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濾光片切換器及攝像機,該濾光片切換器包括設有開口腔的底座、固定于底座的蓋板和裝有濾光片的框架,所述開口腔被蓋板覆蓋后形成容置所述框架的空腔,所述框架可在該空腔中橫向滑動,所述空腔一側的底座或蓋板上設有磁極可變的第一電磁鐵,所述框架靠近第一電磁鐵的一端設有第一永磁體,所述第一電磁鐵和第一永磁體的南北極均沿底座橫向排布。利用磁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通過電磁鐵磁極的變化,吸引或排斥框架,使得框架在空腔內橫向滑動,從而以較低的成本、簡單的結構,實現了濾光片的順暢切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攝像機
,尤其是涉及一種濾光片切換器及攝像機。
技術介紹
在安防設備產品中,紅外攝像機的運用較廣,其中紅外攝像機的濾光片包括第一濾光片和第二濾光片,工作中需要經常切換以兼顧白天和晚上的拍攝效果,如果濾光片切換器在切換過程中不順暢甚至卡死而死機,就會造成紅外攝像機所拍攝圖像夜晚黑色朦朧,白天稍微偏紅,嚴重影響畫質。目前市場上的濾光片切換器,通常是電機加齒輪齒條結構或凸輪結構,結構比較復雜,而且整個結構體積比較大,因此生產效率低、成本較高。而且該結構的切換方式是鐘 擺式晃動,受重力影響大,切換時容易造成死機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濾光片切換器及攝像機,旨在以較低的成本、簡單的結構實現濾光片的順暢切換。為達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濾光片切換器,該濾光片切換器包括設有開口腔的底座、固定于底座的蓋板和裝有濾光片的框架,所述開口腔被蓋板覆蓋后形成容置所述框架的空腔,所述框架可在該空腔中橫向滑動,所述空腔一側的底座或蓋板上設有磁極可變的第一電磁鐵,所述框架靠近第一電磁鐵的一端設有第一永磁體,所述第一電磁鐵和第一永磁體的南北極均沿底座橫向排布。優選地,所述空腔另一側的底座或蓋板上設有磁極可變的第二電磁鐵,所述框架靠近第二電磁鐵的一端設有第二永磁體,所述第二電磁鐵和第二永磁體的南北極均沿底座橫向排布,且所述第一電磁鐵和第一永磁體的磁作用力與第二電磁鐵和第二永磁體的磁作用力相反。優選地,所述開口腔兩側的底座上設有容置所述第一電磁鐵和第二電磁鐵的凹槽,所述框架的兩端設有容置所述第一永磁體和第二永磁體的開口槽。優選地,所述第一電磁鐵和第二電磁鐵包括鐵芯、沿單一方向纏繞于鐵芯的線圈和電極性可變的電源,所述第一電磁鐵和第二電磁鐵的線圈連接于同一個所述電源。優選地,所述框架上設有支撐該框架的若干突起,所述突起與空腔內壁接觸。優選地,所述突起為設于所述框架邊緣的球體。 優選地,所述蓋板為PCB板。優選地,所述底座或/和濾光片由PC材料制成。優選地,所述底座上設置具有內螺紋的金屬柱體。本專利技術同時提出一種攝像機,該攝像機包括一濾光片切換器,所述濾光片切換器包括設有開口腔的底座、固定于底座的蓋板和裝有濾光片的框架,所述開口腔被蓋板覆蓋后形成容置所述框架的空腔,所述框架可在該空腔中橫向滑動,所述空腔一側的底座或蓋板上設有磁極可變的第一電磁鐵,所述框架靠近第一電磁鐵的一端設有第一永磁體,所述第一電磁鐵和第一永磁體的南北極均沿底座橫向排布。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一種濾光片切換器及攝像機,利用磁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于底座或蓋板上設置磁極可變的電磁鐵,于裝有濾光片的框架相應的一端設置永磁體,通過電磁鐵磁極的變化,吸引或排斥框架,使得框架在空腔內橫向滑動,從而以較低的成本、簡單的結構,實現了濾光片的順暢切換。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濾光片切換器較佳實施例的拆分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I中框架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濾光片切換器的工作原理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濾光片切換器的另一工作原理圖。本專利技術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例方式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參見圖I-圖3所示的本專利技術的濾光片切換器一優選實施例。