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輕質復合墻板的制備方法,屬于輕質復合墻板制造技術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是將一個平模滾壓成型用的平托板和組合式擋板組裝成一套能形成兩側具有榫頭和槽口形狀的墻板坯體成型模具,當成型模具沿制備流水線方向運動時,依次在成型模具的模腔內完成擺放底層水泥纖維面板、鋪喂和滾壓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層、擺放增強筋網、鋪喂和滾壓上層輕集料混凝土層、鋪喂面層砂漿層、鋪玻璃網格布、滾壓面層砂漿層、鋪塑料薄膜等墻板坯體成型的系列操作,帶成型模具的墻板坯體下流水線輸送平臺后制備出輕質復合墻板。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制備的輕質復合墻板具有較為理想的整體機械強度,尤其適用于住宅產業化建筑的保溫隔音墻體建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輕質復合墻板制造
,具體涉及一種利用平模滾壓的輕質復合墻板的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輕質復合墻板是一種夾層墻板,中間層為輕集料混凝土夾心層,兩面為水泥薄板層,水泥薄板層可以是GRC板、埃特板、硅酸鈣板、石膏板等,輕集料混凝土夾心層是由水泥、砂漿和輕骨料混合均勻,成為輕混凝土后填充而成,輕骨料有輕質陶粒、聚苯顆粒、浮石、空心玻璃珠、木糠、秸桿粉等。現有的輕質復合墻板制造技術多采用立模成型工藝 ,在大型成型機上成型,成型機包括有底模板、側模板、端模板、液壓開合模機構。液壓開合模機構通過將底模板、側模板拉開或拼合來實施開合模動作。合模后,先將水泥薄板層置于模腔內兩側,然后在兩水泥薄板層之間灌注輕集料混凝土,使其充實添滿。待機靜置若干小時后,輕集料混凝土層與水泥薄板層結合硬化成為板材,再通過液壓開合模機構將底模模板、側模板拉開(開模),用起吊設備將板材吊離成型機。立模成型工藝存在以下問題 I、為了能一次多澆注幾塊板,成型機體一般較大,設備笨重,不能移動;成型操作(開模、清潔模具、合模、插入面板、灌注輕質混凝土、壓平等)需要在原地分批完成,工效低。2、開合模機構復雜,加工制造困難。3、成型墻板的尺寸變化調節較難。4、墻板生產過程不連續,硬化過程占成型設備的周期較長,墻板的單機生產能力較低。專利CN200810026804. 3在立模成型工藝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將成型機做成一個可以在軌道上移動的成型機,雖然生產效率有所提高,不占用多余空地,但是仍然存在以上效率低下、需要脫模的周期長、加工過程不連續等問題。如果采用平模滾壓成型,則可以解決立模成型工藝中加工過程不連續、和需要復雜的開合模操作的問題,且為流水線生產,產量不受混凝土硬化過程的影響。目前常用的工藝是利用傳動的輥道或傳送皮帶作為墻板生產過程流水線的傳動輸送平臺,先將平托板放在輸送平臺上,并在平托板上安裝左右側面擋板,然后再將平托板輸送到下一個喂料口的位置,在平托板和側面擋板形成的槽內先鋪喂第一層水泥砂漿,平鋪后的砂漿層隨即被控制厚度和平整度的上滾輪滾壓平整;鋪過砂漿層(第一層)的平托板繼續向前傳動,在砂漿層的上面放上已預制好的輕質保溫板或輕集料混凝土板(第二層);接著,布有砂漿層和保溫層的托板繼續向前,依次在第二個砂漿喂料口下,鋪上第二層水泥砂漿,和鋪上玻璃纖維網格布;平鋪玻璃纖維網格布后的砂漿層隨即被控制厚度和平整度的第二個上滾輪滾壓平整,并鋪上保濕用的塑料薄膜,完成三明治式輕質復合墻板的連續成型過程。隨后再依次完成帶托板墻板坯體下流水線、帶托板坯體碼垛養護,拆托板和擋板、切割成為定型復合墻板的過程。平模滾壓成型雖然將立模澆注成型中的不連續生產變成了連續生產,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但是該工藝需要對輕質混凝土(或輕集料混凝土)預先制成板,第一層板面層和輕質混凝土板之間(或和輕集料混凝土板)之間的連接容易出現空鼓脫落、以及不容易加工出(或不能加工出)兩側面同時具有輕質保溫結構和有槽口和榫頭配合形狀的較厚復合墻板。另外,因為輕質墻板夾芯層需要預先成型,因此加工成本不容易降低,三層之間的整體連接程度容易受到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目前平模滾壓成型墻板加工工藝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提出。本專利技術方法提出的是一種平模滾壓成型輕質復合墻板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具有將三層材料連續無間隙的復合成一個整體的作用,所成型三層材質之間具有的整體復合構造使所獲得墻板的抗彎曲強度較高,另外還可以加工出厚度范圍較寬、側面有槽口和榫頭配合形狀的輕質復合墻板。