%。關鍵是實施養種有機結合,總體實現投資少,效益高。附圖說明圖I、本技術一種環保節水移動式高密度循環水養殖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本技術一種環保節水移動式高密度循環水養殖裝置木制養殖主池池底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圖2所示意一種環保節水移動式高密度循環水養殖裝置,包括木制養殖主池I和設置于木制養殖主池I上的智能投喂器19,所述木制養殖主池I的池底18為錐形,底端設置糞便集污口 2,通過循環水管4集污口 2順次連接污物集排器3、納米氣管水質凈化器5、設置有微生物著床材料9的微生物凈化水床8,通過微生物凈化水進出口 11連接循環水泵13,循環水泵13出水口通過循環水管4與木制養殖主池I上部連接。所述接污物集排器3的進水口和出水口處設置糞便阻浮板16,底端設置智能糞便排放口 17 ;所述納米氣管水質凈化器5包括內置的納米氣氧管材6,頂部設置有機微生物水溶液出口 7以及通過設置與納米氣管水質凈化器5上的氣氧進口 15連接設置氣氧泵12,氣氧泵12上設置有泵用電控板14。所述微生物凈化水床8為多個連續分區,各個分區通過微生物凈化水進出口 11銜接,最末一個分區中設置氨氮硝化植物10。所述納米氣管水質凈化器5為三個,分布于循環水管4不同位置。本技術不僅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術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技術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在其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環保節水移動式高密度循環水養殖裝置,包括木制養殖主池(I)和設置于木制養殖主池(I)上的智能投喂器(19),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制養殖主池(I)的池底(18)為錐形,底端設置糞便集污口(2),通過循環水管(4)集污口(2)順次連接污物集排器(3)、納米氣管水質凈化器(5)、設置有微生物著床材料(9)的微生物凈化水床(8),通過微生物凈化水進出口(11)連接循環水泵(13),循環水泵(13)出水口通過循環水管(4)與木制養殖主池⑴上部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環保節水移動式高密度循環水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污物集排器(3)的進水口和出水口處設置糞便阻浮板(16),底端設置智能糞便排放口(17);所述納米氣管水質凈化器(5)包括內置的納米氣氧管材¢),頂部設置有機微生物水溶液出口(7)以及通過設置與納米氣管水質凈化器(5)上的氣氧進口(15)連接設置氣氧泵(12),氣氧泵(12)上設置有泵用電控板(14)。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環保節水移動式高密度循環水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凈化水床(8)為多個連續分區,各個分區通過微生物凈化水進出口(11)銜接,最末一個分區中設置氨氮硝化植物(10)。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環保節水移動式高密度循環水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納米氣管水質凈化器(5)為多個,分布于循環水管(4)不同或相同位置。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的一種環保節水移動式高密度循環水養殖裝置,包括木制養殖主池和設置于木制養殖主池上的智能投喂器,所述木制養殖主池的池底為錐形,底端設置糞便集污口,通過循環水管集污口順次連接污物集排器、納米氣管水質凈化器、設置有微生物著床材料的微生物凈化水床,通過微生物凈化水進出口連接循環水泵,循環水泵出水口通過循環水管與木制養殖主池上部連接。本技術的積極效果(1)運用循環水圓錐形池自然旋力,巧妙地把便糞匯集到池底再進入污物集排器。(2)余下少量的微小有機物、水溶蛋白等,再通過氧氣凈水器排出,再經微生物化化床、水生植物吸收分解,從而既輕松地解決了水質的問題,又可向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環保節水移動式高密度循環水養殖裝置,包括木制養殖主池(1)和設置于木制養殖主池(1)上的智能投喂器(19),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制養殖主池(1)的池底(18)為錐形,底端設置糞便集污口(2),通過循環水管(4)集污口(2)順次連接污物集排器(3)、納米氣管水質凈化器(5)、設置有微生物著床材料(9)的微生物凈化水床(8),通過微生物凈化水進出口(11)連接循環水泵(13),循環水泵(13)出水口通過循環水管(4)與木制養殖主池(1)上部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富源,梁亞果,曾慶初,
申請(專利權)人:黃富源,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