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氣柜通風口熱鍛模的強化方法,在PQL水基淬火介質中淬火,淬火、回火工藝:加熱:經鍛造退火后的鍛模,型腔用涂料保護,隨爐升溫至840℃~850℃,保溫2~6小時,繼續將模具升溫到980℃~1000℃,保溫2~6小時;淬火冷卻:到加熱保溫時間后,模具在PQL淬火劑溶液中淬火冷卻;回火:采用二次回火;模具進入回火爐后,在560±20℃,保溫4小時后空冷,進行第二次回火。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操作簡單,干凈無煙無味,更不會著火,能獲得淬火、回火后的良好組織和性能,在PQL水基淬火介質中淬火并回火后模具,其硬度均勻性、紅硬性、使用壽命,均比淬火油淬火的效果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氣柜通風口熱鍛模的強化工藝,特別涉及了。
技術介紹
模具強化工藝中,普遍采用熱處理實現,但是傳統的油類淬火介質,容易導致失火,給安全生產帶來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在安全生產的前提下,提高電氣柜通風口熱鍛模的強度,特提供了。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氣柜通風口熱鍛模的強化方法為,在PQL水基淬火介質中淬火,水基淬火介質中PQL淬火液的質量百分比為25 35%,25%時,其冷卻性能與機械油接近,水中含35%PQL淬火液時,其冷卻能力小于32號機械油;淬火介質的濃度選擇H13模塊厚度小于150mm的模具,在水中加入30%PQL淬火齊_液;厚度大于150mm的模具,在水中加入25%PQL淬火劑母液;淬火、回火工藝加熱經鍛造退火后的鍛模,型腔用涂料保護,隨爐升溫至840°C 850°C,保溫2 6小時,繼續將模具升溫到980°C 1000°C,保溫2 6小時;淬火冷卻到加熱保溫時間后,模具在PQL淬火劑溶液中淬火冷卻;回火采用二次回火;模具進入回火爐后,在560±20°C,保溫4小時后空冷,空冷到模具表面溫度相對穩定在220°C 170°C時,進行第二次回火,即550°C保溫4小時空冷;第二次回火的目的,是淬火狀態下模具中的殘余奧氏體轉變成馬氏體,馬氏體中析出次生鉻的碳化物,以提高硬度,提高紅硬度,從而提高使用壽命;上述處理的H13模具硬度為HRC44 48 ;淬火槽結構為拼接或整體的水泥槽狀;配制用的淬火介質濃度,用折射儀精確測定;淬火介質使用溫度可在20°c 70°C范圍內;模具在淬火時,淬火介質要求確保均勻。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電氣柜通風口熱鍛模的強化方法,操作簡單,干凈無煙無味,更不會著火,能獲得淬火、回火后的良好組織和性能,實踐表明,在PQL水基淬火介質中淬火并回火后模具,其硬度均勻性、紅硬性、使用壽命,均比淬火油淬火的效果好。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本實施例提供了,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氣柜通風口熱鍛模的強化方法為,在PQL水基淬火介質中淬火,水基淬火介質中PQL淬火液的質量百分比為35%,其冷卻能力小于32號機械油;淬火介質的濃度選擇H13模塊厚度小于150mm的模具,在水中加入30%PQL淬火齊_液;厚度大于150mm的模具,在水中加入25%PQL淬火劑母液;淬火、回火工藝加熱經鍛造退火后的鍛模,型腔用涂料保護,隨爐升溫至840°C 850°C,保溫3小時,繼續將模具升溫到980°C 1000°C,保溫4小時;淬火冷卻到加熱保溫時間后,模具在PQL淬火劑溶液中淬火冷卻;回火采用二次回火;模具進入回火爐后,在560°C,保溫4小時后空冷,空冷到模具表面溫度相對穩定在210°C時,進行第二次回火,即550°C保溫4小時空冷; 第二次回火的目的,是淬火狀態下模具中的殘余奧氏體轉變成馬氏體,馬氏體中析出次生鉻的碳化物,以提高硬度,提高紅硬度,從而提高使用壽命;上述處理的H13模具硬度為HRC44 48 ;淬火槽結構為拼接或整體的水泥槽狀;配制用的淬火介質濃度,用折射儀精確測定;淬火介質使用溫度可在20°C 70°C范圍內;模具在淬火時,淬火介質要求確保均勻。實施例2本實施例提供了,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氣柜通風口熱鍛模的強化方法為,在PQL水基淬火介質中淬火,水基淬火介質中PQL淬火液的質量百分比為25 35%,25%時,其冷卻性能與機械油接近,水中含30%PQL淬火液時,其冷卻能力小于32號機械油;淬火介質的濃度選擇H13模塊厚度小于150mm的模具,在水中加入30%PQL淬火齊_液;厚度大于150mm的模具,在水中加入25%PQL淬火劑母液;淬火、回火工藝加熱經鍛造退火后的鍛模,型腔用涂料保護,隨爐升溫至840°C 850°C,保溫4小時,繼續將模具升溫到980°C 1000°C,保溫4小時;淬火冷卻到加熱保溫時間后,模具在PQL淬火劑溶液中淬火冷卻;回火采用二次回火;模具進入回火爐后,在560°C,保溫4小時后空冷,空冷到模具表面溫度相對穩定在220°C 170°C時,進行第二次回火,即550°C保溫4小時空冷;第二次回火的目的,是淬火狀態下模具中的殘余奧氏體轉變成馬氏體,馬氏體中析出次生鉻的碳化物,以提高硬度,提高紅硬度,從而提高使用壽命;上述處理的H13模具硬度為HRC6 ;淬火槽結構為拼接或整體的水泥槽狀;配制用的淬火介質濃度,用折射儀精確測定;淬火介質使用溫度可在20°C 70°C范圍內;模具在淬火時,淬火介質要求確保均勻。