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樹脂板、耐擦傷性樹脂板、顯示器用保護板、觸摸面板用保護板及樹脂板的制造方法。樹脂板通過將在聚碳酸酯樹脂層的一面層疊有由相對于甲基丙烯酸樹脂和橡膠粒子的合計100重量%橡膠粒子的含有比例為0~2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樹脂組合物(a)制成的甲基丙烯酸樹脂層(A)、在另一面層疊有由相對于甲基丙烯酸樹脂和橡膠粒子的合計100重量%橡膠粒子的含有比例為7重量%以上的甲基丙烯酸樹脂組合物(b)制成的甲基丙烯酸樹脂層(B)的膜狀物從口模擠出,夾入第一冷卻輥與第二冷卻輥之間,卷繞到第二冷卻輥后,卷繞到第三冷卻輥得到。冷卻輥中的至少一根是在其外周部具有金屬制薄膜的彈性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樹脂板、在該樹脂板的至少一面形成有耐擦傷性固化被膜的耐擦傷性樹脂板、顯示器用保護板、便攜型信息終端的顯示窗用保護板、觸摸面板用保護板以及樹脂板的制造方法。
技術介紹
聚碳酸酯樹脂板雖然耐沖擊性優異,但是表面硬度低。如果在聚碳酸酯樹脂板的兩面層疊表面硬度優異的甲基丙烯酸樹脂層,則可以提高表面硬度。此外,作為表面硬度優異的層疊板,專利文獻I公開了一種層疊板,其是將聚碳酸酯樹脂和交聯丙烯酸酯系聚合物的含量不同的2種甲基丙烯酸樹脂分別熔融擠出,并使從口模輸出的層疊樹脂通過冷卻輥而得到的,該層疊板在聚碳酸酯樹脂層的一面層疊有由含有交聯丙烯酸酯系聚合物小于3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樹脂形成的甲基丙烯酸樹脂層(A),在另一面層疊有由含有交聯丙烯酸酯系聚合物30 7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樹脂形成的甲基丙烯酸樹脂層(B)。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平11-58626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然而,如上所述,如果在聚碳酸酯樹脂板的兩面層疊表面硬度優異的甲基丙烯酸樹脂層,則表面硬度提高,但存在耐沖擊性降低的問題。此外,專利文獻I公開的層疊體,雖然表面硬度提高,但是其耐沖擊性不夠,對該層疊板施加沖擊時有時會破裂。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表面硬度和耐沖擊性雙方都優異的樹脂板、以該樹脂板為基板的耐擦傷性樹脂板、由耐擦傷性樹脂板制成的顯示器用保護板、便攜型信息終端的顯示窗用保護板和觸摸面板用保護板、以及樹脂板的制造方法。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人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進行了反復的深入研究,發現了包含以下構成的解決方案,從而完成了本專利技術。(I) 一種樹脂板,其特征在于,是將在聚碳酸酯樹脂層的一面層疊有甲基丙烯酸樹脂層(A)、在另一面層疊有甲基丙烯酸樹脂層(B)而成的膜狀物從口模擠出,夾入第一冷卻輥與第二冷卻輥之間,并卷繞到第二冷卻輥之后(即,將膜狀物以與第二冷卻輥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觸的方式輸送之后),卷繞到第三冷卻輥(即,將膜狀物以與第三冷卻輥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觸的方式輸送)而得到的,該樹脂板在聚碳酸酯樹脂層的一面層疊有甲基丙烯酸樹脂層(A)、在另一面層疊有甲基丙烯酸樹脂層(B),所述甲基丙烯酸樹脂層(A)由甲基丙烯酸樹脂組合物(a)形成,該組合物中,以甲基丙烯酸樹脂和橡膠粒子的合計100重量%為基準,橡膠粒子的含有比例為O 20重量%,所述甲基丙烯酸樹脂層(B)由甲基丙烯酸樹脂組合物(b)形成,該組合物中,以甲基丙烯酸樹脂和橡膠粒子的合計100重量%為基準,橡膠粒子的含有比例為7重量%以上,所述第一冷卻輥、所述第二冷卻輥和所述第三冷卻輥中的至少一根冷卻輥是在外周部具有金屬制薄膜的彈性輥。(2) 一種耐擦傷性樹脂板,其中,在上述(I)所述的樹脂板的甲基丙烯酸樹脂層(A)的表面形成有固化被膜。(3)—種耐擦傷性樹脂板,其中,在上述(I)或(2)所述的樹脂板的甲基丙烯酸樹脂層(B)的表面形成有固化被膜。(4) 一種顯示器用保護板,由上述(2)或(3)所述的耐擦傷性樹脂板制成。(5) 一種便攜型信息終端的顯示窗用保護板,由上述(2)或(3)所述的耐擦傷性樹脂板制成。 (6) 一種觸摸面板用保護板,由上述(2)或(3)所述的耐擦傷性樹脂板制成。(7) —種樹脂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在聚碳酸酯樹脂層的一面層疊有甲基丙烯酸樹脂層(A)、在另一面層疊有甲基丙烯酸樹脂層(B)而成的膜狀物從口模擠出,夾入第一冷卻輥與第二冷卻輥之間,并卷繞到第二冷卻輥之后,卷繞到第三冷卻輥,制造在聚碳酸酯樹脂層的一面層疊有甲基丙烯酸樹脂層(A)、在另一面層疊有甲基丙烯酸樹脂層(B)的樹脂板,所述甲基丙烯酸樹脂層(A)由甲基丙烯酸樹脂組合物(a)形成,該組合物中,以甲基丙烯酸樹脂和橡膠粒子的合計100重量%為基準,橡膠粒子的含有比例為O 20重量%,所述甲基丙烯酸樹脂層(B)由甲基丙烯酸樹脂組合物(b)形成,該組合物中,以甲基丙烯酸樹脂和橡膠粒子的合計100重量%為基準,橡膠粒子的含有比例為7重量%以上,所述第一冷卻輥、所述第二冷卻輥和所述第三冷卻輥中的至少一根冷卻輥是在外周部具有金屬制薄膜的彈性輥。