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車載步進式直線濾光片切換器,包括蓋板、濾光片組件、擺臂、蝸輪、蝸桿、電機、底座以及導線組件,所述蓋板設置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底座的一側設置有一容置腔,所述電機設置在所述容置腔內,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蝸桿,所述蝸輪固定設置在容置腔內并與蝸桿相配合,所述蝸輪中心孔內設置有擺臂的旋轉軸,所述擺臂與濾光片組件相連接并驅動濾光片組件實現線性運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步進電機作為主驅動機構,實現擺臂的偏轉角度的控制,從而避免因擺臂撞擊底座而產生的咬死現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安防攝像頭成像裝置濾光裝置
,特別涉及一種車載步進式直線切換器。
技術介紹
監控攝像頭中的雙濾光片切換器(即IR-CUT),是一種濾光片切換裝置,其在白天時將濾光片切換到紅外濾光片,濾除紅外線,避免圖象失真,而在夜晚又切換到全光譜濾光片,增加夜間攝像頭的成像亮度。應用于監控攝像頭的雙濾光片切換器有兩種結構,一種為濾光片通過圓周運動實現切換,另一種為濾光片通過直線運動實現切換,傳統IR-CUT普遍采用圓周運動方向,該類型IR-CUT由于與鏡頭的匹配性存在較大的問題,因此不利于大批量多機種的使用。而直線運動的IR-CUT,無需考慮與鏡頭的配合性問題,只需要將之插入到鏡頭座上并緊固即可,因此近年來隨著監控市場的興起,直線式IR-CUT需求量得到的迅速的增長。然而,直線式IR-CUT由也存在本身的不足,最主要的就是因為結構小巧,空間有限,使得其無法增加防震的機構,因此,直線式IR-CUT的防震效果比較差,容易因外界的震動而產生濾光片移位現象。目前監控攝像頭基本應用于道路、工廠、園區、家庭等場所,固定于某一物定位置。隨著監控市場的發展,應用于車載的監控攝像頭需求量也越來越大。車載監控設備對于防震的要求比較高。IR-CUT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防止因為震動引起的濾片誤動作,比方說在白天時,因為外界震動而導致濾光片移位,由紅外濾光片移位到了全光譜濾光片。在傳統的應用場合會使IR-CUT受到外界震動影響。隨著車載監控需求的越來越迫切,急需研發一款能防震動的IR-CUT。此外,目前的雙濾光片切換器由鏡頭座和濾光片殼體組成,在使用中,這種分體式結構在高溫或低溫時塑膠材料制成的固定柱容易變形,這就會影響鏡頭的聚焦,使圖像模糊。現有的IR-CUT在實際使用中,只會在外界光線變化并達到一定的程度時,監控攝像頭中的光線傳感器才會觸發,產生通電信號使IR-CUT實現切換動作。也就是說IR-CUT只會在當夜晚變成白天或白天變成夜晚時,才會在光線傳感器的控制下實現切換動作,其它時候均會保持在特定的工作狀態。這個時候如果因為外界的震動導致了濾光片移位,將會嚴重影響成像質量,導致監控攝像頭無法正常工作。并且傳統IR-CUT是利用電磁場的相互作用來實現切換動作的,由于線圈不通電時,U鐵與永磁磁芯間的相互作用力比較小,導致IR-CUT容易在外界震動時濾光片產生移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出的車載步進式直線濾光片切換器主要通過改變驅動方式,能夠有效的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目的旨在至少解決所述現有技術缺陷之一。為此,本技術的提出一種車載步進式直線濾光片切換器,包括蓋板、濾光片組件、擺臂、蝸輪、蝸桿、電機、底座以及導線組件,所述蓋板設置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底座的一側設置有一容置腔,所述電機設置在所述容置腔內,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蝸桿,所述蝸輪固定設置在容置腔內并與蝸桿相配合,所述蝸輪中心孔內設置有擺臂的旋轉軸,所述擺臂與濾光片組件相連接并驅動濾光片組件實現線性運動。進一步,所述濾光片組件包括濾光片支架以及至少一個濾光片,所述濾光片支架上設置有的安裝所述濾光片的卡槽,所述底座一側設置有兩條平行滑軌,所述濾光片支架右側設置有帶長孔的凸出部,所述擺臂一端設置有穿過凸出部長孔的立柱,所述立柱在凸出部長孔內能夠滑動。進一步,所述電機為步進電機,所述步進電機與攝像頭主板上的驅動電路信號連接,所述驅動電路發出步進驅動脈沖給所述步進電機,所述步進電機在驅動信號的驅動下轉動,進而帶動蝸桿進行轉動。本技術的工作過程:當IR-CUT通電時,電機6帶動蝸桿5轉動,蝸桿5又帶動蝸輪4轉動,從而帶動與蝸輪組合在一起的擺臂3偏轉。通過改變電機的通電方向,實現擺臂3的左右擺動。而當IR-CUT不通電時,由于蝸桿蝸輪的特殊傳動結構,只能由蝸桿帶動蝸輪轉動,蝸輪無法帶動蝸桿轉動,因此,當濾光片組件1在外界震動的影響下產生左右移動的力的時候,由于蝸輪無法帶動蝸桿轉動,因此濾光片組件被固定在原始位置無法移動。從而實現了抗震的目的。