實施例3本實施例提供了,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氣柜通風口熱鍛模的強化方法為,在PQL水基淬火介質中淬火,水基淬火介質中PQL淬火液的質量百分比為25%,其冷卻性能與機械油接近;淬火介質的濃度選擇H13模塊厚度小于150mm的模具,在水中加入30%PQL淬火劑母液;淬火、回火工藝加熱經鍛造退火后的鍛模,型腔用涂料保護,隨爐升溫至840°C保溫2小時,繼續將模具升溫到980°C,保溫2小時;淬火冷卻到加熱保溫時間后,模具在PQL淬火劑溶液中淬火冷卻;回火采用二次回火;模具進入回火爐后,在540°C,保溫4小時后空冷,空冷到模具表面溫度相對穩定在220°C時,進行第二次回火,即550°C保溫4小時空冷;第二次回火的目的,是淬火狀態下模具中的殘余奧氏體轉變成馬氏體,馬氏體中析出次生鉻的碳化物,以提高硬度,提高紅硬度,從而提高使用壽命;上述處理的H13模具硬度為HRC44 ;淬火槽結構為拼接或整體的水泥槽狀;配制用的淬火介質濃度,用折射儀精確測定;淬火介質使用溫度在20°C范圍;模具在淬火時,淬火介質要求確保均勻?!嗬?.,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氣柜通風口熱鍛模的強化方法為,在PQL水基淬火介質中淬火,水基淬火介質中PQL淬火液的質量百分比為25 35% ; 淬火、回火工藝 加熱經鍛造退火后的鍛模,型腔用涂料保護,隨爐升溫至840°C 850°C,保溫2飛小時,繼續將模具升溫到980°C 1000°C,保溫2 6小時; 淬火冷卻到加熱保溫時間后,模具在PQL淬火劑溶液中淬火冷卻; 回火采用二次回火;模具進入回火爐后,在560±20°C,保溫4小時后空冷,空冷到模具表面溫度相對穩定在220°C 170°C時,進行第二次回火,即550°C保溫4小時空冷;模具中的殘余奧氏體轉變成馬氏體,馬氏體中析出次生鉻的碳化物,以提高硬度,提高紅硬度,從而提高使用壽命;上述處理的H13模具硬度為HRC44 48 ; 淬火槽結構為拼接或整體的水泥槽狀;配制用的淬火介質濃度,用折射儀精確測定;淬火介質使用溫度在20°C 70°C范圍內;模具在淬火時,淬火介質要求確保均勻。全文摘要,在PQL水基淬火介質中淬火,淬火、回火工藝加熱經鍛造退火后的鍛模,型腔用涂料保護,隨爐升溫至840℃~850℃,保溫2~6小時,繼續將模具升溫到980℃~1000℃,保溫2~6小時;淬火冷卻到加熱保溫時間后,模具在PQL淬火劑溶液中淬火冷卻;回火采用二次回火;模具進入回火爐后,在560±20℃,保溫4小時后空冷,進行第二次回火。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操作簡單,干凈無煙無味,更不會著火,能獲得淬火、回火后的良好組織和性能,在PQL水基淬火介質中淬火并回火后模具,其硬度均勻性、紅硬性、使用壽命,均比淬火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氣柜通風口熱鍛模的強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氣柜通風口熱鍛模的強化方法為,在PQL水基淬火介質中淬火,水基淬火介質中PQL淬火液的質量百分比為25~35%;淬火、回火工藝:加熱:經鍛造退火后的鍛模,型腔用涂料保護,隨爐升溫至840℃~850℃,保溫2~6小時,繼續將模具升溫到980℃~1000℃,保溫2~6小時;淬火冷卻:到加熱保溫時間后,模具在PQL淬火劑溶液中淬火冷卻;回火:采用二次回火;模具進入回火爐后,在560±20℃,保溫4小時后空冷,空冷到模具表面溫度相對穩定在220℃~170℃時,進行第二次回火,即550℃保溫4小時空冷;模具中的殘余奧氏體轉變成馬氏體,馬氏體中析出次生鉻的碳化物,以提高硬度,提高紅硬度,從而提高使用壽命;上述處理的H13模具硬度為HRC44~48;淬火槽結構為拼接或整體的水泥槽狀;配制用的淬火介質濃度,用折射儀精確測定;淬火介質使用溫度在20℃~70℃范圍內;模具在淬火時,淬火介質要求確保均勻。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玲,夏泳,杜科,
申請(專利權)人:國家電網公司,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本溪供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