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管水淬控制方法,它包括以下過程:水淬內噴、外噴的控制采用液壓驅動的液動偏心球閥,液動偏心球閥由液壓站提供動力,利用PLC控制中心發出指令控制液壓站的動作,當鋼管就好位后,PLC控制中心接到信號后給液動偏心球閥上的電磁閥一個開啟指令,電磁閥動作,淬火液動偏心球閥迅速打開,管道內的高壓水迅速噴向鋼管內表面并攪動淬火槽內的水,淬火開始;與此同時,PLC控制中心延遲0.2-0.8s給回流液動偏心球閥關閉信號,回流液動偏心球閥隨即關閉;淬火完成后,回流液動偏心球閥自動打開,延時0.2-0.8s再關閉淬火液壓偏心球閥;完成一次淬火過程,本方法使得在鋼管水淬過程中不會產生水錘、爆管現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鋼管水淬生產領域,特別是一種鋼管水淬控制方法及裝置。
技術介紹
為提高無縫鋼管的品質,需對無縫鋼管進行淬火。目前世界上淬火工藝普遍采用淬火爐+淬火裝置,淬火裝置有簡單的浸入式淬火、浸入+內噴式淬火、外淋+內噴式淬火三種形式。簡單的浸入式淬火就是將從淬火爐加熱的鋼管直接放入淬火槽進行淬火,由于其淬火不均勻、鋼管易彎曲、對厚壁管淬不透等諸多缺陷,一般無縫鋼管不采用此方式。浸入+內噴式淬火就是將從淬火爐加熱的鋼管在放入淬火槽的同時對鋼管內進行噴水淬火,內外表面同時進行淬火,此方式效果較好,但用水量大,水系統投資和占地面積大,運行費 用高,其內噴一般采用三通閥門切換,控制難度比較大,設備故障率高,如果調節和操作不當,還會產生水錘現象,出現較大的安全事故。外淋+內噴式淬火就是將從淬火爐加熱的鋼管送至淬火槽時,同時對鋼管內外表面進行噴水淬火,此方式效果好,但用水量巨大、投資高而且占地面積大,運行維護及管理費用高,其內噴和外淋均采用三通閥門切換,設備故障率高,控制難度比較大,特別是,如果調節不當會產生水錘現象,出現爆管,嚴重影響生產。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鋼管水淬控制方法及裝置,使得在鋼管水淬過程中不會產生水錘、爆管現象。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管水淬控制方法,它包括以下過程水淬內噴、外噴的控制采用液壓驅動的液動偏心球閥,液動偏心球閥由液壓站提供動力,利用PLC控制中心發出指令控制液壓站的動作,內噴和外噴每個系統配置兩臺液動偏心球閥,一臺負責向鋼管內表面或外表面噴射高壓水,另一臺負責在淬火完后進行泄壓,當鋼管就好位后,PLC控制中心接到信號后給液動偏心球閥上的電磁閥一個開啟指令,電磁閥動作,淬火液動偏心球閥在Is內迅速打開,管道內的高壓水迅速噴向鋼管內表面并攪動淬火槽內的水,淬火開始;與此同時,PLC控制中心延遲O. 2-0. 8s給回流液動偏心球閥關閉信號,回流液動偏心球閥隨即關閉。內噴、外淬、攪拌均采用液動偏心球閥進行切換,當鋼管到達工位后,淬火液動偏心球閥打開,而回流液動偏心球閥關閉,閥門的開閉采用PLC控制中心自動控制,當檢測到鋼管到位時,淬火液壓偏心球閥打開,延時O. 2-0. 8s再關閉回流液動偏心球閥;噴射40-60s后,回流液動偏心球閥自動打開,延時O. 2-0. 8s再關閉淬火液壓偏心球閥;完成一次淬火過程。根據鋼管品種和規格尺寸不同,在PLC控制中心設定噴水、淬火時間,一般為40-60s。當設定的噴水時間到后,PLC控制中心給第一回流液動偏心球閥、第二回流液動偏心球閥打開信號,第一回流液動偏心球閥、第二回流液動偏心球閥在Is內迅速打開,水回到高位水箱;與此同時,PLC控制中心延遲O. 2-0. 8s給第一淬火液動偏心球閥、第二淬火液動偏心球閥關閉信號,第一淬火液動偏心球閥、第二淬火液動偏心球閥隨即關閉,一根鋼管淬火完畢,等待第二根鋼管就位。一種鋼管水淬控制裝置,包括液壓站、電氣控制柜、PLC控制中心、第一檢測儀表、第二檢測儀表、第一回流液動偏心球閥、第二回流液動偏心球閥、第一淬火液動偏心球閥、第二淬火液動偏心球閥,第一檢測儀表、第二檢測儀表連接PLC控制中心,PLC控制中心連接電氣控制柜,電氣控制柜連接液壓站,電氣控制柜分別連接第一回流液動偏心球閥、第二回流液動偏心球閥、第一淬火液動偏心球閥、第二淬火液動偏心球閥,液壓站分別連接第一回流液動偏心球閥、第二回流液動偏心球閥、第一淬火液動偏心球閥、第二淬火液動偏心球閥。