本實施例的濾光片切換器,包括底座100、蓋板300和裝有濾光片的框架200,所述底座100上設有開口腔110,開口腔110中部設有一通光孔111,開口腔110左側的底座100上設有尺寸約1x1. 5x9的凹槽120 ;所述濾光片包括固定于框架200左側左邊的第一濾光片210和固定于框架200右側的第二濾光片220 ;所述框架200放置于開口腔110內,所述蓋板300通過螺釘連接等方式固定于底座100,開口腔110被蓋板300覆蓋后形成一空腔,框架200容置于該空腔中并能橫向也即左右滑動,當框架200滑動到左邊,則第二濾光片220對準通光孔111,當框架200滑動到右邊,則第一濾光片210對準通光孔111。所述凹槽120內裝有磁極可變的第一電磁鐵121,所述第一電磁鐵121包括鐵芯、圍繞鐵芯沿單一方向纏繞的線圈和連接于線圈的極性可變的電源,該第一電磁鐵121固定于底座100上,當然也可以固定于蓋板300上,所述框架200靠近第一電磁鐵121的一端也即框架200左端設有開口槽240,其中裝有第一永磁體241,且第一電磁鐵121和第一永磁體241的南北極沿底座100橫向排布。同時參見圖4、圖5,本實施例中第一永磁體241左邊為北極N,右邊為南極S,則當第一電磁鐵121右邊為北極N時,根據磁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第一電磁鐵121和第一永磁體241之間的磁作用力為排斥力,框架200被推往右邊,此時左側的第一濾光片210對準通光孔111 ;當第一電磁鐵121的右邊變換為南極S時,第一電磁鐵121和第一永磁體241之間的磁作用力為吸引力,框架200被吸往左邊,此時右側的第二濾光片220對準通光孔111。因此,本實施例以較低的成本、簡單的結構,實現了濾光片的順暢切換,并且由于是橫向滑動而非鐘擺式晃動,減小了重力對切換器的影響。進一步地,所述開口腔110另一側也即右側的底座100上也設有尺寸約1x1. 5x9的凹槽120,該凹槽120內裝有磁極可變的第二電磁鐵122,所述第二電磁鐵122固定于底座100上,當然也可以固定于蓋板300上;所述框架200靠近第二電磁鐵122的一端也即框架200右端也設有開口槽240,其中裝有第二永磁體242,所述第二電磁鐵122和第二永磁體242的南北極沿底座100橫向排布,并且所述第一電磁鐵121和第一永磁體241的磁作用力與第二電磁鐵122和第二永磁體242的磁作用力總是相反。當第一電磁鐵121和第一永磁體241之間的磁作用力為排斥力時,第二電磁鐵122和第二永磁體242之間的磁作用力則為吸引力,框架200 —方面受到第一電磁鐵121往右的排斥力,另一方面受到第二電磁鐵122往右的吸引力,在雙重作用力下框架200很容易的滑動到右邊,使得左側的第一濾光片210對準通光孔111 ;反之,當第一電磁鐵121和第一永磁體241之間的磁作用力為吸引力時,第二電磁鐵122和第二永磁體242之間的磁作用力為排斥力,框架200 —方面受到第一電磁鐵121往左的吸引力,另 一方面受到第二電磁鐵242往左的排斥力,在雙重作用力下框架200很容易的滑動到左邊,使得右側的第二濾光片220對準通光孔111。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電磁鐵241和第二電磁鐵242的線圈連接于同一個電極性可變的電源,兩個線圈纏繞于鐵芯的方向可以相同或者相反,通過調整框架200兩端的永磁體的磁極方向來保證第一電磁鐵241和第一永磁體121的磁作用力與第二電磁鐵242和第二永磁體122的磁作用力相反。兩個電磁鐵共用一個電源,磁極切換時比較方便,并且可降低成本。同時,設置兩個電磁鐵后,可以適當降低單個電磁鐵的磁力,因而可以降低電源電壓,進一步降低了成本。上述底座上的凹槽120也可以改為通孔,第一電磁鐵121和第二電磁鐵122固定于蓋板300兩側,蓋板300固定于底座100后兩電磁鐵穿過相應的通孔;或者將第一電磁鐵和第二電磁鐵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攝像機的濾光片切換器,包括設有開口腔的底座、固定于底座的蓋板和裝有濾光片的框架,所述開口腔被蓋板覆蓋后形成容置所述框架的空腔,所述框架可在該空腔中橫向滑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一側的底座或蓋板上設有磁極可變的第一電磁鐵,所述框架靠近第一電磁鐵的一端設有第一永磁體,所述第一電磁鐵和第一永磁體的南北極均沿底座橫向排布。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廖國亮,周品江,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佳信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