本專利技術方法,其成型過程是將一個平模滾壓成型用的平托板和組合式擋板組裝成一套能形成兩側具有榫頭和槽口形狀的墻板坯體成型模具,然后將成型模具放在流水線輸送平臺上,在流水線輸送平臺的上方沿流水線方向依次布置了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喂料系統、底層輕集料混凝土滾壓系統、增強用筋網鋪設系統、上層輕集料混凝土喂料系統、上層輕集料混凝土滾壓系統、面層砂漿喂料系統、玻璃網格布鋪設系統、面層砂漿滾壓系統、塑料薄膜鋪設系統,當成型模具沿流水線方向運動時,依次在成型模具的模腔內完成擺放底層水泥纖維面板、鋪喂和滾壓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層、擺放增強筋網、鋪喂和滾壓上層輕集料混凝土層、鋪喂面層砂漿層、鋪玻璃網格布、滾壓面層砂漿層、鋪塑料薄膜等墻板坯體成型的系列操作,帶成型模具的墻板坯體下線后經過5 10小時養護,拆掉組成成型模具的平托板和組合式擋板,便加工出了側面帶榫頭和槽口形狀的輕質復合墻板。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具體步驟如下 (1)制備輕質復合墻板坯體的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3包括平托板I、組合式擋板2;所述組合式擋板2安裝在平托板I左右側面,所述組合式擋板2是由上擋板14和下擋板15構成,所述上擋板14和下擋板15之間通過鉸鏈16連接成一個整體,并通過固定插銷將所述上擋板14和下擋板15固定成一個形狀尺寸不變的能形成墻板坯體兩側槽口和榫頭形狀的模腔空間,所述成型模具3上流水線輸送平臺4前,所述平托板I左右側面的下擋板15處于與平托板I表面垂直的固定狀態,所述上擋板14位于成型模具3的外側,所述上擋板14和下擋板15的內表面涂有一層脫模劑; (2)將步驟(I)制備的成型模具3放置在平模滾壓成型的流水線輸送平臺4上,所述流水線輸送平臺4為水平傳輸運動的輥道或水平傳輸運動的傳送皮帶機,然后再將一塊和所加工墻板同面積大小、同形狀的水泥纖維板的上表面進行錨化和滾涂一層聚合物砂漿薄層,并將所述水泥纖維板放置在所述成型模具3的平托板I上用作所需制備的輕質復合墻板坯體的底層面板; (3)將步驟(2)所述成型模具3沿所述流水線輸送平臺4的流水線方向運動,當成型模具3運動到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喂料系統5位置時,所述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喂料系統5的喂料口擠出板條狀的輕集料混凝土,在喂料導向擋板21和平托板I的側面下擋板15的側向阻擋下,所述輕集料混凝土從平托板I的端頭開始連續向其尾部鋪展,所述輕集料混凝土鋪展在平托板I上的水泥纖維板上形成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層,所述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層的厚度等于墻板中輕集料混凝土層厚度的一半; (4)隨后步驟(3)所述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層被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層滾壓系統6中光面輥子滾壓平,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層滾壓系統6位于流水線輸送平臺4的上方,然后在增強用筋網鋪設系統7位置處,將用于墻板整體增強的竹筋框架網或鋼筋框架網放置在所述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層面上,并將平托板I的上擋板14扶正到能形成完整的槽口和榫頭形狀模腔空間的位置,并用固定插銷17固定; (5)所述成型模具3帶著已經布料完畢的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層繼續沿流水線方向運動,當運動到上層輕集料混凝土喂料系統8位置時,喂料系統的喂料口擠出板條狀的輕集料混凝土,在喂料導向擋板和模具的側面上擋板的阻擋下,所述輕集料混凝土從平托板的端頭開始連續向尾部鋪展,輕集料混凝土層鋪展在平托板I上的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層面上形成上層輕集料混凝土層,所述上層輕集料混凝土層的厚度等于復合墻板中輕集料混凝土層厚度的一半; (6)步驟(5)所述的上層輕集料混凝土層隨后被懸吊在流水線輸送平臺4上方的上層輕集料混凝土層滾壓系統9中光面輥子滾壓平; (7)步驟(6)完成后,當所述成型模具3運動到面層砂漿喂料系統10位置時,由該喂料系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輕質復合墻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備方法具體步驟如下:???