(8) 一種耐擦傷性樹脂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包含在采用上述(7)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樹脂板的甲基丙烯酸樹脂層(A)的表面形成固化被膜而得到耐擦傷性樹脂板的工序。(9) 一種耐擦傷性樹脂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包含在采用上述(7)或(8)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樹脂板的甲基丙烯酸樹脂層(B)的表面形成固化被膜而得到耐擦傷性樹脂板的工序。(10)上述(8)或(9)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耐擦傷性樹脂板的作為顯示器用保護板、便攜型信息終端的顯示窗用保護板或觸摸面板用保護板的使用方法。本專利技術的樹脂板在表面硬度和耐沖擊性雙方面都優異。進而,通過使用該樹脂板作為耐擦傷性樹脂板的樹脂基板,能夠提供表面硬度和耐沖擊性雙方都優異的耐擦傷性樹脂板,該耐擦傷性樹脂板適合用作要求優異的表面硬度和耐沖擊性雙方的顯示器用保護板、便攜型信息終端的顯示窗用保護板和觸摸面板用保護板。附圖說明圖I是表示制造本專利技術樹脂板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示意說明圖。符號說明1、2、3 擠出機4給料塊5 口模或T型模頭6膜狀物7第一冷卻輥8第二冷卻輥9第三冷卻輥10樹脂板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的樹脂板是將在聚碳酸酯樹脂層的一面層疊有由甲基丙烯酸樹脂組合物(a)形成的甲基丙烯酸樹脂層(A)、在另一面層疊有由甲基丙烯酸樹脂組合物(b)形成的甲基丙烯酸樹脂層(B)的膜狀物從口模擠出,并用三根規定的冷卻輥進行冷卻而得到的,表面硬度和耐沖擊性雙方都優異。<聚碳酸酯樹脂>作為構成聚碳酸酯樹脂層的聚碳酸酯樹脂,可以列舉例如通過采用界面縮聚法、熔融酯交換法等使二元酚和羰基化劑反應而得到的樹脂、通過采用固相酯交換法等使碳酸酯預聚物聚合而得到的樹脂、通過采用開環聚合法使環狀碳酸酯化合物聚合而得到的樹脂坐寸ο作為二元酚,可以列舉例如對苯二酚、間苯二酚、4,4’ - 二羥基聯苯、雙(4-羥基苯基)甲烷、雙{(4-羥基-3,5-二甲基)苯基}甲烷、1,I-雙(4-羥基苯基)乙烷、1,I-雙(4-羥基苯基)-I-苯基乙烷、2,2-雙(4-羥基苯基)丙烷(通稱雙酚A)、2,2-雙{(4-羥基-3-甲基)苯基}丙烷、2,2-雙{(4-羥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2,2-雙{(4-羥基-3,5-二溴)苯基}丙烷、2,2-雙{(3-異丙基-4-羥基)苯基}丙烷、2,2-雙{(4-羥基-3-苯基)苯基}丙燒、2, 2-雙(4-輕基苯基)丁燒、2, 2-雙(4-輕基苯基)-3-甲基丁燒、2, 2-雙(4-輕基苯基)-3, 3- _■甲基丁燒、2,4-雙(4-輕基苯基)-2-甲基丁燒、2, 2-雙(4-羥基苯基)戊烷、2,2_雙(4-羥基苯基)-4-甲基戊烷、1,I-雙(4-羥基苯基)環己烷、I,1_雙(4-輕基苯基)~4~異丙基環己燒、I,I -雙(4-輕基苯基)-3, 3, 5- 二甲基環己燒、9,9-雙(4-羥基苯基)芴、9,9-雙{(4-羥基-3-甲基)苯基}芴、α,α ’ -雙(4_羥基苯基)鄰二異丙基苯、α,α ’ -雙(4-羥基苯基)間二異丙基苯、α,α ’ -雙(4_羥基苯基)對二異丙基苯、I,3-雙(4-羥基苯基)-5,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樹脂板,其特征在于,是將在聚碳酸酯樹脂層的一面層疊有甲基丙烯酸樹脂層(A)、在另一面層疊有甲基丙烯酸樹脂層(B)而成的膜狀物從口模擠出,夾入第一冷卻輥與第二冷卻輥之間,并卷繞到第二冷卻輥之后,卷繞到第三冷卻輥而得到的,該樹脂板在聚碳酸酯樹脂層的一面層疊有甲基丙烯酸樹脂層(A)、在另一面層疊有甲基丙烯酸樹脂層(B),所述甲基丙烯酸樹脂層(A)由甲基丙烯酸樹脂組合物(a)形成,該組合物中,以甲基丙烯酸樹脂和橡膠粒子的合計100重量%為基準,橡膠粒子的含有比例為0~20重量%,所述甲基丙烯酸樹脂層(B)由甲基丙烯酸樹脂組合物(b)形成,該組合物中,以甲基丙烯酸樹脂和橡膠粒子的合計100重量%為基準,橡膠粒子的含有比例為7重量%以上,所述第一冷卻輥、所述第二冷卻輥和所述第三冷卻輥中的至少一根冷卻輥是在外周部具有金屬制薄膜的彈性輥。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赤石聰,前川智博,畠山和彥,
申請(專利權)人:住友化學株式會社,愛司卡波西德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