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紙面脫硫石膏空心輕質隔墻板及其制作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先將脫硫石膏進行活性處理,經過處理的脫硫石膏,配以粉煤灰、輕質陶粒、復合激發劑、增白劑、增韌劑、玻璃纖維,按比例混合均勻,加水拌合成骨漿料,澆注到有通孔的模具中,用紙把骨漿料包裹在中間,漿體初凝后抽出模具芯管,漿體完全終凝后脫模,制成紙面脫硫石膏空心輕質隔墻板。發明專利技術有益的效果是:本發明專利技術利用燃煤電廠廢棄物脫硫石膏生產紙面脫硫石膏空心輕質隔墻板,生產過程可避免骨漿料與模具的粘結,對模具無污染破壞,易于成型,可實現連續機械化生產,生產效率高,且生產出的石膏板表面平整光潔,并具有隔熱、隔聲、輕質的優異性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隔墻用輕質建材領域,尤其是。
技術介紹
國外新型墻體材料主要有3大類空心磚、砼空心砌塊和建筑板材。根據不同的建筑體系,承重墻采用空心磚、5仝空心砌塊,非承重內隔墻采用建筑板材。我國目前的建筑板材產量約I. 46億m2,其中石膏板約O. 88億m2,輕質隔墻板O. 58億m2。盡管建筑板材在新型墻體材料中所占比重接近5%,但在整個墻體材料中所占比重僅1%左右。石膏板在我國的發展受到了相當的重視,對于推動墻體改革發揮了作用,但是,作為內隔墻替代品的輕質隔墻板卻未獲得普遍的應用,除受經濟條件限制和認識不夠深入以外,輕質隔墻板自身也存 在一定的質量問題板材裂縫(包括拼裝裂縫)和隔音性差。輕質隔墻板主要有以下幾種GRC多孔條板、加氣砼條板、輕集料砼條板、石膏多孔條板、彩鋼夾心條板和鋼絲網架夾心板等。發展新型的排煙脫硫石膏輕質隔墻板,應該降低干燥收縮值,重點解決板材裂縫問題;改單排孔為多排孔或者充填芯材,提高板材隔音性能,滿足分戶隔墻要求。隨著小康住宅和安居住宅向現代化方向發展,大開間體系比例逐漸增多,預計輕質隔墻板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將會有更好的發展勢頭。據資料統計,我國天然石膏的總儲量為570X108t,該儲藏量中,僅有大約8%為優質石膏(主要指CaS04 · 2H20含量大于90%的特級及一級石膏)資源,低品位礦石及硬石膏的含量相對較多,且我國石膏礦的分布并不均勻,有相當多的地區沒有石膏資源。通過脫硫石膏和天然石膏的比較可知脫硫石膏單就其有效成分含量而言,可以作為優質的石膏生產原料。目前,石膏工業的增長率隨全球經濟的復蘇快速增長,脫硫石膏在建筑材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脫硫石膏的主要成分是二水硫酸鈣晶體CaS04 · 2H20,與天然石膏的物理化學性能具有相同的規律,但作為一種煙氣脫硫副產物,其性質由煙氣脫硫工藝決定,使它具有再生石膏的某些特點。脫硫石膏顆粒的粒徑較窄,顆粒主要集中在30-50 μ m,級配不如天然石膏,但其純度較天然石膏更高,具體表現為天然石膏經過粉磨后粗顆粒多為雜質,細顆粒多為石膏,而脫硫石膏卻粗顆粒多為石膏,細顆粒多為雜質。現有強制產出的大量脫硫石膏不能得到綜合利用,產生嚴重的環境污染,而石膏纖維板的原材料在逐漸減少,生產地與消費地分離。國外主要將脫硫石膏用于水泥緩凝劑和建筑石膏板,比如德國幾乎所有需用石膏的企業都在使用脫硫石膏。主要用作生產建筑制品和作為水泥緩凝劑。其它歐洲國家多將脫硫石膏應用于生產紙面脫硫石膏板和砌塊,也有用于粉煤灰活性激發劑、土壤改良劑和道路基層材料。國內現多重點研究于脫硫石膏-粉煤灰地聚合物的研制,將脫硫石膏進行活性處理或化學激發,加入含硅鋁相、鈣質組分以及含硫酸鹽等的多種工業廢棄物,所制備的產品具有較好的結構特征,具有一定的力學性能,為其高效利用提供可行技術途徑。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無污染的紙面脫硫石膏空心輕質隔墻板及其制作方法。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這種紙面脫硫石膏空心輕質隔墻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先將脫硫石膏進行活性處理,經過處理的脫硫石膏,配以粉煤灰、輕質陶粒、復合激發劑、增白劑、增韌劑、玻璃纖維,按比例混合均勻,加水拌合成骨漿料,澆注到有通孔的模具中,用紙把骨漿料包裹在中間,漿體初凝后抽出模具芯管,漿體完全終凝后脫模,制成紙面脫硫石膏空心輕質隔墻板。作為優選,所述骨漿料的原料為脫硫石膏50-70份,粉煤灰30-50份,輕質陶粒60-80份,復合激發劑5-10份,玻璃纖維5-8份,增白劑I. 5-2. O份,增韌劑O. 01-0. 