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智能電子式起動柜,包括斷路器、交流接觸器、變壓器、采集模塊、處理器、可控硅模塊,利用可控硅的電子開關特性,通過處理器控制可控硅觸發角電流的大小來改變可控硅的導通程度,一方面改變負載輸入電壓的大小,從而限制電機的起動電流,另一方面,使輸出電壓緩慢上升,使電機平穩起動,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與使用范圍。(*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機起動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智能電子式起動柜。
技術介紹
三相異步電動機直接起動時電流可達到額定電流的6-7倍,對電網的沖擊較大,特別是大功率電動機,因此大功率三相異步電動機一般情況下不能直接起動,而是通過降壓起動的方式或者頻敏起動的方式進行起動,然后由起動切換到運轉,配套電機進行長期工作。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是自耦減壓起動柜、軟起動器、變頻器,通常是采用降壓、補 度,使電網和機械系統得以保護。現用自耦減壓起動柜的起動時間不大于15s,當起動重設備時,起動時間過長,而現有自耦變壓器載流量小,導致自耦變壓器產生的熱量大,可能會發熱燒毀自耦變壓器,并且自耦變壓器維修麻煩且成本過高。現用軟起動器工作時散熱效果不好,使用操作難度大。
技術實現思路
為此,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是現有控制電機的起動設備起動時間短、散熱效果差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起動時間長、散熱效果好的智能電子式起動柜。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智能電子式起動柜,包括斷路器,輸入端接電源;交流接觸器,輸入端與斷路器的輸出端相連;變壓器,輸入端接電源,將電源變壓后輸出;采集模塊,包括用于采集電源的電壓、電流和回路電流的輸入端,并將采集后的信號傳輸給處理器;處理器,包括電源輸入端、控制輸入端、信號輸入端和輸出端,其中,電源輸入端通過熔斷器與變壓器輸出端相連,控制輸入端與斷路器的輸出端相連,信號輸入端與采集模塊的輸出端相連;可控硅模塊,包括可控硅和驅動所述可控硅工作的可控硅驅動器,其中,所述可控硅驅動器的輸入端與所述處理器的輸出端相連,所述可控硅驅動器的輸出端與所述可控硅的控制端相連。所述的智能電子式起動柜,還包括與所述可控硅連接的散熱器。所述的智能電子式起動柜,所述變壓器、所述采集模塊、所述處理器集成在一塊電路板上。所述的智能電子式起動柜,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散熱器上的溫度保護裝置,其輸入端用于感應散熱器的溫度,輸出端與處理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的智能電子式起動柜,還包括用于放置所述電路板的屏蔽罩。所述的智能電子式起動柜,所述處理器為單片機。所述的智能電子式起動柜,所述可控硅模塊包括三對反并聯的可控硅。所述的智能電子式起動柜,所述斷路器為空氣斷路器。所述的智能電子式起動柜,所述智能電子式起動柜的功率范圍在14kW_500kW之間。本技術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提供一種智能電子式起動柜,包括斷路器、交流接觸器、變壓器、采集模塊、處理器、可控硅模塊,利用可控硅的電子開關特性,通過處理器控制可控硅觸發角電流的大小來改變可控硅的導通程度,一方面改變負載輸入電壓的大小,從而限制電機的起動電流,另一方面,使輸出電壓緩慢上升,使電機平穩起動。現用自耦減壓起動柜的起動時間為不大于15s,該智能電子式起動柜的起動時間可提高到60s,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與使用范圍。本技術提供一種智能電子式起動柜,該電子式起動柜采用處理器和可控硅進行控制,內部只需一個交流接觸器和其他附件來完成起動運行,處理器控制可控硅的導通角,在發生故障損壞的時候只需更換其中一組損壞的可控硅,維修方便而且成本大大降低。本技術提供一種智能電子式起動柜,相對于軟起動器而言,將散熱器完全置于空氣之中,更利于產品熱量的散發,降低了產品因散熱不好導致損壞的幾率。本技術提供一種智能電子式起動柜,起動柜內大部分為導電排,運行過程中會出現感應電磁場,電磁場對電路板會產生干擾信號,影響產品的可靠性,電路板放在屏蔽罩內采用屏蔽罩進行屏蔽,可減少電磁場對處理器的干擾,增強產品的可靠性。