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水產(chǎn)養(yǎng)殖、污水處理和湖泊的增氧裝置。
技術介紹
人工水產(chǎn)養(yǎng)殖過程中,為了提高單水面產(chǎn)出密度,需要在養(yǎng)殖水域中,安裝增氧設備。目前,常用的增氧設備為水車增氧機、葉輪增氧機、噴水增氧機等,利用增氧設備, 將氧氣帶入水中。而目前的這些設備,效率低,能耗大,造價高,而且存在安全隱患,不利于推廣應用。中國專利申請?zhí)?2239678. O提供了一種微孔式人工水產(chǎn)養(yǎng)殖用增氧裝置,是由排氣裝置,如空氣壓縮機或高壓風機的排氣口連接一導氣管,該導氣管的另一端連接微孔增氧管;該增氧管的一端呈封閉,且管壁上設有若干微小貫通的彈性孔道的中空管;增氧管與一浮管軸向固接,該浮管為不透水的輕質(zhì)剛性空心管;固定重物沿浮管軸向掛接在浮管上,該重物為密度大于水的物體。上述專利和目前的普遍采用的設備,均存在一個明顯的缺陷,均為表面增氧,水的流動,僅僅為上下流動,且流動量小,難以達到全面曝氣的目的。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增氧、提水裝置,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術的增氧、提水裝置,包括四周封閉的桶體,所述桶體的頂面為弧形導流板,所述弧形導流板的一邊與所述的桶體的頂角相連接,另一邊與向下傾斜與所述的桶體的體壁相連接;設置在所述的桶體的上部、弧形導流板與所述的桶體的頂角相連接處的出水口 ;設置在所述的桶體的底部的入水口 ;設置在所述的桶體下部的入氣口 ;設置在所述的桶體內(nèi)的下部、與所述入氣口相連通的曝氣器。本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應于各種水體環(huán)境,并同時具有增氧和將底部水提到水面的功能,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附圖說明圖I是增氧、提水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增氧、提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增氧、提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周封閉的桶體(1),所述桶體的頂面為弧形導流板(2),所述弧形導流板(2)的一邊與所述的桶體(1)的頂角相連接,另一邊與向下傾斜與所述的桶體(1)的體壁相連接;設置在所述的桶體(1)的上部、弧形導流板(2)與所述的桶體(1)的頂角相連接處的出水口(3);設置在所述的桶體底部的入水口(4);設置在所述的桶體下部的入氣口(5);設置在所述的桶體內(nèi)下部、與所述入氣口(5)相連通的曝氣器(6)。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錢輝仁,張明華,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藍海水產(chǎn)發(fā)展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