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陶瓷磚等靜壓模芯,包括模芯主體及其上設置的CPU膠層,其特征在于,模芯主體設置有多個等靜壓方框,每個等靜壓方框內、CPU膠層下設置一活塞柱,活塞柱的下方充等靜壓油,各等靜壓方框通過油道相互聯通,等靜壓油作用于活塞底柱底部。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得到完全等靜壓的效果,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陶瓷生產設備
,尤其是涉及一種陶瓷磚等靜壓模芯。
技術介紹
當前,國內外制造的陶瓷磚等靜壓模具通用結構如圖I所示,在鋼制模體的表面復合一層彈性很好的聚氨酯彈性體(CPU)膠層la,膠層通過多個組成方格的凹槽粘接(槽內涂粘接劑)在鋼模Ib上,方格內CPU膠與鋼模之間充注機油并有油路Ic互相聯通。由于上模下降壓制陶瓷磚時,應在模腔內布一層陶瓷料,而布料層緊密度的不均勻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導致壓制后的磚坯在燒成后發生變形。等靜壓模具是根據帕斯卡物理定律原理,在等靜壓模壓磚時,確保作用在各方格范圍內給粉料的平均壓力保持一致,從而保持各方 格內磚坯壓制的密度相等,減少了陶瓷磚由于密度不均造成的變形。但是,這種通用的等靜壓結構原理存在如下缺陷和不足,如圖2所示I、根據等厚圓薄板在周邊簡支條件下,在彈性范圍內受均力作用時,發生彈性變形,如圖所示。彈性變形的撓度計算公式為w=0. 171 (1-k2) (4. 08-k2)蓋,式中 a-中心點到支點距離;t-板厚;E-板材彈性模量;k-I ;r-從中心原點O到所求w撓 a度點的距離。根據公式,中心點處,r=0,撓度w為最大值。材料彈性模量越小,撓度越大。可以看出,這種等靜壓結構的最大缺點是在單個方格范圍內等靜壓效果不理想。因為在方格內的陶瓷粉密度受力并不相等,中間受力最大,遠離中間后逐漸縮小。2、由于采用了高彈性CPU作工作層,而CPU的彈性模量很低,撓度大,中間和邊上的受力均勻性差。3、陶瓷磚方格背紋坑、中間深、邊上淺,外觀不美。有時,當布料嚴重不均時,某些背紋坑中間太深,造成該處磚層太薄,出現透光現象,造成產品不合格。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種結構簡單,能壓制出密度均勻,整齊美觀的陶瓷磚的陶瓷磚等靜壓模芯。本專利技術是采用如下技術解決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陶瓷磚等靜壓模芯,包括模芯主體及其上設置的CPU膠層,其特征在于,模芯主體設置有多個等靜壓方框,每個等靜壓方框內、CPU膠層下設置一可上下滑動的活塞柱,活塞柱的下方充等靜壓油,各等靜壓方框通過油道相互聯通,等靜壓油作用于活塞底再推動上層CPU膠層浮動,CPU膠層不會產生有撓度的變形,作用在陶瓷粉料的壓力是相等的而獲得完全等靜壓效果。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在活塞底部設有至少兩個固定的限位塊,活塞上移的極限高度由限位塊限制,這樣,即使在布料非常稀松的區域也不會產生現有等靜壓模具壓磚時出現的陶瓷磚透光的問題。所述限位塊的數量優選四個,分別設置在活塞的前后左右四個方向上。所述活塞柱采用鋼制方形活塞柱。所述模芯主體設置有填充等靜壓油的液壓腔,等靜壓方框通過固定件安裝在液壓腔的上部。所述液壓腔與等靜壓方框連通,液壓腔的底部連接有注油孔。所述等靜壓方框的上緣設置有凹槽,CPU膠層的底部突出的凸筋與凹槽用特殊的膠粘劑粘結在一起。所述CPU膠層表面由縱向與橫向分布的凹槽劃分為多個方格面,每個方格面均對 應設置在等靜壓方框的上方。本專利技術采用上述技術解決方案所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I、本專利技術在每一等靜壓方框內、CPU膠層下設置一鋼制方形活塞柱,柱臺充等靜壓油,通過油路相互聯通,這樣,等靜壓油作用于活塞底,推動上層CPU膠層浮動,CPU膠層不會產生有撓度的變形,作用在陶瓷粉料的壓力是相等的而獲得完全等靜壓效果。2、在活塞底部設置四個固定的限位塊,活塞上移的極限高度限制在預先設計好的給定值上,解決了現有等靜壓模具壓磚時出現的陶瓷磚透光的問題。3、利用本技術壓制的陶瓷磚背紋方形凹坑,深度一致,方格造型清晰,整齊美觀。4、本專利技術限制了膠層上移高度,解決了現有的等靜壓模容易出現脫膠、鼓泡現象等問題,模具工作穩定,使用壽命長。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的等靜壓模芯的結構示意 圖2為現有的等靜壓結構原理示意 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 圖4為圖3的A-A剖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a、聚氨酯彈性體(CPU)膠層lb、鋼模lc、油路I、模芯主體2、CPU膠層3、等靜壓方框4、液壓腔5、活塞柱6、注油孔7、限位塊8、凹槽9、凸筋。