本技術提供一種智能電子式起動柜,起動柜內的散熱器上有溫度保護裝置,當散熱器溫度過高時溫度保護裝置給處理器發出報警信號,處理器發出指令斷開電源以保護產品不被燒壞。本技術提供一種智能電子式起動柜,散熱器的結構采用多槽同壁厚結構。散熱器導電部份與接線處厚度相同,其余部位為多槽結構,壁厚相對要薄,這種方式既利于冷卻,也更為美觀。本技術提供一種智能電子式起動柜,將變壓器集成于電路板內,簡化了產品結構,縮小了產品空間,有利于產品裝配。本技術提供一種智能電子式起動柜,用單片機控制可控硅代替自耦變壓器,大大降低了產品的耗能和成本,減小了產品的體積和重量。本技術提供一種智能電子式起動柜,采用一個空氣斷路器作為總控制開關,具有過載、過流和短路保護功能。附圖說明為了使本技術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I為本技術一個實施例一種智能電子式起動柜控制回路的示意圖;圖2為圖I所示實施例的單片機工作原理圖;圖3為圖I所示實施例的結構圖。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1_可控硅模塊;11_可控硅;12_可控硅驅動器;2-單片機;3_采集模塊;31_同步電壓檢測單元;32_給定模擬電壓單元;33_控制方式選擇單元;34-電流反饋檢測單元;4_變壓器;5_屏蔽罩;6_空氣斷路器;7_銅排;8_散熱器;9_交流接觸器;10_電機;101-殼體。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I :下面給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智能電子式起動柜的一個具體的實施方式,參見圖I所示,一種智能電子式起動柜,包括斷路器,輸入端接電源;交流接觸器9,輸入端與斷路器的輸出端相連;變壓器4,輸入端接電源,將電源變壓后輸出;采集模塊3,包括用于采集電源的電壓、電流和回路電流的輸入端,并將采集后的信號傳輸給處理器;處理器,包括電源輸入端、控制輸入端、信號輸入端和輸出端,其中,電源輸入端通過熔斷器與變壓器4輸出端相連,控制輸入端與斷路器的輸出端相連,信號輸入端與米集模塊3的輸出端相連,所述處理器的輸出端與可控硅模塊I的輸入端連接;可控硅模塊1,包括可控硅11和驅動所述可控硅工作的可控硅驅動器12,其中,所述可控硅驅動器12的輸入端與所述處理器的輸出端相連,所述可控硅驅動器12的輸出端與所述可控硅11的控制端相連。電機10,輸入端同時與交流接觸器9的輸出端和可控硅11的輸出端相連。本實施例中,所述斷路器為空氣斷路器6 ;所述處理器為單片機2 ;所述可控硅模塊I包括三對反并聯的可控硅11和可控硅驅動器12 ;所述采集模塊3包括電流反饋檢測單元31、同步電壓檢測單元31、給定模擬電壓單元32和控制方式選擇單元33,所述控制方式選擇單元33包括起動時電壓的上升時間、停止斜坡時間、初始電壓、級落電壓、起動電流限制、電動機額定電流為起動器的百分比數。所述單片機2、所述采集模塊3和所述變壓器4集成在一塊電路板上。所述電流反饋檢測單元34檢測回路電流與輸入電流的偏差,所述同步電壓檢測單元31檢測輸入電壓與給定模擬電壓單元32的預設電壓的偏差,所述預設電壓的電壓值在1140V以下,本實施例中,預設電壓為380V。所述單片機2接收所述電流反饋檢測單元34檢測的電流偏差、所述同步電壓檢測單元31檢測的電壓偏差,計算電壓與電流的相位差,發送給可控硅驅動器12,從而控制可控硅11的導通量。實施例2 在實施例I的基礎上,還包括與所述可控硅連接的散熱器8,所述散熱器8完全置于空氣之中,更有利于產品熱量的散發。實施例3 在實施例1、2的基礎上,還包括用于放置電路板的屏蔽罩5。起動柜內大部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電子式起動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斷路器,輸入端接電源;交流接觸器,輸入端與斷路器的輸出端相連;變壓器,輸入端接電源,將電源變壓后輸出;采集模塊,包括用于采集電源的電壓、電流和回路電流的輸入端,并將采集后的信號傳輸給處理器;處理器,包括電源輸入端、控制輸入端、信號輸入端和輸出端,其中,電源輸入端通過熔斷器與變壓器輸出端相連,控制輸入端與斷路器的輸出端相連,信號輸入端與采集模塊的輸出端相連;可控硅模塊,包括可控硅和驅動所述可控硅工作的可控硅驅動器,其中,所述可控硅驅動器的輸入端與所述處理器的輸出端相連,所述可控硅驅動器的輸出端與所述可控硅的控制端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旭,王華,汪秀旵,包志舟,
申請(專利權)人:人民電器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