03份,水45-60份。 作為優選,所述紙采用紙面石膏板護面紙或牛皮紙。作為優選,所述玻璃纖維一般采用20mm的玻璃纖維。這種紙面脫硫石膏空心輕質隔墻板,包括板面,該隔墻板豎向設有兩排圓形通孔,其中一排數量為奇數,另一排數量為偶數,兩排圓形通孔呈三角形交錯排列。作為優選,所述圓形通孔單排的數量為5-10個。作為優選,所述圓形通孔的直徑為15_35mm。作為優選,該隔墻板的兩側設有凹槽。專利技術有益的效果是本專利技術利用燃煤電廠廢棄物脫硫石膏生產紙面脫硫石膏空心輕質隔墻板,生產過程可避免骨漿料與模具的粘結,對模具無污染破壞,易于成型,可實現連續機械化生產,生產效率高,且生產出的石膏板表面平整光潔,并具有隔熱、隔聲、輕質的優異性能。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板面1,圓形通孔2,凹槽3。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這種紙面脫硫石膏空心輕質隔墻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先將脫硫石膏通過干燥、煅燒、粉碎等工藝進行活性處理,經過處理的脫硫石膏,配以粉煤灰、輕質陶粒、復合激發劑、增白劑、增韌劑、玻璃纖維,按比例混合均勻,加水拌合成骨漿料,澆注到有通孔的模具中,用紙把骨漿料包裹在中間,漿體初凝后抽出模具芯管,漿體完全終凝后脫模,制成紙面脫硫石膏空心輕質隔墻板。其中原料的成分為脫硫石膏75份,粉煤灰30份,輕質陶粒65份,復合激發劑8份,玻璃纖維5份,增白劑2. O份,增韌劑0. 02份,水50份。所用紙可以是紙面石膏板護面紙、牛皮紙,這樣就避免了脫硫石膏漿體與模具的粘接,使得成型非常方便,并且紙可以提高脫硫石膏墻板的強度,制作出的墻板表面平整光潔。由于脫硫石膏一般為土黃色、綠色白色,在本專利技術中加入一定量增白劑,以改善成品的顏色。由于脫硫石膏的顆粒大小較為平均,但其分布帶很窄,高細度(200目以上)、顆粒主要集中在30-50 μ m之間,級配遠遠差于天然石膏粉。為促使顆粒細小脫硫石膏結合更為緊密,同時改善脫硫石膏的脆性,本專利技術中加入了增韌劑,確保產品達到特定強度效果。本專利技術采用的玻璃纖維一般采用長20mm的玻璃纖維,以確保生產出來的石膏板的抗斷裂性大幅提聞。本專利技術采用的陶粒輕骨料屬于高強陶粒,形狀為圓球形,主要物理力學性能為堆積密度717kg/m3,顆粒表觀密度1365kg/m2,筒壓強度5. 8MPa,Ih吸水率5. 2%,軟化系數 I.05,空隙率47%。由于陶粒骨料具有表觀密度輕、導熱系數低、化學穩定性好、使用溫度范圍廣、吸濕能力小,且無毒、無味、防火、吸音等特點,所以生產出的石膏板具有隔熱、隔聲、輕質優異性能。通過該種方法制作的紙面脫硫石膏空心輕質隔墻板,包括板面,該隔墻板豎向設有兩排圓形通孔,其中一排數量為奇數,另一排數量為偶數,兩排圓形通孔呈三角形交錯排列,圓形通孔2單排的數量為5-10個,圓形通孔2的直徑為15-35mm。圓形通孔2在于提高板材隔音性能和保溫效果。隔墻板的兩個側面設有凹槽3,便于采用壓力灌注法,便于拼裝。本專利技術生產的產品具有以下技術指標面密度彡60kg/m2 ;干燥收縮值彡O. 4mm/m ;抗彎破壞荷載不小于板自重的I. O倍;抗沖擊性能一30Kg沙袋落差O. 5m擺動沖擊5次,不出現貫通裂紋;計權隔音量> 40dB。本專利技術產品以新建年產15萬m2排煙脫硫石膏輕質隔墻板為例,設備投資100萬元左右,年產值可達750萬元以上,同時可節約土地,節約燒磚、采暖或夏季降溫能耗約480萬噸標煤,社會經濟效益相當顯著。實施例二 這種紙面脫硫石膏空心輕質隔墻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先將脫硫石膏通過干燥、煅燒、粉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紙面脫硫石膏空心輕質隔墻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先將脫硫石膏進行活性處理,經過處理的脫硫石膏,配以粉煤灰、輕質陶粒、復合激發劑、增白劑、增韌劑、玻璃纖維,按比例混合均勻,加水拌合成骨漿料,澆注到有通孔的模具中,用紙把骨漿料包裹在中間,漿體初凝后抽出模具芯管,漿體完全終凝后脫模,制成紙面脫硫石膏空心輕質隔墻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樹東,劉俊龍,石立安,李啟華,黃永焱,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