根據本技術的雙濾光片切換器,區別于其他傳統的雙濾光片切換器,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IR-CUT是利用電磁場的相互作用來實現切換動作的,由于線圈不通電時,U鐵與永磁磁芯間的相互作用力比較小,導致IR-CUT容易在外界震動時濾光片產生移位,本技術是應用于直線式雙濾光片切換器即IR-CUT,其采用蝸桿+蝸輪的驅動結構,通過蝸輪與蝸桿的傳動特點實現防震動的效果。(2)本技術提高了經濟效益,設計合理,結構簡單,裝配容易,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消耗成本低。(3)本技術采用步進電機作為主驅動機構,實現擺臂的偏轉角度的控制,從而避免因擺臂撞擊底座(或殼體)而產生的咬死現象。本技術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本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為本技術車載步進式直線濾光片切換器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車載步進式直線濾光片切換器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其中:蓋板1、濾光片組件2、擺臂3、蝸輪4、蝸桿5、電機6、底座7、導線組件8。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實施例1如圖1-2所示,本技術的提出的一種車載步進式直線濾光片切換器,包括蓋板1、濾光片組件2、擺臂3、蝸輪4、蝸桿5、電機6、底座7以及導線組件8,所述蓋板設置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底座的一側設置有一容置腔,所述電機設置在所述容置腔內,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蝸桿,所述蝸輪固定設置在容置腔內并與蝸桿相配合,所述蝸輪中心孔內設置有擺臂的旋轉軸,所述擺臂與濾光片組件相連接并驅動濾光片組件實現線性運動。所述插接導線組件8設置在底座的一側,為車載步進式直線濾光片切換器提供驅動電源。實施例2在本技術的另外一個具體實施方案中,基礎部件均與實施例1的相同,進一步的,所述濾光片組件包括濾光片支架以及兩個濾光片,所述濾光片支架上設置有的安裝所述濾光片的卡槽,所述底座一側設置有兩條平行滑軌,所述濾光片支架右側設置有帶長孔的凸出部,所述擺臂一端設置有穿過凸出部長孔的立柱,所述立柱在凸出部長孔內能夠滑動。實施例3在本技術的另外一個具體實施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電機為步進電機,所述步進電機與攝像頭主板上的驅動電路信號連接,所述驅動電路發出步進驅動脈沖給所述步進電機,所述步進電機在驅動信號的驅動下轉動,進而帶動蝸桿進行轉動。本技術的具體運行原理如下:當裝于監控攝像頭內部的光線傳感器感受到外界光線變化,則觸發一個驅動信號給攝像頭主板上的驅動電路,驅動電路發出步進驅動脈沖給步進電機6,步進電機6在驅動信號的驅動下開始轉動,從而帶動蝸桿5轉動,蝸桿5又帶動與之嚙合的蝸輪4轉動,蝸輪4轉動時,又會使與之組裝在一起的擺臂3產生偏轉。當電機6轉過一定的步距角后,驅動信號即停止,電機6也同步停止,促使擺臂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載步進式直線濾光片切換器,包括蓋板、濾光片組件、擺臂、蝸輪、蝸桿、電機、底座以及導線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設置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底座的一側設置有一容置腔,所述電機設置在所述容置腔內,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蝸桿,所述蝸輪固定設置在容置腔內并與蝸桿相配合,所述蝸輪中心孔內設置有擺臂的旋轉軸,所述擺臂與濾光片組件相連接并驅動濾光片組件實現線性運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車載步進式直線濾光片切換器,包括蓋板、濾光片組件、擺臂、蝸輪、蝸桿、電機、底座以及導線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設置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底座的一側設置有一容置腔,所述電機設置在所述容置腔內,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蝸桿,所述蝸輪固定設置在容置腔內并與蝸桿相配合,所述蝸輪中心孔內設置有擺臂的旋轉軸,所述擺臂與濾光片組件相連接并驅動濾光片組件實現線性運動。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步進式直線濾光片切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濾光片組件包括濾...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豐石建,王李明,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日月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