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輥薄帶坯連鑄機,屬于連鑄技術領域,與一對平行布置的水冷輥構成熔池的組合式側封板采用電磁束流技術或電熱片加熱技術,電磁束流將鋼水推離組合式側封板,有效的防止“三重點”區結殼;熔池的上方中間包上設有感應加熱器,以保證進入熔池的鋼水溫度波動在±5℃之內,鋼水過熱度≤10℃,實行恒低溫澆鑄,對連鑄工藝的全盤自動控制確保了薄帶坯質量,特別適用于連鑄工程。(*該技術在201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連鑄機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雙輥薄帶坯連鑄機。雙輥薄帶坯連鑄是金屬在半固態下的鑄軋生產技術,為使金屬在鑄軋區保持一定的固相率,鑄速很高(40~160m/min),冷凝速度很快,連鑄過程時間很短,因此工作人員很難保持良好的工藝條件,并在連鑄過程時間中進行及時的干預,全世界雖進行了100多年的研究試驗,尚未成功的實現工業化生產,連鑄帶坯還不能達到直接進行冷軋的要求。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輥薄帶坯連鑄機,利用現代技術為連鑄創造良好的工藝條件和控制手段,使雙輥薄帶坯連鑄機生產真正達到工業化生產的水平,為冷軋直接提供高質量的連鑄帶坯,從而大幅度的節省工序,節省能源,節省投資。本專利技術的目的以如下方式實現雙輥薄帶坯連鑄機由中間包、感應加熱器、鋼水液面控制裝置、水冷輥、氣體保護裝置、鑄速交流伺服驅動裝置、電磁組合式側封板、壓力傳感器、輥縫輥壓伺服控制裝置、表面溫度檢測裝置、位移傳感器、二冷輥、測厚裝置組成。一對水冷輥平行布置,并與電磁組合式側封板構成一個熔池,熔池的上方設有中間包,中間包上設有感應加熱器和鋼水液面控制裝置,控制感應加熱器以保證進入熔池的鋼水溫度波動在±5℃之內,鋼水過熱度≤10℃,實行恒低溫澆鑄。鋼水液面控制裝置精確控制熔池內鋼水的液面高度使之誤差≤±5(相當于接觸角±1°)mm。在中間包和熔池之間設有氣體保護裝置,利用氬氣及迷宮密封,保護熔池中的鋼水不被氧化。電磁組合式側封板采用電磁束流技術或電熱片加熱技術有效的防止“三重點”區結殼。水冷輥采用鑄速交流伺服驅動裝置驅動,該裝置使用IGBT技術的脈寬調速及電流閉環控制,使雙水冷輥驅動精確同步,并且響應快速。水冷輥的壓力傳感器將水冷輥所受壓力情況反饋到控制裝置,輥縫輥壓伺服控制裝置保證在水冷輥受壓變形及工作中受熱膨脹時,輥縫能自動跟蹤調節,維持輥壓均一、恒定,并且當連鑄工藝條件變化時,根據控制要求改變輥壓,作為對薄坯鑄軋冷卻的調節手段。此時位移傳感器準確的反映水冷輥的位置。水冷輥和電磁組合式側封板構成的熔池下方出口設置表面溫度檢測裝置、二冷輥、測厚裝置等,適時的檢測薄帶坯的溫度、厚度,改善連鑄工藝條件。二冷輥通過對薄帶坯進行加壓,冷卻均勻,提高薄帶坯質量。由于本專利技術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避免了薄帶坯裂紋、皺紋、渣孔等缺陷,使薄帶坯質量顯著提高,雙輥薄帶坯連鑄機生產真正達到工業化生產的水平,能為冷軋直接提供高質量的連鑄帶坯,從而大幅度的節省工序,節省能源,節省投資。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作進一步的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中,1是中間包、2是感應加熱器、3是鋼水液面控制裝置、4是水冷輥、5是氣體保護裝置、6是鑄速交流伺服驅動裝置、7是電磁組合式側封板、8是壓力傳感器、9是輥縫輥壓伺服控制裝置、10是表面溫度檢測裝置、11是位移傳感器、12是二冷輥、13是測厚裝置。雙輥薄帶坯連鑄機由中間包1、感應加熱器2、鋼水液面控制裝置3、水冷輥4、氣體保護裝置5、鑄速交流伺服驅動裝置6、電磁組合式側封板7、壓力傳感器8、輥縫輥壓伺服控制裝置9、表面溫度檢測裝置10、位移傳感器11、二冷輥12、測厚裝置13組成。一對水冷輥4平行布置,并與電磁組合式側封板7構成一個熔池,熔池的上方設有中間包1,中間包1上設有感應加熱器2和鋼水液面控制裝置3,控制感應加熱器2以保證進入熔池的鋼水溫度波動在±5℃之內,鋼水過熱度≤10℃,實行恒低溫澆鑄。鋼水液面控制裝置3精確控制熔池內鋼水的液面高度使之誤差≤±5mm(相當于接觸角±1°)。在中間包1和熔池之間設有氣體保護裝置5,利用氬氣及迷宮密封,保護熔池中的鋼水不被氧化。電磁組合式側封板7采用電磁束流技術或電熱片加熱技術有效的防止“三重點”區結殼。