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基于SiC襯底的石墨烯CVD直接外延生長方法,采用半導體SiC作為襯底,通過對SiC襯底進行合理的預處理,調節生長壓力,流量以及溫度,在SiC上面直接生長石墨烯,無需金屬作為催化劑,生長的石墨烯無需轉移過程,便可以直接用于制造各種器件,提高了器件的電學特性,可靠性,降低了器件制造的復雜性。可以生長出具有半導體潔凈度的大面積石墨烯材料,可用于無需轉移的大面積石墨烯材料的生長制備,并為碳化硅-石墨烯器件的制造提供材料。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制造
,涉及半導體材料的生長方法,特別是一種半導體碳化硅襯底的石墨烯CVD外延生長方法,可用于無需轉移的大面積石墨烯材料的生長制備,并為碳化硅-石墨烯器件的制造提供材料。
技術介紹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組成的二維晶體,是目前已知最輕最薄的材料,具有非常奇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具有突出的產業優勢,有望替代Si成為下一代基礎半導體材料的新材料。過渡族金屬催化化學氣象沉積(CVD)外延是國際上廣泛采用的大面積石墨烯制·備的方法,它不受襯底尺寸的限制,設備簡單,可以大批量生產。但是,CVD外延制備的原生石墨烯下方的金屬襯底導電性使得其無法直接應用,必須依賴襯底轉移技術,將金屬襯底去除然后轉移至合適的襯底上,而在轉移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對石墨烯薄膜產生污染和損壞,影響石墨烯材料和器件的性能。碳化硅(SiC)作為一種寬禁帶材料,具有良好的電學和熱學性能,成為電子研究領域的熱門研究課題。可用于制備功率器件、頻率器件等。特別是石墨烯發現之后,碳化硅一石墨烯器件結構已經成為研究熱點。因此,在碳化硅襯底上直接利用CVD方法外延生長石墨烯,能夠減小晶格失配,避免轉移過程中殘膠引起的性能退化,提高石墨烯和碳化硅襯底接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大面積石墨烯生長技術中的不足,提出一種基于SiC襯底的無需轉移的大面積高質量石墨烯生長方法,以改善石墨烯及器件的電學特性。實現本專利技術的技術關鍵是采用半導體SiC作為襯底,通過對SiC襯底進行合理的預處理,調節生長壓力,流量以及溫度,在SiC上面直接生長石墨烯薄膜,無需金屬作為催化劑,生長的石墨烯無需轉移過程,為碳化硅一石墨烯結構器件提供了材料,可直接用于制造各種器件,提高了器件的電學特性,可靠性,降低了器件制造的復雜性。其生長方法實現步驟包括如下(I)將SiC襯底先后放入丙酮,乙醇和去離子水中進行清洗,每次時間5 lOmin,從去離子水中取出襯底,用高純氮氣(99.9999%)吹干。(2)將SiC襯底放入化學氣相淀積CVD反應室中,抽取真空至10_5 10_6Torr,以去除反應室內的殘留氣體;(3)向反應室內通入高純Ar,溫度150 250°C,保持10 30min,然后抽真空至10 5 10 6Torr,排出襯底表面吸附氣體。(4)向反應室內通AH2進行襯底表面預處理,氣體流量I 20sccm,反應室真空度O. I ITorr,襯底溫度900 1000°C,處理時間I IOmin ;(5)向反應室中通入HjPCH4,保持HjPCH4的流量比為10 : I 2 : 1,H2流量20 2008(3011,014流量I 20sccm,氣壓維持在O. I latm,溫度1000 1300°C,升溫時間20 60min,保持時間30 60min ;(6)自然降溫,保持工序(5)中的H2和CH4流量不變,氣壓O. I latm,完成石墨烯的生長。(7)溫度降至100°C以下,關閉CH4、H2,通入Ar,打開反應室,取出樣品。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I.由于采用基于碳化硅襯底的常壓無催化金屬的石墨烯CVD外延生長方法,無需在后續步驟中對石墨稀進打轉移,避免了對石墨稀材料的破壞。 2.由于采用于碳化硅襯底的石墨烯CVD外延生長方法,可以直接在碳化硅襯底上制造石墨烯器件,為碳化娃-石墨烯器件提供材料基礎。