內噴外淋水淬裝置包括第一淬火液動偏心球閥、第二淬火液動偏心球閥,回流箱、鋼管支承筒、內噴回流閥、內噴供水閥、內噴壓力計、淬火槽、內噴淬火管、鋼管、外噴淬火管、外噴壓力計、外噴供水閥、外噴回流閥,內噴供水閥連接第一淬火液動偏心球閥,第一淬火液動偏心球閥連接內噴淬火管,在第一淬火液動偏心球閥與內噴淬火管之間的管導上安裝有內噴壓力計,內噴淬火管申入鋼管的內中心處,第一淬火液動偏心球閥的另一個分 支管連接內噴回流閥,內噴回流閥連接回流箱,外噴供水閥連接第二淬火液動偏心球閥,第二淬火液動偏心球閥連接外噴淬火管,在第二淬火液動偏心球閥與外噴淬火管之間的管導上安裝有外噴壓力計,外噴淬火管的出水端位于鋼管的外表面處,第二淬火液動偏心球閥的另一個分支管連接外噴回流閥,外噴回流閥連接回流箱,鋼管安放在二個鋼管支承筒上,鋼管支承筒安裝在淬火槽內。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鋼管水淬控制裝置,它包括控制系統、淬火系統、和水循環系統。所述的控制系統包括液壓站、電氣控制柜、PLC控制中心、第一檢測儀表、第二檢測儀表、第一回流液動偏心球閥、第二回流液動偏心球閥、第一淬火液動偏心球閥、第二淬火液動偏心球閥、第一檢測儀表、第二檢測儀表連接PLC控制中心,PLC控制中心連接電氣控制柜,電氣控制柜連接液壓站,電氣控制柜分別連接第一回流液動偏心球閥、第二回流液動偏心球閥、第一淬火液動偏心球閥、第二淬火液動偏心球閥,液壓站分別連接第一回流液動偏心球閥、第二回流液動偏心球閥、第一淬火液動偏心球閥、第二淬火液動偏心球閥。所述的淬火系統包括鋼管支承筒、內噴供水閥、淬火槽、內噴淬火管、鋼管、外噴淬火管、外噴供水閥,內噴供水閥連接第一淬火液動偏心球閥,第一淬火液動偏心球閥連接內噴淬火管,內噴淬火管申入鋼管的內中心處,外噴供水閥連接第二淬火液動偏心球閥,第二淬火液動偏心球閥連接外噴淬火管,外噴淬火管的出水端位于鋼管的外表面處,鋼管安放在二個鋼管支承筒上,鋼管支承筒安裝在淬火槽內。所述的水循環系統包括回流箱、低位水箱、高位水箱供水閥、高位水箱、淬水槽注水閥、淬火槽溢水管、淬火槽放水閥、高低位水箱連接管,淬火槽放水閥的一端通過水管連接在淬火槽的底部,淬火槽放水閥的另一端通過水管連接在回流箱上,淬火槽溢水管的一端連接在淬火槽的中部,淬火槽溢水管的另一端連接在回流箱上,淬水槽注水閥的一端通過水管連接在高位水箱上,淬水槽注水閥的一端通過水管連接在淬火槽的上部,高位水箱通過水管連接有高位水箱供水閥,高位水箱通過高低位水箱連接管連接低位水箱,高位水箱通過水管分別連接第一回流液動偏心球閥和第二回流液動偏心球閥的一端,第一回流液動偏心球閥的另一端通過水管分成二個接頭,一個接頭與第一淬火液動偏心球閥相連,另一個接頭與內噴供水閥相連,第二回流液動偏心球閥的另一端通過水管分成二個接頭,一個接頭與第二淬火液動偏心球閥連接,另一個接頭與外噴供水閥連接,低位水箱的二個出水口通過水管和加壓系統后分別連接內噴供水閥和外噴供水閥。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特點鋼管通過定徑機后直接到淬火裝置進行淬火,利用鋼管的余熱而無須將鋼管送至淬火爐進行再加熱,節省大量的能源消耗;鋼管到達淬火工位時,高位水箱的水在O. 2-0. 4s內將鋼管全覆蓋,在鋼管旋轉的同時開啟攪拌水源對槽內的水進行攪拌以增加換熱效果,即所謂的外部淬火,與此同時,開啟內噴水源對鋼管內表面進行淬火,通過PLC調節控制,不會產生水錘、爆管現象。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的詳細結構作進一步描述。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專利技術原理的結構示意 附圖2為內噴外淋水淬裝置結構示意 附圖3為控制裝置與水淬裝置結合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附圖所示一種鋼管水淬控制方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管水淬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過程:水淬內噴、外噴的控制采用液壓驅動的液動偏心球閥,液動偏心球閥由液壓站提供動力,利用PLC控制中心發出指令控制液壓站的動作,當鋼管就好位后,PLC控制中心接到信號后給液動偏心球閥上的電磁閥一個開啟指令,電磁閥動作,淬火液動偏心球閥迅速打開,管道內的高壓水迅速噴向鋼管內表面并攪動淬火槽內的水,淬火開始;與此同時,PLC控制中心延遲0.2?0.8s給回流液動偏心球閥關閉信號,回流液動偏心球閥隨即關閉;淬火完成后,回流液動偏心球閥自動打開,延時0.2?0.8s再關閉淬火液壓偏心球閥;完成一次淬火過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陽衛國,
申請(專利權)人:衡陽華菱鋼管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