(1)制備輕質復合墻板坯體的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3)包括平托板(1)、組合式擋板(2);所述組合式擋板(2)安裝在平托板(1)左右側面,所述組合式擋板(2)是由上擋板(14)和下擋板(15)構成,所述上擋板(14)和下擋板(15)之間通過鉸鏈(16)連接成一個整體,并通過固定插銷(17)將所述上擋板(14)和下擋板(15)固定成一個形狀尺寸不變的能形成墻板坯體兩側槽口和榫頭形狀的模腔空間,所述成型模具(3)上流水線輸送平臺(4)前,所述平托板(1)左右側面的下擋板(15)處于與平托板(1)表面垂直的固定狀態,所述上擋板(14)位于成型模具(3)的外側,所述上擋板(14)和下擋板(15)的內表面涂有一層脫模劑;???(2)將步驟(1)制備的成型模具(3)放置在平模滾壓成型的流水線輸送平臺(4)上,所述流水線輸送平臺(4)為水平傳輸運動的輥道或水平傳輸運動的傳送皮帶機,然后再將一塊和所加工墻板同面積大小、同形狀的水泥纖維板的上表面進行錨化和滾涂一層聚合物砂漿薄層,并將所述水泥纖維板放置在所述成型模具(3)的平托板(1)上用作所需制備的輕質復合墻板坯體的底層面板;???(3)將步驟(2)所述成型模具(3)沿所述流水線輸送平臺(4)的流水線方向運動,當成型模具(3)運動到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喂料系統(5)位置時,所述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喂料系統(5)的喂料口擠出板條狀的輕集料混凝土,在喂料導向擋板(21)和平托板(1)的側面下擋板(15)的側向阻擋下,所述輕集料混凝土從平托板(1)的端頭開始連續向其尾部鋪展,所述輕集料混凝土鋪展在平托板(1)上的水泥纖維板上形成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層,所述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層的厚度等于墻板中輕集料混凝土層厚度的一半;??(4)隨后步驟(3)所述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層被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層滾壓系統(6)中光面輥子滾壓平,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層滾壓系統(6)位于流水線輸送平臺(4)的上方,然后在增強用筋網鋪設系統(7)位置處,將用于墻板整體增強的竹筋框架網或鋼筋框架網放置在所述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層面上,并將平托板(1)的上擋板(14)扶正到能形成完整的槽口和榫頭形狀模腔空間的位置,并用固定插銷(17)固定;???(5)所述成型模具(3)帶著已經布料完畢的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層繼續沿流水線方向運動,當運動到上層輕集料混凝土喂料系統(8)位置時,喂料系統的喂料口擠出板條狀的輕集料混凝土,在喂料導向擋板和模具的側面上擋板的阻擋下,所述輕集料混凝土從平托板的端頭開始連續向尾部鋪展,輕集料混凝土層鋪展在平托板(1)上的底層輕集料混凝土層面上形成上層輕集料混凝土層,所述上層輕集料混凝土層的厚度等于復合墻板中輕集料混凝土層厚度的一半;???(6)步驟(5)所述的上層輕集料混凝土層隨后被懸吊在流水線輸送平臺(4)上方的上層輕集料混凝土層滾壓系統(9)中光面輥子滾壓平;???(7)步驟(6)完成后,當所述成型模具(3)運動到面層砂漿喂料系統(10)位置時,由該喂料系統的喂料口鋪設一層5~10毫米厚的砂漿面層在所述上層輕集料混凝土層的層面上,砂漿層從平托板(1)的端頭開始連續向尾部鋪展;??(8)步驟(7)完成后,當所述成型模具(3)運動到面層砂漿表面玻璃纖維網格布鋪設系統(11)位置時,玻璃纖維網格布連續張緊鋪在砂漿面層上,當玻璃纖維網格布鋪到砂漿面層的末端表面時,由剪斷裝置將玻璃纖維網格布切斷;???(9)所述成型模具(3)繼續沿所述流水線輸送平臺(4)的流水線方向運動,當運動到面層砂漿滾壓系統(12)位置時,所述步驟(7)中的平托板(1)上的砂漿面層隨后被懸吊在其上方的光面輥子滾壓平;???(10)所述成型模具(3)繼續沿所述流水線輸送平臺(4)的流水線方向運動,當運動到面層砂漿的塑料薄膜鋪設系統(13)位置時,塑料薄膜連續張緊鋪在砂漿面層上,當塑料薄膜鋪到砂漿面層的末端表面時,由剪斷裝置將塑料薄膜切斷,由此完成了帶槽口、榫頭形狀的復合墻板坯體的全部成型過程,成型好的輕質復合墻板坯體連所述成型模具(3)一道離開流水線輸送平臺(4),經過5-10小時的養護后脫去模具制備成所述輕質復合墻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樊傳剛,尹萬云,唐世敏,雷團結,韓偉群,錢元弟,劉磊彬,
申請(專利權)人: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安徽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