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3-圖4所示,本專利技術一種陶瓷磚等靜壓模芯,包括模芯主體I及其上設置的(PU膠層2,模芯主體I設置有多個等靜壓方框3,本實施例中,模芯主體I設置有填充等靜壓油的液壓腔4,等靜壓方框3通過固定件安裝在模芯主體I上。每個等靜壓方框內、CPU膠層下設置一方形鋼制活塞柱5,液壓腔4的底部連接有注油孔6,各等靜壓方框通過油道相互聯通,等靜壓油作用于活塞底再推動上層CPU膠層浮動,CPU膠層不會產生有撓度的變形,作用在陶瓷粉料的壓力是相等的而獲得完全等靜壓效果。在活塞底部前后左右四個方向上分別設置固定的限位塊7,活塞上移的極限高度由限位塊7限制,這樣,即使在布料非常稀松的區域也不會產生現有等靜壓模具壓磚時出現的陶瓷磚透光的問題。 等靜壓方框的上緣設置有凹槽8,CPU膠層底部與活塞上平面以及底部凸筋9與凹槽8均用膠粘劑相粘接。CPU膠層表面由縱向與橫向分布的凹槽劃分為多個方格面,每個方格面均對應設置在等靜壓方框的上方。在合模壓磚過程中,等靜壓油作用于活塞底,驅動活塞柱上移推動上層CPU膠層浮動,均勻擠壓陶瓷粉料,壓制的陶瓷磚背紋方形凹坑,深度一致,方格造型清晰,整齊美觀。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陶瓷磚等靜壓模芯,包括模芯主體及其上設置的CPU膠層,其特征在于,模芯主體設置有多個等靜壓方框,每個等靜壓方框內、CPU膠層下設置一可上下滑動的活塞柱,活塞柱的下方充等靜壓油,各等靜壓方框通過油道相互聯通,等靜壓油作用于活塞底柱底部。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陶瓷磚等靜壓模芯,其特征在于,在活塞底部設有至少兩個固定的限位塊,活塞上移的極限高度由限位塊限制。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陶瓷磚等靜壓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塊的數量優選四個,分別設置在活塞的前后左右四個方向上。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陶瓷磚等靜壓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柱采用鋼制方形活塞柱或圓形活塞柱。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陶瓷磚等靜壓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主體設置有 填充等靜壓油的液壓腔,等靜壓方框通過固定件安裝在模芯主體上。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陶瓷磚等靜壓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液壓腔通過油通,互相連通,液壓腔的底部連接有注油孔。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陶瓷磚等靜壓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靜壓方框的上緣設置有凹槽,CPU膠層的底部與活塞上平面以及底部凸筋與凹槽均通過膠粘劑相粘接。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陶瓷磚等靜壓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CPU膠層表面由縱向與橫向分布的凹槽劃分為多個方格面,每個方格面均對應設置在等靜壓方框的上方。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陶瓷磚等靜壓模芯,包括模芯主體及其上設置的CPU膠層,其特征在于,模芯主體設置有多個等靜壓方框,每個等靜壓方框內、CPU膠層下設置一活塞柱,活塞柱的下方充等靜壓油,各等靜壓方框通過油道相互聯通,等靜壓油作用于活塞底柱底部。本專利技術能得到完全等靜壓的效果,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具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陶瓷磚等靜壓模芯,包括模芯主體及其上設置的CPU膠層,其特征在于,模芯主體設置有多個等靜壓方框,每個等靜壓方框內、CPU膠層下設置一可上下滑動的活塞柱,活塞柱的下方充等靜壓油,各等靜壓方框通過油道相互聯通,等靜壓油作用于活塞底柱底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特夫,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石灣陶瓷工業研究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