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基于SiC襯底的石墨烯生長流程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基于SiC襯底的石墨烯生長過程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專利技術。實施例I在碳化硅襯底上制備石墨烯薄膜。(I)將SiC襯底先后放入丙酮,乙醇和去離子水中進行清洗,每次時間lOmin,從去離子水中取出襯底,用高純氮氣(99.9999% )吹干。(2)將SiC襯底放入化學氣相淀積CVD反應室中,抽取真空至10_5Torr,以去除反應室內的殘留氣體;(3)向反應室內通入高純Ar,溫度150°C,保持lOmin,然后抽真空至KT5Torr,排出襯底表面吸附氣體。(4)向反應室內通入H2進行襯底表面預處理,氣體流量lsccm,反應室真空度O. ITorr,襯底溫度1000°C,處理時間Imin ;(5)向反應室中通入H2和CH4,保持H2和CH4的流量比為10 1,H2流量20sccm,CH4流量2sccm,氣壓維持在O. latm,溫度1200°C,升溫時間20min,保持時間50min ;(6)自然降溫,保持工序(5)中的H2和CH4流量不變,氣壓O. latm,完成石墨烯的生長。(7)溫度降至100°C以下,關閉CH4、H2,通入Ar,打開反應室,取出樣品。實施例2在碳化硅襯底上制備石墨烯薄膜。(I)將SiC襯底先后放入丙酮,乙醇和去離子水中進行清洗,每次時間8min,從去離子水中取出襯底,用高純氮氣(99.9999% )吹干。(2)將SiC襯底放入化學氣相淀積CVD反應室中,抽取真空至10_6Torr,以去除反應室內的殘留氣體;(3)向反應室內通入高純Ar,溫度250°C,保持30min,然后抽真空至KT6Torr,排出襯底表面吸附氣體。(4)向反應室內通入H2進行襯底表面預處理,氣體流量20sccm,反應室真空度ITorr,襯底溫度1100°C,處理時間IOmin ;(5)向反應室中通入H2和CH4,保持H2和CH4的流量比為2 1,H2流量200sccm,CH4流量IOOsccm,氣壓維持在latm,溫度1200°C,升溫時間40min,保持時間40min ;(6)自然降溫,保持工序(5)中的H2和CH4流量不變,氣壓latm,完成石墨烯的生長。(7)溫度降至100°C以下,關閉CH4、H2,通入Ar,打開反應室,取出樣品。 實施例3在碳化硅襯底上制備石墨烯薄膜。(I)將SiC襯底先后放入丙酮,乙醇和去離子水中進行清洗,每次時間5min,從去離子水中取出襯底,用高純氮氣(99.9999% )吹干。(2)將SiC襯底放入化學氣相淀積CVD反應室中,抽取真空至10_6Torr,以去除反應室內的殘留氣體;(3)向反應室內通入高純Ar,溫度100°C,保持20min,然后抽真空至KT6Torr,排出襯底表面吸附氣體。(4)向反應室內通入H2進行襯底表面預處理,氣體流量lOsccm,反應室真空度O. 5Torr,襯底溫度1200°C,處理時間50min ;(5)向反應室中通入H2和CH4,保持H2和CH4的流量比為5 : 1,H2流量lOOsccm,CH4流量20sccm,氣壓維持在O. 5atm,溫度1300°C,升溫時間40min,保持時間50min ;(6)自然降溫,保持工序(5)中的H2和CH4流量不變,氣壓O. 5atm,完成石墨烯的生長。(7)溫度降至100°C以下,關閉CH4、H2,通入Ar,打開反應室,取出樣品。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基于SiC襯底的石墨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SiC襯底的石墨烯CVD直接外延生長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半導體SiC作為襯底,通過對SiC襯底進行合理的預處理,調節生長壓力,流量以及溫度,在SiC上面直接生長石墨烯,無需金屬作為催化劑,生長的石墨烯直接用于制造各種器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東,寧靜,韓碭,閆景東,柴正,張進成,郝躍,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