水冷輥4采用鑄速交流伺服驅動裝置6驅動,該裝置使用IGBT技術的脈寬調速及電流閉環控制,使雙水冷輥4驅動精確同步,并且響應快速。水冷輥4的壓力傳感器8將水冷輥4所受壓力情況反饋到控制裝置,輥縫輥壓伺服控制裝置9保證在水冷輥4受壓變形及工作中受熱膨脹時,輥縫能自動跟蹤調節,維持輥壓均一、恒定,并且當連鑄工藝條件變化時,根據控制要求改變輥壓,作為對薄坯鑄軋冷卻的調節手段。此時位移傳感器11準確的反映水冷輥4的位置。水冷輥4和電磁組合式側封板7構成的熔池下方出口設置表面溫度檢測裝置10、二冷輥12、測厚裝置13等,適時的檢測薄帶坯的溫度、厚度,改善連鑄工藝條件。二冷輥12通過對薄帶坯進行輥壓,改善薄帶坯冷卻條件,進一步提高薄帶坯質量。雙輥薄帶坯連鑄機工作時,鋼水被送入由一對平行布置并相向轉動的水冷輥4與電磁組合式側封板7構成一個熔池中,凝固成帶狀的鑄坯從熔池下方連續地拉出,熔池的上方設有中間包1及感應加熱器2和鋼水液面控制裝置3,以保證進入熔池的鋼水溫度波動在±5℃之內,鋼水過熱度≤10℃,熔池內鋼水的液面高度誤差≤±5mm,實行恒低溫澆鑄和減少對熔池鋼水的擾動。在中間包1和熔池之間設有的氣體保護裝置5,利用氬氣及迷宮密封,保護熔池中的鋼水不被氧化。電磁組合式側封板7電磁束流將鋼水推離電磁組合式側封板7,有效的防止了“三重點”區結殼。水冷輥4的壓力傳感器8將水冷輥4所受壓力情況反饋到控制裝置,輥縫輥壓伺服控制裝置9保證在水冷輥4受壓變形及工作中受熱膨脹時,輥縫能自動跟蹤調節,維持恒定,控制裝置根據表面溫度檢測裝置10的檢測值,通過改變水冷輥4輥壓來實現對薄帶坯鑄軋冷卻情況的調節,例如當表面溫度檢測裝置10檢測到帶坯表面溫度偏高時,加大水冷輥4的輥壓,提高接觸緊密程度,冷卻效果加強,薄帶坯表面溫度可下降。權利要求1.一種雙輥薄帶坯連鑄機由中間包、水冷輥、鑄速交流伺服驅動裝置、壓力傳感器、輥縫輥壓伺服控制裝置、表面溫度檢測裝置、位移傳感器、二冷輥、測厚裝置組成,其特征在于熔池的上方中間包上設有感應加熱器和鋼水液面控制裝置,控制感應加熱器以保證進入熔池的鋼水溫度波動在±5℃之內,鋼水過熱度≤10℃,實行恒低溫澆鑄;鋼水液面控制裝置精確控制熔池內鋼水的液面高度使之誤差≤±5mm;中間包和熔池之間設有氣體保護裝置,利用氬氣及迷宮密封,防止熔池中的鋼水被氧化;與一對平行布置的水冷輥構成熔池的組合式側封板采用電磁束流技術或電熱片加熱技術,工作時組合式側封板的電磁束流將鋼水推離組合式側封板,防止“三重點”區結殼;熔池下方出口還設置表面溫度檢測裝置,控制裝置根據表面溫度檢測裝置的檢測值,通過改變水冷輥輥壓來實現對薄帶坯冷卻情況的調節。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輥薄帶坯連鑄機,屬于連鑄
,與一對平行布置的水冷輥構成熔池的組合式側封板采用電磁束流技術或電熱片加熱技術,電磁束流將鋼水推離組合式側封板,有效的防止“三重點”區結殼;熔池的上方中間包上設有感應加熱器,以保證進入熔池的鋼水溫度波動在±5℃之內,鋼水過熱度≤10℃,實行恒低溫澆鑄,對連鑄工藝的全盤自動控制確保了薄帶坯質量,特別適用于連鑄工程。文檔編號B22D11/06GK1246395SQ98112219公開日2000年3月8日 申請日期1998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1998年8月28日專利技術者張仲禹, 龔榮光, 徐祖華 申請人: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輥薄帶坯連鑄機由中間包、水冷輥、鑄速交流伺服驅動裝置、壓力傳感器、輥縫輥壓伺服控制裝置、表面溫度檢測裝置、位移傳感器、二冷輥、測厚裝置組成,其特征在于熔池的上方中間包上設有感應加熱器和鋼水液面控制裝置,控制感應加熱器以保證進入熔池的鋼水溫度波動在±5℃之內,鋼水過熱度≤10℃,實行恒低溫澆鑄;鋼水液面控制裝置精確控制熔池內鋼水的液面高度使之誤差≤±5mm;中間包和熔池之間設有氣體保護裝置,利用氬氣及迷宮密封,防止熔池中的鋼水被氧化;與一對平行布置的水冷輥構成熔池的組合式側封板采用電磁束流技術或電熱片加熱技術,工作時組合式側封板的電磁束流將鋼水推離組合式側封板,防止“三重點”區結殼;熔池下方出口還設置表面溫度檢測裝置,控制裝置根據表面溫度檢測裝置的檢測值,通過改變水冷輥輥壓來實現對薄帶坯冷卻情況的調節。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仲禹,龔榮光,徐祖華,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85[中國|重慶]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